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969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56045.5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分类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可以提高对用户分类的准确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获取待识别用户的用户特征和邻接矩阵,其中,邻接矩阵中包括的元素用于表示用户数据集对应的各用户在异质信息网络中对应的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关联关系包括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用户数据集包括待识别用户的用户特征,异质信息网络包括多种类型的节点;然后将待识别用户的用户特征和邻接矩阵输入用户图卷积网络GCN,得到卷积后的用户特征;再将卷积后的用户特征与标签矩阵相乘,得到待识别用户的类别,其中,标签矩阵用于针对用户数据集对应的每个用户,确定该用户属于各个类别的概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137180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90283.6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eb攻击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网络Web请求,该Web请求携带超文本传输协议请求格式;将Web请求作为已训练Web入侵检测模型的输入,通过已训练Web入侵检测模型,输出Web请求对应的已标注检测类别,该已训练Web入侵检测模型是基于Web日志文本的样本集训练得到的,待训练Web入侵检测模型是通过将Web日志文本的样本集作为待训练Web入侵检测模型的输入,经CNN网络层基于Web日志文本,提取数据的局部特征和高阶隐含特征,经GRU网络层基于局部特征和高阶隐含特征,提取Web日志文本中上下文之间的序列信息以及经全连接层对序列信息进行分类得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2414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15549.3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9536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局部加权中心性信任推理的信息推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计算每个用户对其邻居用户的信任信息所对应的预设分数的总和,作为每个用户的局部加权中心性分数;针对每个用户,根据对应的局部加权中心性分数对其邻居用户进行筛选,得到该用户的目标邻居用户;根据待推荐用户与其目标邻居用户之间的兴趣关联关系,以及目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兴趣关联关系,确定待推荐用户与目标用户之间的目标兴趣关联关系;基于目标兴趣关联关系对应的各用户之间的信任信息所对应的预设分数,确定待推荐用户对目标用户的信任分数;根据信任分数,向待推荐用户推荐预设信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信息推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4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51533.6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频光流和图像空间特征权重融合的视频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输入视频数据集,视频抽帧得到图片帧集。步骤S102,将S101中得到的图片帧集以视频为单位通过Lucas–Kanade光流算法得到每个视频的光流信息帧并保存为光流帧集。步骤S103,将得到的图片帧集和光流帧集进行二次抽帧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S104-S106,设计卷积层、池化层、自适应融合层对视频的光流信息和图片空间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特征融合。步骤S107,使用学习到的分类器对测试集进行分类,使用得到的视频分类编码与真实的视频分类编码进行比较,计算代价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801226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1113745.9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40/18 , H04W40/20 , H04L12/733 , H04L12/7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社会相似性和个体中心性的数据转发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物联网,该物联网包括多个移动节点;该方法包括:当前移动节点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下一跳移动节点;当前移动节点和下一跳移动节点各自的个体中心性值分别表示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质量;当前移动节点与下一跳移动节点之间的社会相似性值表示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距离;个体中心性值和社会相似性值基于当前移动节点和下一跳移动节点之间的相遇频率和相近性来确定;当前移动节点将待转发数据传输至该下一跳移动节点。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改善了数据转发性能,使得物联网在应用中具有高数据投递率,低延迟、消息传递平均跳数少、消息传递失败率低、能耗低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60001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88188.X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网络的重叠社区发现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待检测动态网络的初始重叠社区集合;确定变化后的待检测动态网络中的变化后的节点集合、以及变化后的节点集合中的节点之间的有向边;确定变化节点集合;根据随机游走算法,记录变化节点与初始重叠社区集合中每个初始重叠社区的相遇次数;计算最大相遇次数与最小相遇次数的平均值;确定相遇次数大于平均值时对应的初始重叠社区,并将变化节点划分到对应的初始重叠社区中,得到变化后的待检测动态网络的重叠社区集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变化节点所属的重叠社区,将变化节点划分到所属的重叠社区中,从而发现变化后的动态网络的重叠社区集合。
-
公开(公告)号:CN108540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99417.0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特征的伪AP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AP发送的信标帧,其中,所述待检测AP为与预先存储的合法AP的服务集标识SSID相同的AP;从所述信标帧中提取所述待检测AP的待检测指纹特征;将所述待检测指纹特征与预先存储的合法AP的合法指纹特征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AP是否为伪AP。本发明实施例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从获取的待检测AP发送的信标帧中提取待检测指纹特征,而无需通过向待检测AP发送探测数据帧来提取待检测指纹特征,则避免了攻击者因为发现探测数据帧通过关闭伪AP来躲避检测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伪AP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82315.2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K9/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02 , G06K9/62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云计算资源动态匹配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并聚类云计算资源,确定具有云计算资源的多个第一类及多个第一类中的每个第一类的聚类中心;在判断一个第一类的聚类中心的偏移量、超过预设偏移量时,确定第一类的云计算资源发生变化;在第一类的云计算资源发生变化时,重新获取并聚类云计算资源,得到具有云计算资源的多个第二类;获取用户请求分配云计算资源的请求;将请求中对应的云计算资源与多个第二类内的云计算资源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将匹配结果给用户,以使用户使用匹配结果中的云计算资源。应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资源聚类完成后实时监测资源变化,在资源变化时重新获取并聚类资源,实现动态资源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53656.0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医疗数据审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审计指令;获取云服务端发送的哈希结构,待审计医疗数据的属性和第一覆盖树;利用预设随机数生成算法,基于第一随机数,在哈希结构中选择至少一个叶子节点构成第二覆盖树,利用预获取的公钥解密待审计医疗数据的属性,基于解密后得到的待审计医疗数据的属性,验证第一覆盖树和第二覆盖树中各叶子节点的属性,若第一覆盖树和第二覆盖树中相应叶子节点的属性存在映射关系,则待验证医疗数据验证通过。数据未被篡改时,第一覆盖树和第二覆盖树之间存在映射关系,第一覆盖数与第二覆盖树是分别由云服务端和审计算单独生成的,解决了审计端和云服务端之间联合欺骗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