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7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69062.6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自动训练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设计面向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图卷积神经网络等一系列网络搜索框架,设计电力模型结构相适应的基本操作子,探索可行的模型搜索策略,实现电网应用场景下多任务的自动化训练,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开发难度,解决传统人工智能算法中特征选择、模型评价等依靠个人经验和繁琐耗时的问题,提高人工智能模型开发效率。本发明可面向调度、运检、安监等领域提供图像识别、视频分析、文本分析、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训练,构建电力输变电设备巡检缺陷故障识别、安全生产监控违规操作识别、电力实体识别等模型,支撑电力调度、运检、安监、营销等各业务人工智能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9272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596001.3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67/566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管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建立软件定义终端代理;通过软件定义终端代理进行物联管理平台、电力物联终端以及边缘侧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互,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有效解决电力系统不同平台之间出现的传输协议之间存在差异以及设备型号不兼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56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72149.4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数据知识图生成方法及系统,所述电力数据知识图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选中电力专业的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和数据模型;将业务数据转换为子图数据;获取各子图数据中各图节点的低维图表示向量;利用预训练好的节点连接预测模型,获得各子图数据中各图节点存在连接的概率;基于图节点的分类及存在连接的概率,更新子图数据内图节点间关系以及子图数据间图节点间关系,获得电力数据知识图。本发明能够根据模型预测的图节点连接概率来完成图数据间关联建立与修正,实现了电力多专业领域分散图数据的高效融合生成,提升了电力数据知识图表达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02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959450.6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电流互感器核查标准标识代码的方法及系统,属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接收包括有电子标签的低压电流互感器核查标准;所述电子标签包括所述低压电流互感器核查标准的标识代码,所述标识代码为根据所述低压电流互感器核查标准的信息参数按照预设编码方式生成;当电子标签通过外观检查射频门时,向所述电子标签发出射频信号,并接收返回的电子标签存储的标识代码;对所述标识代码进行核查,并记录低压电流互感器核查标准的核查结果;将核查结果和核查时间加密写入电子标签。本发明便于核查标准器具的区分和统一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0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423537.8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1 , G06F17/1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计算的电力潮流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基于图结构的矩阵分解方法、基于图结构的功率变化量计算方法、基于图结构的前代计算方法以及基于图结构的回代计算方法,以图描述的方式来表达矩阵计算过程,将电力潮流计算任务放在图数据库中完成,以此减少反复的数据导入导出操作,且能充分利用图数据库的分布式并行计算能力,以提升电力多源异构数据计算的效率,实现了软件层面存算一体的电力图计算方法,在遇到大型稀疏的电力图时,不需要频繁从图数据库中将数据导入图计算引擎中,提高了矩阵运算效率,提升电力图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49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774296.5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监督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检测质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根据计量中心生产调度模块下发的检测任务和每个低压电流互感器核查标准的标识代码,依次对低压电流互感器核查标准的计量性能进行检测,以获取计量性能检测结果;主控中心根据所述计量性能检测结果和每个低压电流互感器核查标准的比差标准信息和角差标准信息确定所述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的检测质量。本发明能够在流水线上依次选择相应的低压电压互感器核查标准进行检测,并自动确定自动化检定系统的检测质量,实现了对自动化检定系统的计量性能的自动在线监督,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计量监督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5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574260.8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0092 , G01R15/18 ,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氏线圈及电流测量装置,属于电流互感器领域。本发明一种罗氏线圈包括:线圈上层、回线层与线圈下层,所述线圈上层、回线层与线圈下层均设置多个导电通孔和金属电镀物,所述多个导电通孔均匀排布、沿半径方向对齐形成环形,所述线圈上层环形内圈的导电通孔通过所述金属电镀物斜向连接至所述环形外圈的导电通孔,所述回线层的金属电镀物围成环形镀于所述环形导电通孔中部,所述线圈下层环形内圈的导电通孔通过所述金属电镀物沿径向连接至所述环形外圈的导电通孔,所述金属电镀物和导电通孔形成环形线圈。本发明通过对罗氏线圈设置多层PCB板,使得罗氏线圈的厚度增加,从而增大罗氏线圈的互感系数,即输出的感应电压,进而提高线圈的灵敏系数,有利于较低幅值的电流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21351751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1570323.1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升压设备,属于电测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设备,包括: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入端向电压调理反馈补偿单元输入标准二次低压电压;电压调理反馈补偿单元,所述电压调理反馈补偿单元从后端升压单元输出电压引出反馈电压至反相放大器OP1的正向输入端,对输入的标准二次低压电压进行补偿;升压单元,所述升压单元对电压调理反馈补偿单元输出电压进行隔离升压,输出升压电压和反馈电压;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将升压电压作为目标升压电压输出。本实用新型减小了隔离型升压器和反向放大元件的固有误差,提高了分压器的带载能力,避免了二次负荷对检测误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40172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71286.5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邵阳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形地貌分类的山区配电线路杆塔防雷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本发明通过确定目标杆塔的多种指定雷电易击杆塔典型地形地貌特征的值,并将目标杆塔的多种指定雷电易击杆塔典型地形地貌特征的值构成待测特征序列;分别计算待测特征序列和多种典型杆塔雷击风险状态的典型特征序列之间的灰色面积关联度,并将灰色面积关联度最大的典型杆塔雷击风险状态为目标杆塔的雷击风险状态,能够实现基于地形地貌分类的山区配电线路杆塔防雷检测,具有检测准确度高的优点,据此提出防雷措施,对于降低雷击跳闸率,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少配电设备的损坏率,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758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09419.9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21/32 , G06N3/0455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终端指纹的终端认证方法,包括选定若干终端;采集终端的软硬件信息并处理得到终端软硬件指纹;合成终端指纹;采用终端指纹训练自编码器,并根据自编码器的损失值设定阈值;采集待认证终端的软硬件信息并处理得到待认证终端的软硬件指纹;合成待认证终端的终端指纹;将待认证终端的终端指纹输入到训练后的自编码器中并根据自编码器的损失值完成待认证终端的认证判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基于终端指纹的终端认证方法的系统。本发明能够更全面地描述终端特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性,能够减少误认及无法认证情况的发生,而且能够有效防止指纹信息的篡改和伪造;可靠性高、准确性好且安全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