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30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97354.X
申请日:2019-04-1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图像识别装置,它包括:移动图像采集端和固定图像采集端;所述的移动图像采集端,它包括:无人机、移动图像采集机箱;连接滑槽固定在移动图像采集机箱的顶部,连接滑槽上设有与机架座上螺栓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机架座能滑入连接滑槽中,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图像采集端设有多个,固定图像采集端固定在在输电铁塔的每一个横隔位置;固定图像采集端包括:铁塔扫描机箱、铁塔机箱固定架、铁塔太阳能电池板、铁塔固定扫描仪,移动图像采集端通过无人机的飞行,移动图像采集机箱靠近铁塔的固定图像采集端时,使铁塔固定扫描仪从待机状态转化为运行状态,对输电铁塔进行全方位的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1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050924.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次利用电池的部分功率柔性成组系统,将一定数量的串联单体电池组成与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输入侧并联构成电池储能单元,再将若干个电池储能单元输入侧串联得到输入端口;DC/DC变换器输出侧与H桥串联,使H桥输出侧并联得到输出端口,将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串联构成具有公共直流母线的部分功率柔性成组系统。该系统不仅提升了电池包电压等级和容量,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能量变换效率和动作响应速度。电池包与直流母线间完全隔离,大大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池包出现故障可自动隔离,且隔离之后系统会进行相应补偿。采用三环控制策略提高了退役动力电池利用率,缓解了短板效应带来的问题,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0339812.9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电力负荷集群的爬坡能力评估方法,根据负荷的灵活性特征,将其分为运行时间灵活性负荷与运行功率灵活性负荷,并建立了灵活负荷集群的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灵活负荷集群的爬坡能力指标及其评估方法;从而能够有效量化灵活负荷集群的功率爬坡能力,更确切的描述灵活负荷集群的运行边界。使得电力系统调度机构获得更全面的灵活负荷集群参数,并提出了考虑功率边界、能量边界与爬坡能力的灵活负荷集群优化调度方法。灵活爬坡能力指标的引入,可以减小调度机构的优化调度结果与负荷集群实际运行功率曲线间的偏差,整体有利于电力系统更高效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19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050924.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次利用电池的部分功率柔性成组系统,将一定数量的串联单体电池组成与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输入侧并联构成电池储能单元,再将若干个电池储能单元输入侧串联得到输入端口;DC/DC变换器输出侧与H桥串联,使H桥输出侧并联得到输出端口,将输出端口与输入端口串联构成具有公共直流母线的部分功率柔性成组系统。该系统不仅提升了电池包电压等级和容量,而且大幅度提高了能量变换效率和动作响应速度。电池包与直流母线间完全隔离,大大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池包出现故障可自动隔离,且隔离之后系统会进行相应补偿。采用三环控制策略提高了退役动力电池利用率,缓解了短板效应带来的问题,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6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9812.9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电力负荷集群的爬坡能力评估方法,根据负荷的灵活性特征,将其分为运行时间灵活性负荷与运行功率灵活性负荷,并建立了灵活负荷集群的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灵活负荷集群的爬坡能力指标及其评估方法;从而能够有效量化灵活负荷集群的功率爬坡能力,更确切的描述灵活负荷集群的运行边界。使得电力系统调度机构获得更全面的灵活负荷集群参数,并提出了考虑功率边界、能量边界与爬坡能力的灵活负荷集群优化调度方法。灵活爬坡能力指标的引入,可以减小调度机构的优化调度结果与负荷集群实际运行功率曲线间的偏差,整体有利于电力系统更高效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39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035560.X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监控装置,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发送装置、远程监控平台,所述远程监控平台配置有对接收到的设备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微处理器、信息收发单元以及用于存储变电站内各设备的标识号和设备名称的存储单元,其中,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配置在变电站内用于采集变电站内各设备的设备状态数据,所述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的设备状态数据发送至远程监控平台,远程监控平台的微处理器对接收到的设备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果分析处理的结果表征对应的设备发生故障,则远程监控平台的信息收发单元将发生故障的设备的标识号和设备名称发送至负责对设备进行维修的人员的终端。本发明能够提升整个变电站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72855.8
申请日:2016-12-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铺设器,它包括:固定架、支撑架、固定螺栓、输送装置;固定架包括:上固定圈、固定杆、下固定板、铰接架、输线管;支撑架中部设有铰接孔,一端与支撑板铰接,固定螺栓一端固定在下固定板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架端部的孔;输送装置安装在输线管上方;还包括穿线头,穿线头为仿生手指状结构。本发明采用了适合电缆沟检查井井口的圆形框架结构,采用可调节式支撑架结构进行固定,该结构简单实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直径的井口,螺栓固定操作简单,可靠性好;电机带动输送轮的方式进行穿线器的输送,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可以适应各种直径的穿线器,拉力大,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人力穿线速度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638580.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小弃风的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结合退役动力电池二次利用流程,建立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方法;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为储能元件的情况下,综合考虑风电消纳收益、运行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储能功率约束、储能容量约束、功率平衡约束、弃风功率约束、发电机组出力约束为约束条件,构建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模型;依据实际风电数据分析配置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对风电的接纳能力,得到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并对最优配置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减少弃风率,增加运行效益。并且提出了储能系统初始SOC较低时,可减少弃风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89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3229.0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跨地区外送电规模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某一地区电网送电能力和另一地区电网对电力需求的匹配性、外送电价与某一地区电网系统的调峰能力建立外送电竞争优势综合评价指标;基于获取的供需匹配性,外送电价和电网系统的调峰能力,建立外送电规模优化模型。本方案旨在通过评估送电地区竞争优势优化外送电规模,为电源及电网规划提供边界条件,同时为跨地区交易中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合理配置电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57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1172855.8
申请日:2016-12-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铺设器,它包括:固定架、支撑架、固定螺栓、输送装置;固定架包括:上固定圈、固定杆、下固定板、铰接架、输线管;支撑架中部设有铰接孔,一端与支撑板铰接,固定螺栓一端固定在下固定板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架端部的孔;输送装置安装在输线管上方;还包括穿线头,穿线头为仿生手指状结构。本发明采用了适合电缆沟检查井井口的圆形框架结构,采用可调节式支撑架结构进行固定,该结构简单实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直径的井口,螺栓固定操作简单,可靠性好;电机带动输送轮的方式进行穿线器的输送,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可以适应各种直径的穿线器,拉力大,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人力穿线速度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