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8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616334.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规划关键运行方式提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基于电力系统多时间断面的源网荷储运行数据构建高维初始聚类样本集后生成降维的有效聚类样本集,根据K‑means++算法对有效聚类样本集中的样本进行聚类,确定最佳聚类结果,对最佳聚类结果对应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进行特征分析,确定电力系统在不同特征下的运行方式集,并从所述运行方式集中提取关键运行方式。所述方法和系统有效避免运行方式拼接错位、负荷、新能源特性单一等问题,且更能准确反应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和电力流向,更易发现电力系统薄弱环节存在的安全稳定问题。该方法和系统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科学规划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31842.2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端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极限估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受端系统的等值模型,计算故障前后感应电动机的基本参数;根据故障前后感应电动机的参数计算负荷功率因数;根据负荷功率因数和临界电压计算暂态电压稳定极限。本发明能够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极限的快速估算,为相关人员提供量化分析经验,有助于运行人员快速制定合理的系统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5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954154.X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多回特高压直流馈入交流电网场景,提出了一种多回特高压直流馈入的交流系统的直流功率互济方法。本发明通过送端及受端交流系统的戴维南等值参数和准稳态数学模型得到的送端和受端交流侧等值PQ节点参数,构建送端和受端交流系统的约束模型;在多约束条件下,优化求解各回直流线路馈入有功功率最大值,并根据当前直流运行状态及直流线路的送端交流系统等值惯量,对直流线路的可调容量进行修正,据此计算直流线路的频率电流参考下垂系数,并对直流线路的直流电流参考值进行调整。本发明充分发挥多馈入直流间功率互济的作用,增强功率支撑能力以提升受端交流系统的稳定水平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81658.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云雷 , 田旭 , 刘飞 , 张立波 , 姜懿郎 , 王雪琼 , 吕晨 , 刘联涛 , 张祥成 , 王世斌 , 彭飞 , 张桂红 , 许德操 , 白左霞 , 李红霞 , 梁国勇 , 张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支路暂态能量确定电网主动解列断面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发电机节点的电动势和母线节点的母线电压,并根据所述电动势和母线电压构建电压矢量矩阵;获取发电机节点的转子角和母线节点的母线电压相位,并根据所述转子角和母线电压相位构建节点电压的相位矢量矩阵;根据所述电压矢量矩阵和相位矢量矩阵计算每个支路在扰动后分担的暂态能量;根据每个支路在扰动后分担的暂态能量确定电网主动解列断面。本发明通过电力系统各支路的暂态能量反映扰动后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确定高效、准确地确定电网主动解列断面,提高电网受到严重故障后的稳定运行能力,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53172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86400.2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高压侧母线电压UH;当UH大于预设的高压侧母线电压上限值时,使得UH降低到预设的之下并且高压侧母线电压下限值之上;当UH小于预设的时,使得UH升高到之上并且之下;当UH在与之间时,计算高压侧所有线路中点处对局部系统的无功注入之和QH,计算中压侧对局部系统的无功注入之和QM,计算QH与QM的和QHM,判断QHM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局部系统无功需求平衡阈值Qequi;当QHM大于Qequi时,则投入一组容性无功补充设备或切除一组感性无功补偿设备;当QHM的负数大于Qequi时,则投入一组感性无功补充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1681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78182.4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提取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多分区的电力系统的生产数据,使用所述生产数据进行生产模拟计算,得到所述电力系统全年场景下的运行方式数据;计算出所述运行方式数据对应的经验指标值,并对所述经验指标值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基于所述排序结果,提取出所述电力系统各季节对应的典型运行方式。本发明方法有助于从时序生产模拟结果中提取得到能够反映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的典型运行方式,可用于后续的电网安全稳定计算校核,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2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616334.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规划关键运行方式提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基于电力系统多时间断面的源网荷储运行数据构建高维初始聚类样本集后生成降维的有效聚类样本集,根据K‑means++算法对有效聚类样本集中的样本进行聚类,确定最佳聚类结果,对最佳聚类结果对应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进行特征分析,确定电力系统在不同特征下的运行方式集,并从所述运行方式集中提取关键运行方式。所述方法和系统有效避免运行方式拼接错位、负荷、新能源特性单一等问题,且更能准确反应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和电力流向,更易发现电力系统薄弱环节存在的安全稳定问题。该方法和系统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科学规划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169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144765.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储能参与的电网频率紧急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各储能控制子站的等效状态量;当储能控制主站接收到功率紧急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功率紧急控制指令的类型;基于所述功率紧急控制指令的类型和等效状态量,确定各储能控制子站控制范围内的各储能执行站的功率指令,以基于所述功率指令进行电网频率控制。本发明结合各储能控制子站的等效状态量和功率紧急控制指令的类型进行控制,考虑了各储能设备当前状态可提供的功率紧急支撑能力,实现紧急控制功率在分散布置的储能设备间的协调分配,能够更加充分高效的发挥储能的功率支撑能力;优先利用储能的快速功率响应能力,降低对系统其它频率资源的需求,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916086.7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源网荷不确定性的新型电力系统输配协同规划方法,根据输、配电系统当中源网荷不确定性差异化建模形式,建立输电系统鲁棒规划和配电系统随机规划的分散协同优化框架。采用列和约束生成以及分层迭代的联合算法,求解满足边界交互功率一致性的输配电系统自适应集成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计及了输、配电系统描述源网荷不确定性的差异,通过利用输配电系统间的互补互济能力有效改善了现有输电系统鲁棒规划方案的保守性,同时,对分层迭代算法参数的设定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810295690.6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多重故障筛选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电网数据;根据电网数据进行网络分区和故障截断,并统计截断故障阶数;基于网络分区和截断故障阶数对电网故障进行处理获得多重故障。该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采用合理方法将电网分区并统计截断故障阶数,根据分区和截断故障阶数筛选出多重故障,克服了现有技术因为计算能力的限制,计算大规模电网时,现有技术仅能考虑一阶故障和双回线的二阶故障,不能考虑所有线路二阶组合及以上阶数故障的缺点,能实现在大规模电网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