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00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67452.2
申请日:2024-02-06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13/00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8/232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与智能融合终端的协同优化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配电网各节点间电能质量问题的相互影响,计算任意两节点间的电气距离;基于所计算出来的节点相对距离,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将配电网划分为数量与拟配置的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数量相当的若干监测区域,并在每一区域各选择一节点配置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以配电网的谐波可观测度为目标配置智能融合终端;基于所提出的暂降可观测区域矩阵优化模型配置智能融合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兼顾对2种以上电能质量问题监测的优化,实现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与智能融合终端的协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727430.2
申请日:2023-06-19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一种考虑负载大扰动的直流微电网电压惯性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直流微电网通过并网逆变器与交流大电网单元互联,交流大电网单元包括负荷单元、分布式发电单元和蓄电储能单元,负荷单元、分布式发电单元和蓄电储能单元通过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对负荷单元、分布式发电单元和蓄电储能单元施加附加惯性控制,建立各负荷单元、分布式发电单元和蓄电储能单元的小信号模型;对小信号模型进行特征根轨迹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电压惯性是否获得提升。本发明建立了直流微电网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加入虚拟惯性控制后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并给出了虚拟惯性控制系数的选取范围,可控电源通过变流器施加惯性控制输出惯性功率,提高系统的惯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16674.1
申请日:2024-01-29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摘要: 一种考虑扰动主动抑制的柔性互联微网群协同运行及故障恢复方法,包括:采集各微电网状态量信息,计算本地频率/电压恢复控制补偿量;计算各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功率均分所需补偿量,以及互联微电网间功率均分所需的各SOP调节量;在SOP的Vdc‑Q/P‑Q端口分别引入电流前馈补偿和附加频率控制以优化暂态性能;故障发生,在失电微电网所连SOP端口变流器分别施加外环状态跟随、相角保持以及电流预估补偿,随后切换为V/f控制。该方法能在保证SOP动态调节性能及系统暂态稳定情况下,实现各微电网频率/关键母线电压无差恢复、微电网间和微电网内功率均分,同时故障下能通过SOP控制模式紧急平滑切换实现系统持续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477748.6
申请日:2023-11-07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8
摘要: 一种计及变量相关性的配电网电压越限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负荷功率的历史样本,通过考虑边界效应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负荷的概率模型;基于DG出力及对应外部环境因素的历史样本,通过考虑边界效应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DG的条件概率模型;基于Rosenblatt逆变换和DG的条件概率模型,实现DG出力变量的独立化变换,基于负荷的概率模型和变换后各DG的概率模型通过半不变量法概率潮流计算节点电压的概率特性;根据节点电压的概率特性确定越限概率,基于效用函数确定各节点电压越限严重程度,实现节点电压越限风险的定量刻画。本发明能够准确反映节点电压幅值的概率特征,实现电压越限风险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07155.2
申请日:2023-10-27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分类号: G01R31/08 , G06N3/0464 , G06Q50/06 , G06F18/24 , G06N3/084
摘要: 本发明是多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故障特征和多源信息的微电网自适应故障识别方法,其步骤包括:步骤1构建故障特征模型,步骤2生成故障预处理样本,步骤3生成故障告警信息,步骤4求解模型与识别故障。利用下垂控制曲线获得参考频率和电压,同时利用不对称故障分析法和对称分量法构建故障数学模型;利用电压幅值和电流相位检测法监测电压和电流波形,同时利用梯度相似可视化法生成故障样本;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处理故障和生成故障告警,同时利用故障告警构建故障识别模型;利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同时利用求解结果获得保护故障识别结果。本发明具有方法步骤科学,控制过程可靠,自适应特性好和故障识别精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5113.9
申请日:2023-08-17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5/00 , H02J3/38 , H02J3/46 , H02J3/32 , H02J3/14 , H02J1/14 , H02J3/18 , H02J3/01 , H02J1/02 , H02J1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协调互动微电网群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多个低压台区间进行柔性互联组成微电网群的场景,基于云‑边‑端一体化三层协同控制架构,实现包括在线控制模式、离线控制模式、计划检修模式和电网故障模式四种主要运行模式下的微电网群控制。本发明的微网群中分布式光、储、充等柔性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实现了电网透明、主配协同、源荷互动的目标。本发明实现了设备级控制层、台区自治控制层、主站协调控制层的策略最优化分解,实现了不依赖就地侧横向通信的分层协同调控,提升了分布式资源消纳能力与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能力,具有规模可拓展性强、功能可复用性好的推广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7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71416.X
申请日:2023-10-23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FCM时段划分和改进NSGA‑II算法的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方法,首先,根据历史负荷数据利用小波降噪回归模型进行短期日前负荷预测,然后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FCM)对得到的负荷曲线预测结果进行控制时段划分,再对每一个控制时段采用改进遗传算法NSGA‑II进行换相开关相别的优化,从而在考虑设备动作次数限制的情况下实现换相开关动作的日前优化,使得台区三相负荷平衡度达到最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本发明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出优化方案,使得台区三相不平衡度明显降低,且有效限制了换相开关的动作次数,兼顾了有效性与实用性,具有实际的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477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44595.3
申请日:2023-09-05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33/00 , G01R31/37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特征气体的释放特点判断锂电池热失控故障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目标区域上方安装的特征气体浓度探测器组,检测目标区域中特征气体的浓度,所述目标区域是指目标电池上方可准确探测到特征气体浓度变化的区域;基于特征气体探测器组检测的特征气体的浓度,经过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处理后得到特征气体浓度时变特性,并提取故障时变模型图;将待诊断的特征气体浓度时变特性与模型库中存储的故障时变模型图对比,判断触发热失控的故障类型;将判断的故障类型通知用户或运维人员。本发明填补了针对触发锂电池热失控故障类型判断的空白,提升了锂电池热失控的故障排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34097.8
申请日:2023-06-19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配控制模式切换的光储充群直流微电网极间故障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光储充群直流微电网的结构和多种运行模式,建立光储充群直流微电网的保护系统配置;S2、建立光储充群直流微电网保护系统的极间故障保护定位方法,得到保护定位判据;S3、光储充群直流微电网保护系统根据步骤S2得到的保护定位判据进行动作出口,实现故障区域的隔离。本发明根据光储充群直流微电网存在多个交流连接端口、多种运行模式切换等特点,建立了通用的保护系统配置方法,实现了光储充群直流微电网多种运行模式切换下的故障保护定位方法的普适性,保证了光储充群直流微电网发生极间短路故障时故障区域的准确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2989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7603.1
申请日:2023-02-23
申请人: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R31/378 , G01D21/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充电触发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研究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锂离子电池、模拟储能舱、电池检测仪、热电偶组、温度记录仪、可见光监控设备、气体探测器组、采气装置和气相色谱仪。该方法包括:充电准备阶段,将电池固定在舱内,确认各装置工作正常;第一次充电,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设置充电暂停电压;充电暂停,电池电压达到充电暂停电压时,暂停充电,电池不会发生热失控;第二次充电,暂停结束后对电池恒流充电,直至热失控发生。上述方案中的分段充电可模拟锂离子电池实际应用中的复杂工况,研究整个过程中电池的电压、温度、形变、产气和产烟特性,为研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安全预警技术提供有力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