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67843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450662.X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侯兴哲 , 冯凌 , 魏东 , 王龙华 , 李映辉 , 姚胜红 , 孔凡胜 , 钱辉敏 , 王曼 , 朱昌林 , 安佰江 , 曾国华 , 方璟 , 曹祖亮 , 胡欢 , 涂志威 , 何玉超 , 张能 , 张亚军 , 李原 , 张旭飞 , 代洁 , 乐文静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压紧接线组件,包括:气缸总成、横梁、气爪和接头总成,所述气爪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下端,所述横梁上端与所述气缸总成的伸缩端相连,所述气爪的两活动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双端压紧杆,所述双端压紧杆的一端或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接头总成。本发明通过加设的双端压紧杆可连接两个所述接头总成,这样一个气爪上就可安装2对所述接头总成,即相邻两气爪之间就可压紧一个互感器,从而减少了气爪的数量,降低了成本。适用于互感器的检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96737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446977.7
申请日:2012-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J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三维红外测温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局方设备数据中心,站方设备数据中心,红外热像仪、高精度云台以及可见光摄像机,所述局方设备数据中心通过网络与站方设备数据中心相连,站方设备数据中心通过网线接口经交换机与红外热像仪相接,站方设备数据中心通过通讯接口与高精度云台相连接,站方设备数据中心通过同轴电缆与可见光摄像机连接。监测方法是将红外热像仪所得到的红外照片二维平面数据转化为三维空间数据,通过3D建模生成三维变电站虚拟场景,对每个设备模型做相应体表温度着色渲染。本发明把红外热像仪测温与变电站3D建模相结合,不但可以360度全方位实时显示设备的温度状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71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65343.3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计量箱误差检定系统,它包括三相互感器校验仪、第一三相程控源、第二三相程控源、三个升流器、一个升压器、三个标准电流互感器、一个标准电压互感器、三个电流求差模块和三个电压求差模块,所述三相互感器校验仪(1)的控制信号通信端分别连接第一三相程控源和第二三相程控源,本发明使用三相测试方法使高压计量箱的检定完全与实际运行状态一致,在这样的条件下做误差检定和温升试验是最符合现实情况的,能够保证被试品检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9369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010216086.3
申请日:2010-06-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误差测试装置,包括控制继电器组、标准感分单元、第一I/V转换单元、第一取样单元、第一放大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第二I/V转换单元、第二取样单元、第二放大单元、第二滤波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多路驱动芯片、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功放单元、电压转换单元和电流转换单元。本装置能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进行现场误差测试,测试时接线简单、测试准确度高、装置构成简单、安装简易、使用安全、体重轻便、搬运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3616656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52435.2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测线互感器穿杆机构,包括一测试台,测试台上设置多组可夹持同一根升流杆的夹紧机构,每组夹紧机构均带有一驱动其运动的驱动机构和一可启闭夹持升流杆的夹爪;所述升流杆上穿有多组互感器,多组互感器穿至升流杆上、沿升流杆在多个试验工位依次移动或从升流杆上移动下来时,多组夹持升流杆的夹紧机构配合切换动作,避让开互感器的移动。本发明的互感器穿杆机构,用一根升流杆可以适应各种变比互感器,升流杆放置于测试台上,减少占地面积,机构简单,更具经济效益,同时测试台的外型尺寸更紧凑;采用了不同的夹紧提升方式,采用了自适应上下可调的接线机构,解决了不同高度互感器的中心偏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52495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94175.5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展开式高压互感器现场检定车,包括驾驶室、车厢和电力互感器检定系统,车厢后部设有带后车门的移动车厢,车厢与移动车厢之间的收纳空间包括试验区和操作区,操作区内安装有控制柜,试验区内安装有移动平台,电力互感器检定系统包括电压互感器校验仪器,电压互感器校验仪器包括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的试验变压器与标准电压互感器总成和补偿电抗器,以及安装在控制柜内的互感器校验仪、电压负载箱和调压器,试验变压器与标准电压互感器总成包括卧式试验变压器、卧式标准电压互感器和带均压环的绝缘套管,卧式标准电压互感器安装在卧式试验变压器的顶部,绝缘套管斜向安装在卧式试验变压器的端部。适用于电力互感器的检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967843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50662.X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侯兴哲 , 冯凌 , 魏东 , 王龙华 , 李映辉 , 姚胜红 , 孔凡胜 , 钱辉敏 , 王曼 , 朱昌林 , 安佰江 , 曾国华 , 方璟 , 曹祖亮 , 胡欢 , 涂志威 , 何玉超 , 张能 , 张亚军 , 李原 , 张旭飞 , 代洁 , 乐文静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压紧接线组件,包括:气缸总成、横梁、气爪和接头总成,所述气爪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下端,所述横梁上端与所述气缸总成的伸缩端相连,所述气爪的两活动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双端压紧杆,所述双端压紧杆的一端或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接头总成。本发明通过加设的双端压紧杆可连接两个所述接头总成,这样一个气爪上就可安装2对所述接头总成,即相邻两气爪之间就可压紧一个互感器,从而减少了气爪的数量,降低了成本。适用于互感器的检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719324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252890.4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计量回路中压降负荷试验仿真实训系统,该系统从现有的实际电能计量工作出发,实现压降负荷测量计量模拟实训软硬件系统,包括CT负荷仿真实训、PT负荷仿真实训以及PT压降仿真实训等三个功能,能对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进行检测,通过模拟压降、负荷现场测试环境达到对学员培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71932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52890.4
申请日:2009-12-0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计量回路中压降负荷试验仿真实训系统,该系统从现有的实际电能计量工作出发,实现压降负荷测量计量模拟实训软硬件系统,包括CT负荷仿真实训、PT负荷仿真实训以及PT压降仿真实训等三个功能,能对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进行检测,通过模拟压降、负荷现场测试环境达到对学员培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40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131131.9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基于模糊理论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本方法考虑到用户习惯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广东省东莞市南方电网局提供的真实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预测。首先,本文对数据集进行了预处理与模糊化,剔除了可能对预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异常值和重复值,确定了模糊化的基本方案。其次,考虑到区域内车主的充电习惯可能会影响当地的充电负荷值,本文引入了模糊C均值聚类的方法进行了挖掘,分析出了大部分车主充电时间上的规律性,将预测整体划分为了两个部分,对应高峰期和低谷期两个时段。最终的预测结果也证明了,分时预测的方法相较于整体预测的效果更好,模型的最终分时预测结果准确率在9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