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65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77450.7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北京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充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充电站站内计量设备运行误差监测方法。针对当前采用现场检定系统对充电站的运行误差进行检测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充电站站内计量设备运行误差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关于交流侧供电电量、各充电枪用电量、充电站固有损耗、各充电桩AC‑DC转换模块能量转换效率、等效误差参数、各充电枪热损耗的方程;获取充电站交流侧和直流侧各充电枪计量点在多个计量周期内的电量数据和各充电桩能量转换效率;将电量数据和能量转换效率代入方程建立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各充电枪热损耗和各充电枪等效误差参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现场检定,时效性高,可在线实时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29774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89556.9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6/215 , H02J7/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误差监测计算的充电桩数据清洗方法及充电站,属于充电桩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误差监测计算的充电桩数据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需求进行分析;第二步,获取需要清洗的充电桩数据;第三步,调用异常检测模型进行预处理;第四步,结合数据的分布曲线,确定数据的清洗规则;第五步,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二次清洗与修正,得到修正数据;第六步,分析结果,验证经过修正数据是否符合预期要求。本发明对充电桩数据,进行需求分析、预处理、确定清洗规则、二次清洗与修正、分析验证;并结合数据合并方法,有效解决充电桩数据中存在的量化噪声和时延噪声等问题,进而有效提升清洗后的数据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73323.3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IPC: G01R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计量方法及系统,属于中低压直流输电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中低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计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集系统运行信息,并对电能进行计量;第二步,读取采集到的计量数据以及设备报警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存储;第三步,把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计算电费;第四步,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仿真。本发明经过不断探索以及试验,通过采集系统实际运行信息,对电能进行计量;同时能够根据采集信息,对电能进行有效管理和计量结果校对,方案科学、合理、准确;能够满足电网公司以及用户对中低压直流输电系统科学计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631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35600.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系统主循环与中断循环对同一存储器读写操作方法,涉及电子式电能表技术领域。由嵌入式系统组成的波形录制模块接收电能表的波形数据,存储于存储器件中,为保证能收到电能表发出的数据,只能采用中断写入存储器,可能造成主循环和中断循环读写存储器冲突,读写功能失效。本方法步骤为:SPI总线的CS信号将触发接收中断程序,接收中断中实现将波形数据往存储器中写入;写入完毕后将触发定时器运行,当20ms周期结束时,该定时器复位;在主循环中,将检测该定时器计时时间,若定时器运行到复位的时间大于存储器读出并处理的时间,则进行读处理操作。可有效避免主循环和中断循环对同一存储器读写的冲突问题,防止读写功能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310840631.3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园区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园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方法。针对现有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方法不够全面准确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考虑园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方法,包括:建立包含多个维度的多级指标体系;收集目标园区的相关基础数据,完成各级指标的计算;根据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完成复合指标评价体系的构权;根据打分标准,进行目标园区的各级指标分数评定,确定隶属度及模糊综合评判矩阵;根据复合指标评价体系的权重,计算目标园区的评价分数,确定评价等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得到更加全面、准确、可靠的综合评价结果,对园区后续改进提供有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74636.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兼容电能表及终端的自动接拆线机构,涉及电力检测设备领域。目前电力行业中不同电能表计及终端都建立独立的检定流水线,增加了检定成本。本发明包括侧支架板、竖向滑轨移动组件、升降驱动电机、升降传动组件,多层式表座升降台、压接气缸和水平滑轨移动组件,多层式表座升降台通过竖向滑轨移动组件与侧支架板滑动连接,升降驱动电机通过升降传动组件与多层式表座升降台连接,多层式表座升降台的不同层表座安装板可安装不同种类规格的表计接拆线座,压接气缸可驱动表座安装板进行前后向移动。本发明可以设置不同种类的电能表及终端的表计接拆线座,可方便实现一条电能表检定流水线可以兼容检定不同电能表和采集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18095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508888.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春光 , 王佳颖 , 肖涛 , 严华江 , 黄鑫 , 傅国豪 , 徐航 , 童浩峥 , 李亦龙 , 洪旭洋 , 刘志凯 , 李道明 , 爨宗民 , 程俊超 , 于海跃 , 惠恒宇 , 丁一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流融合的制造工业系统分层建模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将制造工业系统按功能划分为工业生产层、信息传输层和控制中心层,基于能量/物料平衡方程,将能源转换设备和生产环节统一表示为拓展的能源枢纽模型,建立工业生产层中能量流和物料流的耦合;通过建立工业生产层中能源转换设备和生产环节运行数据的信道模型和连接工业生产层与控制中心层的接口模型,建立信息传输层模型;建立用于能源和生产管理的控制中心层模型,从而得到实现多流融合的制造工业系统分层模型。本发明使能量转换设备和工业生产环节的建模得到统一,并在信息物理融合的背景下考虑信息流和能量流、物料流的交互,实现制造工业的数据采集和就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8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9231.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㶲分析的钢铁生产过程能效诊断及优化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能效诊断及优化方法包括:对钢铁生产系统内所有能流的㶲值进行计算;构建钢铁生产系统能量输入输出矩阵和设备的基本信息物元矩阵;计算各个子系统的㶲效率和钢铁生产系统的㶲效率;根据㶲平衡方法,针对具体工序环节进行㶲损失计算;诊断钢铁生产系统能效和分析节能减排潜力;以㶲效率最大为目标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获得能源系统的最优参数配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能效诊断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升了能效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了误诊率,其全面性使其能够处理复杂的生产环境和多变的工艺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044600.4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多元负荷联合控制策略的构建方法及空调控制方法,属于多元负荷联合控制策略技术领域。现有的控制策略,无法对柔性负荷进行有效调度以及准确控制。本发明的一种面向多场景多元负荷联合控制策略的构建方法,对多元负荷响应潜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表现的负荷特性和市场响应特性,制定合理的用电计划;进一步建立多场景下多元微负荷聚合模型,实现多元负荷的主动响应与协调优化;并将多场景下多元微负荷聚合模型作为多元微负荷区域运行调度的组合优化模型的一部分,实现多场景多元负荷的联合控制;进而实现对用户侧多元微负荷的分级柔性优化运行和高效调度,提高电网动态平衡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