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7035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70372.8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重心回归算法的变电站选址方法,该方法能够为规划变电站的选址定容提供决策参考。具体是首先明确变电站选址方案的数量范围,针对每个变电站选址方案,以电网整个区域的负荷中心的位置坐标为基点,再采用重心回归算法对所有负荷节点进行分区,并确定各变电站的总供电距离和变电容量,然后根据供电距离和变电容量计算各选址方案的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运维费用,最后在各变电站选址方案中选择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运维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本设计计算结果稳定、准确,而且计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0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69862.6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短路电流约束确定枢纽变电站出线数目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配电网的分区情况对枢纽变电站进行分类,然后通过母线短路电流限制,计算得到各类枢纽变电站的500千伏母线到外部电网等值电源之间的等值阻抗,最后结合计算得到的等值阻抗,根据220千伏母线短路电流限制确定各枢纽变电站的出线数目。本设计在兼顾电网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保障了枢纽变电站间隔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72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1474737.1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配电终端选址选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单个配电终端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利用马尔科夫链理论求解配电终端各运行状态下的平稳概率;B、对配电网不同通信组网模式分别进行通信可靠性的计算;C、对不同的供电区域,以最高建设成本投入和通信可靠性为约束条件,以配电网差异化建设情况下停电损失成本和建设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配电终端动态选型模型,确定不同类型配电终端的配置数量;D、对供电区域进行节点重要度排序,确定各供电区域配电终端的安装位置。本设计根据不同组网模式下的通信可靠性,能够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供电可靠性的双重约束,结合节点重要度排序完成任意拓扑的配电终端规划布局,现场实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16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87445.0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TOPSIS的智能电网自愈性水平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智能电网自愈性水平评估体系;B、根据步骤A中的智能电网自愈性水平评估体系、专家的试验数据和智能电网的统计数据计算智能电网自愈性水平评估体系中各指标评估值;C、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对智能电网的自愈性水平进行评估。本设计的评估方法全面客观,并在此基础上注重了电网自愈性的工程实现,方法科学合理,对智能配电网自愈性水平的探索性发展具有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34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111271162.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 G06F119/06
Abstract: 一种计及管道爬坡的气电联合系统日前机组组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计及管道爬坡的天然气动态过程管道传输模型;S2、建立天然气管道压缩机功耗模型;S3、以最小化气电联合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计及管道爬坡的气电联合系统日前机组组合模型;S4、采用C&CG算法求解气电联合系统日前鲁棒调度问题。本设计充分考虑天然气在管道中的流体力学特性,同时对压缩机进行精确建模应对管道爬坡可能出现的气压越限问题,解决了现有模型建模不够精确的问题;与此同时,优化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燃气机组、电转气机组和压缩机在天然气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提高了气电联合系统灵活性,有效促进风电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3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87275.4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通信网络优化的多区域电力系统分布式调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描述多区域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的拉普拉斯矩阵;S2、构建多区域电力系统分布式调频模型;S3、构建通信网络优化模型,并求解得到最优通信网络的拉普拉斯矩阵,然后将最优通信网络的拉普拉斯矩阵输入多区域电力系统分布式调频模型。本发明将通信网络优化问题转化为在各项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模型,获得所需的通信网络,最终将通信网络参数输入调频模型,即可完成对多区域电力系统分布式调频方法的优化,提高了频率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93525.2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电出力区间预测方法,其先将风电历史出力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输入LSTM模型中得到风电历史出力模拟数据和风电未来出力点预测数据,再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风电历史出力模拟数据及其相对误差进行分段处理,随后对各风电出力段分别选用高斯、贝塔和威布尔三种分布函数进行相对误差拟合,得到每个风电出力段的相对误差拟合函数,从中选取性能最优的拟合函数来确定其风电出力相对误差置信区间,最后结合风电未来出力预测数据以及风电出力相对误差的置信区间得到风电出力预测区间。该方法有效提了升风电出力区间预测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4939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334507.9
申请日:2018-04-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与N‑1预想故障的鲁棒输电网规划方法,通过收集所在主网的常规技术参数,获取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历史数据,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以及N‑1预想故障可能造成的潮流越限,采用需求响应降低全网的潮流水平,减少输电网的建线需求。本发明根据可再生能源出力历史数据的极值生成极限场景集,采用混合整数规划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求解,优化得到在所有极限场景下均能满足系统安全性要求的输电网规划方案。通过设定合理的需求响应资源在各负荷点占比,可灵活调节建线成本与需求响应成本,能够兼顾输电网规划方案的鲁棒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571266.8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张东寅 , 许汉平 , 杨东俊 , 袁晓辉 , 魏聪 , 李亚馨 , 王怡聪 , 陈晨 , 胡婷 , 王法靖 , 乔立 , 童雅芳 , 颜炯 , 桑子夏 , 徐秋实 , 阮博 , 周思璇
Abstract: 一种水火风光多能系统短期区间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火电成本、风光运行成本、弃风光的补偿成本和风光发电不足的补偿成本总和最小作为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以区间负荷平衡约束、火电站出力约束、水电站出力约束、水库流量约束、水库库容约束、水库水量动态平衡约束、水库初末库容约束、风电出力约束和光电出力约束作为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利用区间可能度对目标函数及区间负荷平衡约束条件进行转换,基于二阶离散法对火电费用函数进行近似线性处理,基于网格逼近法对水电出力函数进行近似线性处理,将调度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本设计不仅能有效解决含不确定风光的多能系统短期调度问题,而且调度准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271162.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Q10/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计及管道爬坡的气电联合系统日前机组组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计及管道爬坡的天然气动态过程管道传输模型;S2、建立天然气管道压缩机功耗模型;S3、以最小化气电联合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计及管道爬坡的气电联合系统日前机组组合模型;S4、采用C&CG算法求解气电联合系统日前鲁棒调度问题。本设计充分考虑天然气在管道中的流体力学特性,同时对压缩机进行精确建模应对管道爬坡可能出现的气压越限问题,解决了现有模型建模不够精确的问题;与此同时,优化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燃气机组、电转气机组和压缩机在天然气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提高了气电联合系统灵活性,有效促进风电消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