-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5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97552.3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对应特征点间距的磁滞回线吻合度量化方法是通过线积分计算回线总长L,以回线的一个端点作起点,逐点进行线积分,找到全部N个特征点,计算已知磁滞回线特征点与仿真回线对应特征点间距离之和D,通过归一化处理使磁滞回线的横纵坐标范围均在[-1,1]之间,取评价函数f作为磁滞回线吻合度的量化指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提出了基于对应特征点间距的磁滞回线吻合度量化指标,评价函数f函数值非负,并且仿真回线与已知回线完全重合时,f有最大值 (2)归一化处理解决了回线线积分计算中,H方向上的长度占主导,导致回线上等距点成为H方向上等距的点与H方向上的距离对结果的贡献远大于B方向上的距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66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74607.3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H02J1/00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分布式接地极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规划和征地初步选定新建接地极的范围,通过全局最优位置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新建接地极的最佳位置;步骤二、由接地极温升确定子极的最大电位升高,并校验跨步电势;步骤三、通过架空线路将所有的接地极以及新建的子极连接;步骤四、建立分布式接地极和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的统一模型;步骤五、根据求解的交流电网中的直流电流分布,预测交流电网中各变压器发生直流偏磁的风险;步骤六、对预测存在直流偏磁风险的变压器,采取措施抑制甚至消除直流偏磁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发明可减小直流偏磁风险并可预估建成后直流偏磁程度,减少直流偏磁造成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386917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67376.4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测量地表到地深数十公里土壤电阻率分布的方法,其步骤是:1.用四极法测量得到视在电阻率;之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反演,得到地表至地下300m的浅层土壤电阻率模型;2.根据当地表层土壤电阻率和不同的探测深度,探测地表至地下数十公里的视电阻率分布情况;3.对步骤1中地表至地下300m的浅层土壤电阻率模型,采用大地电磁法正演得到视电阻率-高频曲线;4.将步骤3正演后的视电阻率-高频曲线替代利用大地电磁法测量的视电阻率-频率曲线的高频部分,得到准确的视电阻率ρs'-频率f曲线;5.对准确的视电阻率ρs'-频率f曲线进行反演,得到地表至地下数十公里的土壤电阻率模型。本方法能精确有效地掌握入地直流电流造成的地表电位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3401145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30940.2
申请日:2013-08-01
IPC: H01T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变棒棒保护间隙击穿特性的方法,通过在棒棒保护间隙正中间的位置竖直插入一块具有悬浮电位的方形金属板,以改变保护间隙的电场分布,并调整棒棒保护间隙的距离、方形金属板的规格以及方形金属板离保护间隙低压端的距离,并且使保护间隙的棒棒电极正对方形金属板的中心。本发明可以在降低工频放电电压的同时,提高冲击放电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52215.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武汉大学
Inventor: 王丰润 , 周军 , 王正伟 , 石生超 , 祁富志 , 赵文强 , 李宇旸 , 马春安 , 金顺安 , 卢孟宇 , 巨生云 , 李元杰 , 郑智慧 , 李琳 , 田志曈 , 吕阳 , 张轶炫 , 张程华 , 蓝磊 , 鲁海亮 , 马润生 , 范彩兄 , 方侃 , 徐嘉伟 , 王克荣 , 彭洁 , 罗仲全 , 何倩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2 , G06F17/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电站倒闸引起的地电位抬升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确定操作、测量、干扰源位置和零电势参考点,获取测量点与零电势参考点的地电位抬升数据及干扰源入地电流数据。将入地电流波形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获取关键频率,并在变电站地网模型中注入该频率的单位幅值电流。根据模型计算预设测点的地电位抬升数据,并以此及干扰源、测量点位置为输入层,测量点地电位抬升数据为输出层,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结合实测数据,高效准确预测地网暂态地电位抬升,为地网设计和二次设备抗干扰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28215.8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石本构特性VG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泡水后岩石样品置于平整试验台之上,通过补水保持岩石表面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每隔一段时间将表面擦干后进行称重,计算岩石样品质量增长量;S2、将岩石样品质量增长量换算成水的体积ΔV,根据岩石截面积S及测量得到的孔隙率ε,求解得到湿润峰深度变化Δzf,测量多组数据,根据数据拟合Greep‑Ampt模型,求解得到含水率下岩石的湿润峰基质吸力Sfi;S3、得到i个方程以及4个未知量m,n,l,α;解方程组得到VG模型参数;本发明通过测量Green‑Ampt入渗模型参数,利用该参数与VG模型参数的换算关系,间接求解Van‑Genuchten模型参数,进而获取岩石的土水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93228.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1N15/08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高渗岩石的渗流特性参数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一维多孔介质非饱和两相渗流模型,取多孔介质,设置持续供水边界,与一维渗流实验对应,根据试样水理特征参数测试结果设置试样渗透率和孔隙率,将入口毛细压力pec和孔隙分布指数λ设置为典型值,开展试样渗流场仿真计算;S2、通过计算反演得到砂岩和花岗岩的入口毛细压力pec和孔隙分布指数λ;S3、不同试样的渗流场计算结果和渗流模拟实验结果对照,基于岩石渗透率和孔隙率,结合岩石一维渗流实验结果,开展仿真计算得到岩石的孔隙尺寸和分布指数本构特征参数;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反演出高渗岩石的渗流特性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9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97857.1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确定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依据目标电缆的结构模型参数确定目标电缆的材料半径参数,其中,结构模型参数用于表征目标电缆的不同材料层的厚度和直径,材料半径参数用于表征目标电缆的不同材料层的半径,依据目标电缆的特征参数确定目标电缆的目标长度,其中,特征参数用于表征目标电缆的不同材料层的力学特征参数,依据目标长度确定目标电缆对应的压头参数,其中,压头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电缆的压头对应的极距和下压距离,依据目标电缆的材料半径参数、特征参数以及目标电缆对应的压头参数确定目标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64631.5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外绝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疏水性表面水珠动态体积建模方法,基于滴状冷凝模型,考虑了水珠生长过程中水珠半径以及接触角的变化,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获取了不同憎水性表面水珠的动态生长模型,针对疏水性表面半径为r,接触角为θ的水珠,确定界面传热系数hi、相变潜热Hfg、水密度ρ、蒸汽雾与污层表面的温差ΔT、水珠的导热系数λ、最小水珠半径rmin、促进层的热导率λp、促进层厚度δp的取值;确定疏水性表面水珠接触角θ与时间t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水珠半径r的增长率;确定水珠体积的动态增长率;计算水珠体积。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疏水性表面的受潮状态,有效评估输电线路中复合绝缘子的外绝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39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737111.0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绝缘接头雷电感应电压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线路、管道参数以及土壤电阻率参数;2)建立输电线路对管道干扰电压的频域计算模型;3)对雷电流波形进行傅里叶正变换,将时域计算转换为频域计算;4)确定土壤在不同频率下的参数;5)计算不同频率下的绝缘接头电压;6)对频域计算结果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绝缘接头的时域波形。在计算过程中,实际的土壤电阻率随频率变化,土壤电阻率和电压密切相关,本发明考虑了土壤电阻率的频变特性,使计算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56)对比文件杨威 等.雷击杆塔对临近管道影响的研究.《研究与应用》.2008,第36卷(第9期),Hailiang Lu et al..LightningBackflash Performance for ±500kV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IEEE》.2009,Jos´e Osvaldo Saldanha Paulino etal..Indirect Lightning Performance ofAerial Distribution Lines Considering theInduced-Voltage Waveform《.IEEE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2015,第57卷(第5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