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4704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55282.1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阮冬玲 , 杨青松 , 巢玉坚 , 刘嘉华 , 胡游君 , 康睿 , 吴德胜 , 王琪 , 严晴 , 邱玉祥 , 蔡新忠 , 刘皓 , 施健 , 马远东 , 贾玮 , 张俊凯 , 周锁 , 万明 , 王泉啸 , 乔治中 , 王锦杰 , 刘洋 , 夏云 , 甘岚 , 闫生超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发现的资源对象修正方法,该方法对网络拓扑重新发现后所返回的以IP为特征的对象与构建网络的实际资源对象进行匹配修正:首先进行IP为特征的对象与资源对象的修正,然后实现IP为特征的对象属性与资源对象属性的修正,最后通过人工调整流程实现最终的调整。通过对象的修正,使资源的资产和运行属性进行正确的对接,为资源对象的调度、运行、检修和资产管理等提供了准确和一致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19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932357.8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器缺陷分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本发明基于不同基下的单光子探测器测量结果构建考虑后脉冲和死时间的密钥率模型,根据模型实现探测器缺陷分析,可为实际环境下的量子密钥分配网络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53168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216220.2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轻量化IBC双向身份认证系统,包括认证方、验证方、量子密钥无线应用系统和密钥生成中心;所述量子密钥无线应用系统和密钥生成中心相互配合,生成加密量子密钥和解密量子密钥,为认证方和验证方提供量子密钥服务;所述认证方与验证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身份认证信息交互,以及与量子密钥无线应用系统和密钥生成中心实现量子密钥交互。本发明对IBC认证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从而降低身份认证过程冗余度,减少身份认证双方信息交互次数,同时身份认证全程量子密钥加密,不失安全性,更加适应在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应用场景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94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45360.9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军 , 冯宝 , 谢小军 , 赵高峰 , 吴尚 , 程康 , 卞宇翔 , 俞骏豪 , 武秋阳 , 黄影 , 张天兵 , 李洋 , 龚亮亮 , 贾玮 , 吕超 , 曹委 , 黄忠明 , 郭子昕 , 孙圣武 , 朱雪阳
IPC: H04L9/08 , H04L9/40 , H04L41/14 , H04L41/147 , H04L43/08 , H04L43/0823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网保护业务的量子密钥应用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多个维度获取配网保护业务运行数据样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配网保护业务运行状态,根据配网保护业务运行状态预测结果生成量子密钥应用策略。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配网保护线路业务动作状态进行预测,在开关动作等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的控制指令触发之前,进行量子密钥的更新,并采用“一次一密”加密控制指令下发,降低了密钥更新对控制业务带来的时延,提升了业务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0152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687047.2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签名者窃听的量子盲签名协议,该协议是基于量子叠加和诱骗光子的防签名者窃听的量子盲签名方案。在该协议中,消息发送者利用量子叠加态、哈希函数和诱骗光子对消息进行盲化处理,签名者无法直接得知消息内容;且其窃听行为会被消息发送者通过测量诱骗光子的方式发现。此外,协议还包括Bob公布原消息m和签名sign(m)后,将由第三方消息接收者Charlie验证消息和签名的有效性,该协议无需使用QKD和按位操作,且最终公布的消息和签名都是以经典信息存在,可以多次验证,效率有所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3611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27254.2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损耗容忍的参考系和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法,该方法以四强度诱骗态,结合损耗容忍方案,以解决实际场景中态制备缺陷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将调制误差和统计起伏均考虑在内,且系统复杂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9449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99722.5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量子数字签名协议选择及参数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机器学习所需的特征数据格式;S2、构建机器学习所需的标签数据格式;S3、获取通用数据集;S4、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并利用通用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得到达到最佳预测效果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S5、采用训练完成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测最优的量子数字签名协议以及该协议对应的配置参数。该方法有利于在不提高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量子数字签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3005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10728705.8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密钥的分发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发送指令至各通信相连的第一量子秘钥管理服务终端,控制各第一量子秘钥管理服务终端发送量子秘钥至对应的通信相连的第二量子秘钥管理服务终端中,各第一量子秘钥管理服务终端和各第二量子秘钥管理服务终端中对于相同的量子秘钥采用相同ID存储,使得各第一量子秘钥管理服务终端或各第二量子秘钥管理服务终端在进行通信的过程中,获取相同ID的量子秘钥对业务数据进行加解密;发送销毁指令至各通信相连的第一量子秘钥管理服务终端,使得各通信相连的第一量子秘钥管理服务终端销毁已分发的量子秘钥。本发明基于一张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为不同安全大区业务提供量子密钥,大幅降低了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3168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16220.2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轻量化IBC双向身份认证系统,包括认证方、验证方、量子密钥无线应用系统和密钥生成中心;所述量子密钥无线应用系统和密钥生成中心相互配合,生成加密量子密钥和解密量子密钥,为认证方和验证方提供量子密钥服务;所述认证方与验证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现身份认证信息交互,以及与量子密钥无线应用系统和密钥生成中心实现量子密钥交互。本发明对IBC认证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从而降低身份认证过程冗余度,减少身份认证双方信息交互次数,同时身份认证全程量子密钥加密,不失安全性,更加适应在新型电力系统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应用场景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6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93598.8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南京南瑞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信任的电力调度量子密码云应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力调度系统、零信任平台和量子密码云平台;基于零信任平台对电力调度业务交互实体进行动态统一身份认证和安全行为持续分析,并动态管控量子密钥获取和业务数据交互权限,保证业务交互实体的身份可信、行为可知、权限可控。利用量子密钥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加密、存储加密和运算加密,提高电力调度业务数据交互、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