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006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804587.X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低温燃料传导冷却的超导能源管道,其超导电缆(11)和低温燃料管道(12)平行布置,两者之间为传导冷却部件(6)。低温燃料管道(12)通过传导冷却部件(6)冷却超导电缆(11)。结构部件(13)由带真空夹层的杜瓦管道(10)和绝热填充物(9)组成,绝热填充物(9)位于杜瓦管道(10)内,填充于杜瓦管道(10)和超导电缆(11)、低温燃料管道(12)、传导冷却部件(6)之间。超导电缆(11)由从内向外依次同轴嵌套布置的铜骨架(1)、超导通电导体(2)、低温绝缘体(3)、液体绝缘介质(4)和金属管道(5)组成。低温燃料管道(12)由金属管道(7)和置于金属管道(7)内部的低温液体燃料(8)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24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424125.1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富通集团(天津)超导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低温绝缘高温超导电缆通电导体电气特性实验装置,为卧式结构,其低温容器(16)为圆柱形,水平放置。两个绝热终端(13)垂直焊接在低温容器(16)上。两个低温高压套管(1)通过两个法兰及其配套的金属均压环(3)分别竖直安装在两个绝热终端(13)上。液氮输液管入口(12)和液氮输液管出口(20)分别安装在低温容器(16)上。两个排气系统(5)分别安装在两个绝热终端(13)上。两个测量引线出口(12)分别垂直向上安装在低温容器(13)上。两个屏蔽电流引线出口(14)垂直安装在低温容器(16)的侧壁。两个操作孔(17)安装在低温容器(16)的侧壁。两个人行孔(9)位于低温容器(16)的两端。
-
公开(公告)号:CN10724826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51678.5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有害气体监控报警系统,其现场主控制器分别与监测报警单元、监控主机及应急联动装置连接;监测报警单元将检测信息及自身运行状态信息传输给现场主控制器,现场主控制器将控制信息和配置信息传输给监测报警单元,现场主控制器将其所管理的监控网络的检测信息及网络运行状态信息传输给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将控制信息及用户设定数据传输给现场主控制器,现场主控制器将联动信息传输给应急联动装置。现场主控制器由处理器模块、存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子网络通信模块、应急联动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监测报警单元由微控制器、通信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信号处理接口、传感器、辅助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248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515897.1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1 , Y02E40/645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导电力设备的气冷电流引线,由导电杆(1)和气冷管道(2)组成。导电杆(1)为圆柱形,气冷管道(2)为中空的圆柱形管道。导电杆(1)有一个和气冷管道(2)顶部端面法兰配合的法兰端面,导电杆(1)法兰端面下方的部分穿过气冷管道(2)的中心通孔。导电杆(1)和气冷管道(2)同轴安装,通过导电杆(1)的法兰端面与气冷管道(2)顶部端面法兰紧固。气冷电流引线通过气冷管道(2)的安装端面安装在杜瓦盖板(3)上,通过气冷管道(2)低温侧的螺纹配合螺母进行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03345990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236984.9
申请日:2013-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高压超导电力设备的出线套管,由玻璃钢护套(1)、低温胶浸纸(2)、引线(3)和伞裙(4)组成;由紧固螺母(5)和密封垫圈(6)组成的夹紧机构安装在低温容器盖板上;玻璃钢护套(1)、低温胶浸纸(2)和引线(3)的上端位于室温环境,下端插入低温容器中;玻璃钢护套(1)的上部安装有伞裙(4)以减小引线(1)对低温容器上盖板的沿面爬电。所述的玻璃钢护套(1)和伞裙(4)采用玻璃钢棒材加工而成,所述的低温胶浸纸(2)采用耐低温、高耐压强度、易浸渍的聚芳酰胺纸(Nomex)、聚丙烯层压纸(PPLP)或聚酰亚胺玻璃丝布复合纸与低温胶或漆采用真空压力灌封或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248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15897.1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1 , Y02E40/645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导电力设备的气冷电流引线,由导电杆(1)和气冷管道(2)组成。导电杆(1)为圆柱形,气冷管道(2)为中空的圆柱形管道。导电杆(1)有一个和气冷管道(2)顶部端面法兰配合的法兰端面,导电杆(1)法兰端面下方的部分穿过气冷管道(2)的中心通孔。导电杆(1)和气冷管道(2)同轴安装,通过导电杆(1)的法兰端面与气冷管道(2)顶部端面法兰紧固。气冷电流引线通过气冷管道(2)的安装端面安装在杜瓦盖板(3)上,通过气冷管道(2)低温侧的螺纹配合螺母进行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98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77102.8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多样品高温超导材料性能测试系统,其测量引线引出端(3、4)固定安装在盖板(1)上,用于低温杜瓦内的测量引线与低温杜瓦内的测量引线的过渡连接。电流引线固定安装在盖板(1)上,电流引线的上端与直流电源连接,电流引线的下端连接软铜线(13);电流引线通过样品连接电流引线与被测超导带材样品(20)连接。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与测量引线连接,数据采集卡的输出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样品架(21)固定在低温杜瓦(22)内并浸泡在液氮中;样品架(21)上固定有样品连接电流引线。本发明设有多根电流引线和样品连接电流引线,可以在一次实验条件下同时检测多根超导带材的通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45572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122612.9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R19/00
Abstract: 一种远距离的超导输电电缆电压降测量装置,包括超导公共导体(1)、传感与数据采集装置(3)、时间同步装置(4)、卫星定位系统(5)、通信网络(6)和数据处理中心(7)。超导公共导体(1)的一端与超导输电电缆(2)的起始端连接,安装在待测的超导输电电缆(2)的低温介质管道中。超导公共导体(1)的长度与超导输电电缆(2)的长度相等。超导输电电缆(2)内的超导输电电缆通电导体(23)和传感与数据采集装置(3)的输入信号连接。超导公共导体(1)在每一个待测点和传感与数据采集装置(3)的输入信号地连接。传感与数据采集装置(3)和时间同步装置(4)连接,并通过通信网络(6)与数据处理中心(7)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520321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412664.5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检测超导带材的绝缘层的绝缘性能的检测设备,包括:液氮容器;放带盘;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放带盘旋转;电极组件;第一定滑轮,从放带盘出来的超导带材经过第一定滑轮,并向电极组件输送;第二定滑轮,从电极组件出来的超导带材经过第二定滑轮;收带盘,从第二定滑轮出来的超导带材卷绕到收带盘上;及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收带盘旋转,其中超导带本体与接地系统连接以便具备接地电位,并且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以预定速度旋转,使得超导带材在液氮容器内的液氮中、以恒定速度通过电极组件,从而对超导带材的绝缘层的绝缘性能进行连续检测。本发明检测设备能极大地提高超导带材绝缘性能的检测效率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63750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057511.8
申请日:2012-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桶式高温超导无感线圈,其芯桶(1)、串接紫铜片(5)和紫铜引线(7)组成桶式双绕无感线圈骨架。芯桶(1)外环面上有两条并列的螺旋槽(2),螺旋槽(2)的底面开有冷却孔(4)。两条并列的螺旋槽(2)之间为绝缘间隔(3)。串接紫铜片(5)固定在芯桶(1)的一端,以绝缘间隔(3)为中心对称地跨在两条并列螺旋槽(2)上。一对紫铜引线(7)分别固定在芯桶(1)另一端的两个螺旋槽(2)的端口处。高温超导带(10、11)的一端沿螺旋槽(2)并列地焊接在串接紫铜片(5)上,分别绕在并列的两个螺旋槽(2)内。高温超导带(10、11)的尾端分别焊接在各自对应的紫铜引线(7)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