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8661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27780.8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机械触碰作用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装置及方法,所述机械触碰刺激装置包括支撑杆,设于支撑杆上方的转动电机及设于转动电机转轴上的传动杆,传动杆上设有与支撑杆竖直方向垂直的触碰杆,触碰杆上悬挂有若干条质地柔软的触碰条;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有电源和开关。所述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方法为将机械触碰刺激装置安置在稻田中,利用安装在指定位置的触碰杆产生对水稻植株的触碰刺激作用,该方法可调节触碰强度,从而直接对各生长期的水稻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有效地调控水稻的生长状态和养分含量,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29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288260.3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稻田内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具体为利用间套作方式种植水稻和慈姑,待两种作物成熟时先后收获水稻和慈姑。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稻和慈姑间套作,使水稻和慈姑在田间存在共生期,从而使水稻纹枯病染病蔸数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病丛率分别比同时期单作栽培的水稻低64.29%、88.24%、25%和60%。同时,稻瘟病病叶率总体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平均控效达31.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中无需使用化学农药,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而且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29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8260.3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稻田内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具体为利用间套作方式种植水稻和慈姑,待两种作物成熟时先后收获水稻和慈姑。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稻和慈姑间套作,使水稻和慈姑在田间存在共生期,从而使水稻纹枯病染病蔸数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病丛率分别比同时期单作栽培的水稻低64.29%、88.24%、25%和60%。同时,稻瘟病病叶率总体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平均控效达31.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中无需使用化学农药,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而且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3953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27088.3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螺植物资源利用的环境友好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华南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三裂蟛蜞菊杀灭入侵该区域的有害动物福寿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投加入侵植物三裂蟛蜞菊的干燥粉末于稻田水体,直接杀灭福寿螺。其特征在于:1)所用的植物为三裂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菊科)。2)三裂蟛蜞菊干粉末用量10g/L。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植物材料——三裂蟛蜞菊为华南地区的常见外来入侵植物,获取容易,在一定的投加量下福寿螺可以被有效杀灭。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89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27089.8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螺植物资源利用的环境友好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华南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豚草杀灭入侵该区域的有害软体动物福寿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投加入侵植物豚草的干燥粉末于稻田水体,直接杀灭福寿螺。其特征在于:1)所用的植物为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菊科)。2)豚草干粉末用量10g/L。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植物材料——豚草为华南地区的常见外来入侵植物,获取容易,在一定的投加量下福寿螺可以被有效杀灭。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54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37882.6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食品生产技术和低碳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田间生产生态配方米的方法,包括浸种育秧(混播)、稻田施肥和秧苗移栽(混栽)、围网放鸭与鸭稻共作和收获步骤,其中对浸种的两个水稻品种选择及配比、水稻混栽与鸭稻共作管理和水分管理等关键工艺进行了优化,总结得到一种可以在田间直接生产生态配方米的方法,改变了在车间生产配方米的传统手段及其相关的生产限制,有效减少了后期的工厂设置以及生产配方米的工作量,减少了投资和能源使用,生产得到的生态配方米的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相对于常规单作所得的稻米都有一定提高,且无农药检出,健康安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40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18414.4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间一季水稻套养两批鸭子持续控制病虫草害的方法。本发明在第一批鸭子上田的10天之前,放养第2批雏鸭以接替第一批鸭子进行病虫草害的控制,两批鸭子在稻田有10天左右的共栖期,使在水稻返青期至成熟期的时段内也一直保持有鸭子的存在。本发明在不施农药及除草剂的防控措施下,能在水稻种植的返青期至成熟期内均显著降低田间的病虫草害,发挥了全程持续控制水稻病虫草害的作用,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同时一季稻田种植期收获2批鸭子,使经济效益高于常规鸭稻共作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28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30081.8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多花黑麦草的鸭饲料,由多花黑麦草和常规的鸭饲料组成,包括多花黑麦草:常规的鸭饲料重量比为1:0的组份(A)、多花黑麦草:常规的鸭饲料重量比为1:1的组份(B)、多花黑麦草:常规的鸭饲料重量比为1:2的组份(C),采用所述含多花黑麦草的鸭饲料喂养稻田养殖的鸭子1~9周,其中,第1~3周使用(A)组份、4~6周使用(B)组份、7~9周使用(C)组份。本发明成功总结出利用多花黑麦草作为动态替代饲料,在稻田中进行鸭子的生态养殖,实现降低饲料成本,显著降低鸭肉脂肪含量,保障生产出更加安全和绿色的鸭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14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30050.2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螺植物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烟草茎秆杀灭福寿螺的方法。本发明是将将烟草茎秆烘干后粉碎,过40~60目筛,得烟草茎秆干粉;按照79.6g/m2~119.4g/m2烟草茎秆干粉的用量将烟草茎秆干粉投加到水体中,3天后完全杀灭福寿螺。本发明通过适量地投加烟草茎秆的干燥粉末于稻田水体,直接杀灭福寿螺。本发明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成本低并同时达到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6862681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718213.7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挖土采集原状土柱的环刀装置。所述的环刀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钢丝拉线和第二钢丝拉线,利用所述第一钢丝拉线和第二钢丝拉线发生相向水平运动,对环刀主体内的土体进行切割,从而实现在不挖环刀的外围土体、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表形态的前提下,完成原状土柱的采集。相对于传统的环刀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免挖土、原位切土且有效保护土壤结构、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