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3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17442.3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 河南合众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1/00
Abstract: 一种接地故障智能发生系统,包括电源、母线、试验线路、故障发生单元、故障控制单元、接地介质,故障发生单元包括选线开关、选相开关、接地开关、接地介质开关、电阻选择开关、接地电阻;电源与母线一端相连,母线另一端与多条试验线路相连;每条试验线路上设置多条分支线路,分支线路通过故障发生单元与接地介质相连,故障控制单元远程控制故障发生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接地故障智能发生方法及系统具备多条试验线路的智能选择、接地相别的智能控制、接地电阻的高效配置、多种接地介质的可控选择、接地时间的智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93146.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牛荣泽 , 张凯 , 徐铭铭 , 冯光 , 郭剑黎 , 郭祥富 , 彭磊 , 李丰君 , 徐恒博 , 李宗峰 , 王鹏 , 张建宾 , 陈明 , 董轩 , 李英杰 , 秦福祥 , 黄清江 , 原璐璐 , 谢芮芮 , 白银浩 , 张金帅 , 尚博文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电缆网状态感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配电电缆网多状态分布式无源感知监测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对配电电缆线路相关的紧凑分布式无源传感装置按照分布式应用方案进行部署;根据配电电缆非直埋通道的差异化场景进行紧凑无源分布式传感装置的合理部署,监测通道风险;对传感前端装置进行一体化、供电模块充能及低功耗设置,保证传感装置在配电电缆恶劣运行环境下长期可靠运行;对不同应用场景采用差异化的安装和运维方案,利用数字化实现电缆故障隐患的主动告警;本发明针对配电电缆本体故障隐患以及非直埋电缆通道外破和火灾风险,通过物联化应用与差异化部署决策,构建配电电缆网低成本、紧凑型多状态融合感知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74836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527876.3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52 , G01R31/60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MD和灰色关联度相结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包括采集监测配电网母线零序电压,同时采集零序电流波形;使用VMD将各零序电流分解为低频IMF分量和高频IMF分量,并对其进行采样,获得低频序列和高频序列;计算低频平均灰色相关度、高频平均灰色相关度,根据低频平均灰色相关度、高频平均灰色相关度判断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以及故障类型。本发明方法不受故障发生位置、故障合闸角大小和故障发生时刻的影响,有着较高的检测精确度,对噪声有着一定的鲁棒性及较好的自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11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361774.9
申请日:2020-11-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残流自适应有源全补偿控制方法,属于配电故障检修技术领域,其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残流全补偿装置依据计算结果调整主消弧模块的档位,使其保持在过补偿15%的位置;利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历史故障录波数据,估算电网各条馈线在不同单相接地故障下的基波电容电流值、各条线路的对地电容以及电流的畸变成分;利用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正常状态下计算出的系统对地电容、估算出的故障线路电容及该故障状态下电流畸变的经验值进行接地故障全电流的估算;检测当前主消弧模块和从消弧模块的补偿电流,应用有源逆变算法控制有源从消弧线圈实现接地残流的全补偿。本发明能够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残流的快速、实时全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03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30709.4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宽范围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电路模型;步骤2,依次将三个频率不同但幅值相同的测试电流i1、i2、i3从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注入;步骤3,分别采集输入测试电流为i1、i2、i3时,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幅值I1、I2、I3,电流相位和电流频率ω1、ω2、ω3,以及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电压幅值U1、U2、U3和电压相位步骤4,根据阻抗幅值和相位的表达式计算不同测试电流下,测试电路对应的阻抗Z1、Z2、Z3的幅值A1、A2、A3和相位B1、B2、B3;步骤5,根据阻抗幅值和相位获取配电网对地电容C的值。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配电网电容电流实时在线测量,且测量范围广、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92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531791.0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10kV真型试验负荷配置平台,包括10kV进线电源、隔离变压器、母线、多条线路、零序负荷、分支线路、接入配置单元、负载系统、总线、负荷调控单元,10kV进线电源与隔离变压器相连;隔离变压器与母线相连;母线与多条线路相连;每条线路上设置有零序负荷,每条线路上设置有多条分支线路,每条分支线路上分别设置有零序负荷,每条分支线路通过接入配置单元与负载系统相连,负载系统经总线与负荷调控单元相连。本发明提供的10kV真型试验负荷配置平台,在传统真型试验的基础上配置试验负荷,更加真实的还原现实场景,避免因配网负荷的波动、潮流方向、类型对相关装备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为在10kV真型试验环境下开展带负荷试验测试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76911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361774.9
申请日:2020-11-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残流自适应有源全补偿控制方法,属于配电故障检修技术领域,其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残流全补偿装置依据计算结果调整主消弧模块的档位,使其保持在过补偿15%的位置;利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历史故障录波数据,估算电网各条馈线在不同单相接地故障下的基波电容电流值、各条线路的对地电容以及电流的畸变成分;利用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正常状态下计算出的系统对地电容、估算出的故障线路电容及该故障状态下电流畸变的经验值进行接地故障全电流的估算;检测当前主消弧模块和从消弧模块的补偿电流,应用有源逆变算法控制有源从消弧线圈实现接地残流的全补偿。本发明能够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残流的快速、实时全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0896214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1212101.4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选相方法及选相系统,当零序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依据对地参数变化导致的系统阻抗特征进行选相,否则,采用基于三相电压幅值进行选相。本发明能够避免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把线路故障引入站内的风险,提高选相选线的准确率,以免发展为两相短路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602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119912.5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流器开关频率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首先检测变流器的实际谐波含量,然后比较实际谐波含量与设定含量阈值的大小,当实际谐波含量大于设定含量阈值,且变流器是七段式控制方式时,控制提高变流器开关频率;当实际谐波含量小于或者等于设定含量阈值,且变流器的开关频率大于最低允许开关频率时,控制降低变流器开关频率。通过该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变流器能够并网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并网点输出的谐波含量的变化情况,相应控制改变变流器的开关器件的工作方式和开关频率,保证变流器在全功率输出范围内,具有较小的谐波含量,实现在变流器全功率区间内的低谐波及高效率运行,提高变流器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6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78122.4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泵水轮机双向运行的优化设计方法及装置,属于水力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模拟得到吸水室/压水室以及蜗壳在双向运行和至少一流量工况下各自对应的进出口压差,对吸水室/压水室以及蜗壳各自的断面形状尺寸进行调整以减小水力损失,得到适配方案集合;根据叶轮叶片的型线包角、进口安放角和出口安放角拟合叶轮叶片的参数函数;基于遗传算法和预设优化目标对叶轮叶片的参数函数进行求解,得到叶轮叶片的最优参数集合;根据适配方案集合和最优参数集合,确定水泵水轮机双向运行的优化设计方案。本发明通过对吸水室/压水室、蜗壳以及叶轮叶片的优化设计,可以确保水泵水轮机双向运行时都能保持高效稳定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