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492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75503.X
申请日:2023-11-08
申请人: 阀源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内漏功能阀座结构的套筒式控制阀及内漏检测方法。控制阀包括阀体、阀座、阀塞、套筒、阀杆和阀盖,套筒顶部通过台阶状结构与阀体和阀盖相配合以密封连接,周向外壁开设有若干节流窗口,各节流窗口尺寸相同且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套筒底部通过台阶状结构与阀座上端面的阶梯状定位结构相配合以密封连接,内部设有能沿其内壁上下密封滑动的阀塞;阀塞为具有上端面的筒状结构,上端面与阀杆底部相连且开设有若干用于平衡压力的通孔,下端面能与阀座密封接触;阶梯状定位结构的高度与节流窗口底面到套筒底面的距离相等。本发明提出的结构能够防止套筒式控制阀在小开度时的内漏现象,提高控制阀的调节精度及最大可调比。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06194.4
申请日:2023-04-1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F16K3/26 , F16K3/30 , F16K3/314 , F16K3/32 , F16K5/04 , F16K5/08 , F16K5/10 , F16K27/04 , F16K27/06 , F16K31/53 , F16K3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双自由度控制的组合式阀芯组件、套筒控制阀及其方法,涉及控制阀领域。组合式阀芯组件由内层套筒、外层套筒、阀塞、套筒旋杆、阀杆组成。套筒控制阀由组合式阀芯组件、阀体、阀盖、阀座、填料压盖、执行机构组成。阀塞与阀杆连接,阀杆驱动阀塞在内层套筒内部上下移动。内层套筒加工有内齿轮,套筒旋杆加工有外齿轮,内层套筒与套筒旋杆的齿轮相啮合,套筒旋杆旋转驱动内层套筒在外层套筒内部旋转运动。外层套筒与内层套筒开有节流窗,允许流体通过节流窗流出。通过内层套筒的旋转位置与阀塞的位移位置,实现对流体的双自由度控制。本发明提出的结构能够提高控制阀调节精度及最大可调比。
-
公开(公告)号:CN116358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10212.4
申请日:2023-02-14
申请人: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叠加换热面积的模块化换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换热器包括储流板、两个侧板、若干换热板,储流板安装在两个侧板上方,储流板上安装有至少一组工质管,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滚筒,位于两个侧板之间的储流板下方安装有若干导轨,换热板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换热板与储流板内部连通,换热工质在换热板中进行换热。换热板通过滑轨滑槽安装在导轨上,换热板通过管道与储流板中的两个空间连通,经过换热的工质从换热板流出并再次进入储流板,从储流板中流出。本申请中,换热板的数量由换热需求决定,换热面积由组合叠加的换热板数量决定;换热器采用模块化设置,当换热板损坏时,可以及时拆卸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11791.7
申请日:2023-01-05
申请人: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带翅片强化的换热装置,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换热管、壳体输入管、壳体输出管、管端输入仓、管端输出仓,壳体输入管、壳体输出管和外壳体外侧壁紧固连接,管端输入仓、管端输出仓和外壳体外端面紧固连接,壳体输入管、管端输出仓设置在外壳体一侧,壳体输出管、管端输入仓设置在外壳体另一侧,换热管和外壳体内端面紧固连接。本发明通过散热翅片的交错排布,使得相邻的换热管之间间隙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散热翅片的尖端补偿相邻散热翅片的间隙,使得间隙总间距保持在差别较小的状态,配合菱形柱的设置,使得流过换热管区域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流通截面保持相对稳定,能够更加平稳的进行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85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979545.1
申请日:2021-08-2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冲蚀磨损的阀体壁厚轻量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阀门的设计文件进行三维建模,建立完整的阀门实体模型,通过进行阀门的流道抽取,建立阀门内部流道模型;通过网格划分,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阀内的流场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后处理,实现阀体流场的可视化,确定阀内的磨损区域与非磨损区域;通过对阀体非磨损区域参数的量化定义,设置实验点,对阀体进行结构优化。本发明能够优去除阀体的冗余壁厚,减轻阀体质量,避免了繁琐复杂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校正,大大简化了阀体的设计过程,为阀体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52427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446596.X
申请日:2020-12-09
申请人: 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级套筒式控制阀及其套筒孔径的优化方法,控制阀包括阀体、外套筒、内套筒和阀塞,阀体的筒状阀腔内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贴合套设有外套筒、内套筒和阀塞;外套筒和内套筒的中下部均在相同位置开设有相同排布的若干孔洞,分别构成外套筒调节部和内套筒调节部;外套筒调节部和内套筒调节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构成环形的流动腔;所述阀塞能沿内套筒的内壁上下滑动,通过改变外套筒调节部和内套筒调节部上孔洞的流通面积,能使该控制阀具有可调比50:1的等百分比流量特性。本发明的控制阀内部有内外两层多孔套筒,能到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而且多孔套筒上特定的小孔排布方式可以使该控制阀的流量特性为可调比50:1的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9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979625.7
申请日:2021-08-2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阀杆卡滞组件、防止阀杆卡滞的阀门结构和方法,防止阀杆卡滞组件包括刚性环和弹性环,刚性环同轴套设于弹性环内部且内壁为直筒状结构;阀杆能在刚性环的导向下沿刚性环内壁上下移动,并共同构成滑动副;刚性环与阀杆之间的连接处封闭。阀芯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流体不平衡的作用力,底面会产生不平衡力矩,阀芯在不平衡力矩的作用下带动阀杆发生偏转,对防止阀杆卡滞组件的一侧产生挤压,弹性环在压力作用下收缩变形;在缓冲阀杆发生偏转的同时,避免阀杆与阀盖组件内通孔壁之间由于挤压作用产生变形,进而防止阀杆发生卡滞现象。本发明的防止阀杆卡滞组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大多数具有长形阀杆结构的阀门。
-
公开(公告)号:CN11300740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246368.6
申请日:2021-03-0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周向排放泄压的防回座卡死安全阀结构及其方法,其中,阀体的主体腔室中设有同轴套设于阀座外部的套筒;套筒的底部固定于主体腔室的内底部,顶部高于主体腔室的出口顶部;导向套固定于阀体顶部,并向下延伸至套筒内部,导向套的底部低于套筒顶部;导向套的内部同轴套设有阀杆,伸出导向套外部的阀杆底部固定有能与阀座形成封闭连接的阀瓣;阀杆能沿导向套滑动,导向套和阀杆之间构成间隙配合;阀瓣在主体腔室中的行程通过导向套底部和阀座顶部共同限制。本发明消除了安全阀在泄压时阀瓣周向所受流体力不均匀的现象,并解决了阀瓣在回座时由于受到不平衡力矩而卡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66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79561.0
申请日:2021-08-2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1M7/02 , G01M13/003 , F16K1/00 , F16K1/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阀门阀杆流致振动的实验台及方法,属于工业阀门设计领域。实验台包括依次连通并构成实验回路的储水箱、水泵、稳压压力容器、第一截止阀、第一直管、阀门组件、第二直管和第二截止阀;阀门组件包括阀体、阀盖和阀杆,阀杆伸出阀盖的底部固定有能关闭阀体内腔的阀瓣,顶部固定有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调节槽底部的阀杆外侧填充软密封,用于柔性支撑阀杆和密封阀内流体介质;在调节槽内设有能通过夹紧力对阀杆形成固定约束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能在调节槽内沿阀杆上下移动。本发明能辅助研究阀门阀杆流致激励,为各种工况下阀杆设计提供指导,最大程度地避免阀杆振动及断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92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79613.4
申请日:2021-08-2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启闭时阀瓣冲击的安全阀结构及其方法,安全阀结构的上缓冲器固定于阀杆上方,底部设有第一活塞,位于第一活塞上方的内腔作为第一油腔;侧壁上部第一输油孔;下缓冲器组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下缓冲器,所有下缓冲器均位于阀座内且均匀分布;下缓冲器顶部设有第二活塞,位于第二活塞下方的内腔作为第二油腔;外侧壁下方开设第二输油孔,第一油腔、输油管和第二油腔共同构成连通且始终封闭的缓冲通路,缓冲通路中充满缓冲介质。本发明能够保证安全阀在足够短时间内启闭的基础上,减小了开始阶段阀瓣对导向套以及关闭阶段阀瓣对阀座的冲击,延长了安全阀阀内件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安全阀启闭过程中出现的冲击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