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预报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28272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581442.6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物预报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触发训练任务时,获取预报数据集和原始数据集;其中,预报数据集包括第一指定时期内的样本数据;原始数据集包括第二指定时期内的样本数据;在预报数据集中,获取每个污染物预报浓度和对应的污染物观测浓度之间的绝对误差;根据绝对误差,在预报数据集中筛选得到大误差数据集;根据大误差数据集和原始数据集,获得重构数据集;根据重构数据集对污染物预报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更新的污染物预报模型;当触发预报任务时,将目标污染物观测浓度和目标气象要素特征数据输入更新的污染物预报模型进行处理,获得目标污染物预报浓度。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污染物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

    臭氧污染的源解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2715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154694.5

    申请日:2022-09-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臭氧污染的源解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的目标源集合中所有源所在网格的VOCs和NOx排放速率比值;对于该目标源集合中每个源,根据控制区划分阈值和其所在网格的VOCs和NOx排放速率比值确定其对应的臭氧生成的控制区,根据其对应的臭氧生成的控制区、以及其对关注点的VOCs和NOx的浓度贡献确定其臭氧影响值;根据目标源的臭氧浓度影响值及目标区域的目标源集合总的臭氧影响值,确定目标源的臭氧权重因子;根据目标源的臭氧权重因子和目标区域的目标源集合对关注点的臭氧浓度贡献,确定目标源对关注点的臭氧浓度贡献。采用本申请,可准确进行精细化的臭氧污染的源解析。

    数据输出方法和装置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486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348957.1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输出方法和装置,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数值模式的运行请求,所述运行请求携带的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数值模式的输出频率和所需的计算资源的数量;根据所述运行请求,调用所述数值模式的主程序,通过多个计算资源进行数据计算处理,根据所述输出频率,并行输出所述多个计算资源的计算结果,得到多个第一数据;调用预先设置的辅助程序,对所述多个第一数据进行数据合并处理,得到合并后的第二数据;当结束所述主程序和所述辅助程序的调用时,将当前的第二数据,作为所述运行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数值模式的运行效率。

    颗粒物组分数据的修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662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60646.5

    申请日:2022-04-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颗粒物组分数据的修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颗粒物浓度数据和对应的颗粒物组分数据,形成训练样本集;基于所述训练样本集,对颗粒物组分修复模型组进行训练,其中,所述颗粒物组分修复模型组包括多个颗粒物组分修复模型;当对目标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修复时,获取所述目标颗粒物组分数据对应的目标颗粒物浓度数据;基于训练后的颗粒物组分修复模型组和所述目标颗粒物浓度数据,对所述目标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修复。采用本申请,可以对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修复,并且可以提高数据修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空气质量预报数值输出的伴随后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00064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047139.1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质量预报数值输出的伴随后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文件输出过程中,对当前输出的目标地理区域的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文件的大小与预设文件大小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输出的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文件是否包括目标时段的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在当前输出的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文件包括目标时段的空气质量预报数据时,对所述目标时段的空气质量预报数据进行数据后处理。实现了CAMx模型的伴随后处理,大大提高了整体运行时效性,并且满足了即使在CAMx后半段运行异常的情况下,前半段的预报结果也能被正常处理和使用,提升了基于CAMx模式的预报业务系统的可用性。

    大气污染物的源解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209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27576.3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物的源解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模型,模拟得到模拟区域对受体区域内关注点的目标污染物的第一浓度贡献数据,其中,目标污染物是至少一项污染物中任一项污染物;通过第二模型,模拟得到模拟区域内各个细分源对受体区域内关注点的目标污染物的第二浓度贡献数据;基于第一浓度贡献数据和第二浓度贡献数据,计算得到各个细分源对受体区域内关注点的目标污染物的第三浓度贡献数据。该装置包括第一浓度贡献获取单元、第二浓度贡献获取单元以及第三浓度贡献计算单元。这种方法及装置根据第二代和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型的优劣势,将第二代和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型进行联立,从而实现精细化的源解析。

    臭氧生成贡献率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275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85637.3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生成贡献率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包括不同要素的观测数据;对观测数据中各要素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判断是否在对应要素的全局阈值范围内;当在全局阈值范围内时,判断为正常数据;将判断为正常数据的要素观测数据输入训练完成的TabNet中计算,得到对应要素的臭氧生成贡献率。该装置包括观测数据获取单元、数据质控单元和计算单元。这种方法及装置提出臭氧生成贡献率的定义;提出直接将VOCs观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污染物观测资料应用于臭氧生成贡献分析;提出将深度表格学习神经网络应用于臭氧生成贡献率计算的应用策略;提出可以对单一时次的观测数据进行臭氧生成贡献率分析的非线性方法。

    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溯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1842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11299889.X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溯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水动力与水质耦合方程构建水质模型;利用水质模型构建污染源‑水质响应情景库;获取水体水质监测数据,监测到污染物浓度超标后,启动污染物排放溯源分析;根据水文情势和污染物特征,从污染源‑水质响应情景库中筛选出污染源,构建目标数据库;利用目标数据库构建种群数据库,种群个体包括需识别的污染源参数,根据水质模型对种群内各污染源进行计算,通过适应度函数选取最符合监测浓度的种群。利用水质模型与遗传算法耦合的方法,对影响断面水质的排污口和污染源进行溯源查找,锁定对断面水质有影响的排污口,有效地解决了实际问题断面的溯源和环境问题。

    利用臭氧潜势指数预报臭氧浓度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1460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48425.9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臭氧潜势指数预报臭氧浓度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面第一预设高度处气温,并获取扩散指数和总云量;根据所获取的地面第一预设高度处气温、扩散指数和总云量计算臭氧潜势指数;根据计算得到的臭氧潜势指数与同时期同区域的历史臭氧浓度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利用臭氧潜势指数计算臭氧浓度数据的拟合公式,用于通过预报臭氧潜势指数来预报臭氧浓度。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臭氧潜势指数计算单元和臭氧浓度预报单元。这种方法和装置利用地面第一预设高度处的气温、扩散指数和总云量三个气象要素构建了新的臭氧潜势指数,既综合考虑了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又考虑了臭氧光化学生成过程中相关气象因子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