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2740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092345.X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FDM的高速无线通信物理层发射信号产生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媒介访问控制层MAC的输出数据确定物理帧头控制字SIG数据、物理帧头PHR数据和物理层服务数据单元PSDU数据;按照预设的处理方式分别对所述SIG数据、PHR数据和PSDU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进行星座点映射,并插入经过功率控制后的导频数据,并对插入导频数据后的SIG数据、PHR数据和PSDU数据进行反傅里叶变换,以转换到时域;分别对转换到时域后的SIG数据、PHR数据和PSDU数据添加循环前缀,以分别生成SIG数据、PHR数据和PSDU数据对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获取时域前导信号数据;对所述时域前导信号数据以及SIG数据、PHR数据和PSDU数据对应的OFDM符号进行加窗处理,以生成基于OFDM的帧信号进入模拟前端。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4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767039.6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ICE模型增强光伏窃电数据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窃电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发法包括:对NICE模型导入窃电的原始数据,获取分布式光伏的功率预测值,确定分布式光伏的功率预测值和测量值的偏差,作为NICE模型和分类器的输入变量;将分布式光伏的功率预测值和测量值的偏差输入NICE模型,对NICE模型进行训练,且生成NICE生成模型,截取NICE模型的解码器生成新样本;将新样本及原始数据输入分类器,进行训练,生成CNN分类器;对生成的NICE生成模型及CNN分类器,进行性能评估;将目标分布式光伏窃电数据输入NICE生成模型及CNN分类器,进行计算,输出增强的光伏窃电数据。本发明可充分挖掘出窃电样本的潜在分布特征,能够生成更高质量的新样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8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382296.8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对窃电数据进行判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历史用电数据,将历史用电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处理后的历史用电数据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数据;确定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含层以及输出层,分别确定所述输入层、所述隐含层以及所述输出层的节点数,确定所述隐含层以及所述输出层的传递函数;采用L‑M算法基于所述训练数据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当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数据的误差小于设定的误差阈值时,将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为最终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所述最终神经网络模型对用电数据进行判断,对用户的窃电行为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995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62785.2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nventor: 孔令达 , 杜新纲 , 赵英杰 , 葛得辉 , 周晖 , 彭楚宁 , 王齐 , 徐英辉 , 翟峰 , 梁晓兵 , 刘鹰 , 付义伦 , 岑炜 , 李保丰 , 曹永峰 , 许斌 , 徐萌 , 冯云 , 卢艳 , 冯占成 , 张庚 , 任博 , 周琪 , 袁泉 , 韩文博 , 沈署明 , 叶方彬 , 孙剑桥
IPC: H04W4/30 , H04W12/0431 , H04W1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无线专网远程通信终端密钥的管理方法,包括:根据电力无线通信终端的部署环境构建电力无线通信终端分布模型,所述分布模型将电力无线通信终端的部署区域划分成若干子分区;将每个子分区内的任意一个终端设置成数据转发终端;根据Blom矩阵的行列式构成,生成用于存储密钥池的Blom双矩阵;Blom双矩阵内的一个公开矩阵G和保密矩阵D组成密钥池内的一个密钥空间;分阶段对所述所有子分区内的普通电力无线通信终端和数据转发终端,分配不同的密钥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65346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77577.7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内部负载的无线通讯断路器,包括:本体和驱动模块,本体与电能表串联在主回路上,驱动模块与本体连接,驱动模块与电能表无线连接,本体用于控制主回路的断开和导通,驱动模块内部设置有负载,通过启动驱动模块内部设置的负载,以产生一个位于主回路内的突变信号,当位于主回路内的电能表检测到突变信号后,则判断与驱动模块连接的本体与电能表位于同一主回路内,电能表与驱动模块进行自动配对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通过上述无线通讯断路器实现初次上电的电能表和断路器的自动配对连接,并且上述无线通讯断路器安装时只需要接好主回路电气连接,不需要带电安装,后续上电时也不需要再去进行蓝牙配对,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0788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0959418.8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段晓萌 , 姜洪浪 , 杜新纲 , 雷民 , 林繁涛 , 徐英辉 , 郜波 , 王晓东 , 王爽 , 赵婷 , 罗冉冉 , 左嘉 , 郭清营 , 姬云涛 , 江小强 , 王晔 , 崔星毅 , 邹跃 , 康海 , 高玉晓 , 杨旭东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能表的虚拟化的测试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虚拟测试系统通过socket接口接收一致性测试数据,并利用所述一致性测试数据对在所述虚拟测试系统上运行的电能表的一致性进行测试;接收计量数据,并利用所述计量数据对所述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进行测试;接收注入的异常数据,并利用所述异常数据对所述电能表的鲁棒性进行测试。本发明使用PC模拟基于虚拟机的电能表程序运行环境的功能,实现基于虚拟机电能表程序的仿真环境功能;通过Socket接口获取基于虚拟机电能表的运行状态信息,从而实现与第三方软件集成实现虚拟电表的调试工具;通过模拟的外设接口注入干扰数据,方便了电能表软件鲁棒性的测试,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7740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811088116.X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能强度周期统计最大值超过限值判断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获取计量设备的数据块,并在所述数据块中读取计量设备的日用能强度周期统计最大值以及月用能强度周期统计最大值;确认日用能周期统计最大值以及月用能周期统计最大值均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计算月用能周期统计最大值与用户标准每秒用能量值的比值,并将比值与预设的比值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比值超过了预设的比值阈值,则判断所述计量设备用能强度周期统计最大值超过限值;所述方法及系统根据计量设备的所述比较结果,分析用户是否存在非正常用能的情况,以及现场相关设备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6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523177.6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祝恩国 , 赵兵 , 林繁涛 , 刘岩 , 杜新纲 , 葛得辉 , 王齐 , 阿辽沙·叶 , 张海龙 , 卢继哲 , 惠娜 , 成倩 , 任毅 , 郑国权 , 侯帅 , 刘喆 , 张双沫 , 李然 , 常蕾 , 夏怡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钟治理装置、智能电能表。该时钟治理装置包括:壳体;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时钟校核器;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时钟校核器、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本发明通过时钟校核器将待治理时钟件的时钟与标准时间进行比较,获取所述待治理时钟件的时间差;通过控制器在所述待治理时钟件的时间差大于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启动,以使传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运动,以施加按压力至待治理时钟件的编程按键上,使得待治理时钟件进入编程模式或关闭编程模式,进而实现待治理时钟件的自动时钟校时功能,无需人工干预。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4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107735.X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杜新纲 , 张军 , 雷民 , 陈习文 , 卢冰 , 王斯琪 , 王旭 , 陈卓 , 余雪芹 , 郭鹏 , 周玮 , 汪泉 , 付济良 , 聂高宁 , 金淼 , 齐聪 , 郭子娟 , 匡义 , 刘俊 , 朱赤丹 , 赵世杰
IPC: C22C45/02 , C21D1/26 , C21D1/773 , C21D6/00 , C21D9/00 , B22D11/06 , C23C26/00 , H01F38/28 , H01F41/02 , G01R1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晶纳米晶合金、制铁芯及计量用宽量程电流互感器方法,非晶纳米晶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铁81.0~81.6%,硅8.7~9.3%,铌6.2~6.7%,硼1.8~2.3%,铜0.08~1.4%,微量元素0.07~0.13%。本发明中,利用上述组分制得的铁芯的初始磁导率μ和饱和磁通密度B能够大大提高,进而能够大大降低电流互感器的比值误差ε,即提高了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确保了电流互感器的准确计量,并且,实现了相同尺寸的铁芯具有更高的初始磁导率和磁通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1779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929442.X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智能电表的通信安全进行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从其他模组以及外部设备发送的报文,其中其他模组为智能电表中的计量模组和扩展模组,智能电表包括计量模组、管理模组以及扩展模组;对报文的链路层格式进行检查,从而确定格式合格的合格报文,并且对合格报文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将通过合法性验证的合格报文确定为合法报文;以及通过调用嵌入式安全控制模块的方式,利用软件安全管理应用程序实现合法报文的通信数据交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