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36653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51244.5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润湿数字微流体芯片的液滴混合单元。该混合单元主要包括入口区、混合区和出口区三大部分,通过独特的单向驱动电极和闭环性电极排布以及精简电极连接方式可以实现液滴的快速、高效、自动、可靠混合。本发明具有设计新颖、控制简单、可靠性好、实用性强及自动化程度高等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字微流体芯片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9882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90156.1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介质电润湿数字微流芯片的通用电极结构。该电极的中央部分为条形,中央部分的两侧以若干个脉冲形式向外延伸,相邻两电极之间,向外延伸部分相互嵌合,成叉指嵌套的方式。该电极结构可增加液滴与邻近电极的接触,即使液滴的尺寸比电极尺寸小也能够被驱动,以此实现自动操控大小不同液滴的通用功能。本发明具有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极大地拓宽了介质电润湿数字微流芯片的实用功能及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260091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73446.8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限制数字微流控芯片液滴单向输运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沿液滴输运路径间隔排列A、B两组驱动电极,两组驱动电极间的电学相通性满足:相同标记的驱动电极间电学相通,不同标记的驱动电极间绝缘;结构满足:各驱动电极图形相同或相近,单个驱动电极图形无垂直于液滴输运方向的对称轴;另一沿路径布置的电极C接恒定电压,外加电压信号使A、B两组驱动电极间产生随时间变化的电势差,使液滴沿着路径移动。本发明可降低数字微流控芯片对外界控制信号的依赖,提高芯片的稳定性,甚至可以去掉设备中的液滴位置检测单元。对于任意长液滴输运路径,芯片所需引出的驱动电极仅有两根,降低了数字微流控芯片的复杂程度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43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52231.8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面控制多电极簇数字微流体芯片。在该芯片具体结构包括下层核心部件和一个上层接地部件;下层核心部件包括呈横纵网格交错且位于同一块基板上的二维条状电极簇阵列,位于横向电极簇阵列和纵向电极簇阵列之间设有电极绝缘层。控制基板上横纵分布的条状电极尺寸远小于液滴尺寸,通过多个电极形成电极簇同时给液滴加电从而控制液滴沿早与电极簇垂直的方向运动。本发明可使得液滴在芯片上的运动更光滑和顺畅。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744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01653.8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数字微流控技术的电化学传感器芯片。该芯片由三部分构成:从下至上依次为:液滴控制单元、液滴通道、电化学单元。其中液滴控制单元从下到上由第一衬底、第一绝缘层、第一电极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一疏水层构成;电化学单元从下到上依次为:电化学电极组、第二疏水层,第二电极层,第三绝缘层和第二衬底;当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为绝缘材料时,第一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省去;电化学电极组包括对电极、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且所述电化学电极组覆盖在第二疏水层的下表面;液滴通道为液滴控制单元和电化学单元中的空气间隙。本发明结合了数字微流控技术和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的优点,为生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微分析器件,减少样品需求量,提高了检测速度,可实现检测所需的多种液体样本的输送,并实现在线检测。
-
-
公开(公告)号:CN101294971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38582.7
申请日:2008-06-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数字微流控器件及控制方法。本发明器件结构从下而上依次为衬底、绝缘层、金属电极层、介质层和疏水层,其中,介质层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如基于PVDF的有机薄膜等,电极采用单层控制电极。基于上述器件的液滴驱动方法为:将液滴加于同层两邻两电极位置上方的疏水层表面,在两电极间施加一个电压,移动该两电极,即实现液滴的受控运动。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工艺的复杂性,降低成本,并增加了微流控操作的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452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676208.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23C14/08 , C23C14/10 , C23C14/28 , C23C14/35 , C23C14/58 , C23C16/40 , C23C16/56 , C23C28/04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光控可逆疏水件及其制备方法,衬底层的表面具有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微纳结构,每个微纳结构包括氧化钒部以及形成在氧化钒部表面的光化学增强部,由于氧化钒部对可见光的吸收,将光斑聚焦到一定区域,在激光照射区域的微柱结构快速响应出非对称应力发生形变,导致该处微柱结构高度降低,液滴可进入微柱结构间间隙,变为疏水黏附态;进一步增大光强,微柱结构形变量进一步增大,液滴与表面阵列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液滴变为亲水状态。因此,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光控可逆疏水件可通过光照驱动的方式改变微纳结构的亲疏水状态,从而提高了光控可逆疏水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716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27615.3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5B13/04 , G06K9/62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控微流控平台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光源、图像采集过滤装置、芯片衬底、图像采集装置和计算机,其中,光源和图像采集装置分别与计算机相连,并由计算机控制,图像采集过滤装置设置在相机前端,芯片衬底放置在光源能照射到的位置。本发明的一种光控微流控平台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及方法,采用光控虚拟电极代替物理电极,可以精确控制液滴大小、位置及数量,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对液滴进行识别,提高对液滴的成像效果,提高精准度,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控制方法,根据需求自动规划液滴前进路线,实时改变光虚拟电极的大小、位置和行进路线,提高液滴驱动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208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235018.X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B81B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衬型高频宽带PMUT单元及PMUT阵列,PMUT单元包括依次叠层的基底(1)、电隔离层(2)、下电极(3)、压电层(4)、上电极(5)、钝化层(6)和引线层(7),所述的基底(1)上从其底部沿轴向向上开设有一盲孔式空腔形成背腔,所述的背腔中填充背衬材料(8)。PMUT阵列包括若干按行列依次排列的PMUT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背衬结构可以将PMUT阵列带宽提高一倍以上,并且同时满足相控阵对单元间距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