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659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54528.2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03B7/00 , B03B9/00 , B03D1/018 , B03D101/02 , B03D101/06 , B03D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细粒铁精矿提品降钛的新工艺,属于选矿、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其工艺步骤包括:(1)超细磨:将微细粒铁精矿超细磨,磨矿产品细度控制在‑20μm占有率为95%以上。(2)弱磁分选后全开路短流程反浮选:对超细磨后的矿浆进行常规弱磁分选,再对弱磁精矿进行全开路短流程反浮选,一般两段开路即可满足要求;捕收剂自主复配和组装,新型组合捕收剂NaOL‑OHA质量组分配比为:70~90%油酸钠(NaOL)、10~30%辛基羟肟酸(OHA);抑制剂改性淀粉质量组分配比为:50~70%木薯淀粉、25~35%过氧化氢、2~5%氢氧化钠。本发明新工艺可在保证铁回收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铁精矿中的钛含量,使其可用作含钛铁精粉高炉冶炼原料,而且流程简单、药剂成本低、便于操作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669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46312.5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09B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先将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后倒入硅酸盐风化反应器;再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加入菌液,进行周期性浸出、沥干处理;然后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中培养硅藻,最后过滤分离硅藻反应器中的混合物,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风化物料混合形成土壤。本发明可利用硅酸盐菌促进含硅酸盐的物料结构脆化,释放钾、磷元素同时加速游离硅的溶出,利于硅藻吸收利用;硅藻死后形成硅藻土,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含硅酸盐固废的快速土壤化,硅藻生长还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增加碳汇。
-
公开(公告)号:CN10440449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14963.0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3C22/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2/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斑铜的着色液及应用,属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与工艺品制作领域。本发明所述着色液由以下原料配制得到,硫酸铜10~20重量份,氯化钾6~15重量份,硼酸钾1~4重量份,朱砂4~12重量份,蒸馏水150~300重量份;将着色液用于斑铜的制备可得到暗红色斑铜,所得斑铜颜色古朴美观;可根据时间的长短和个人的喜好来控制所得斑铜的颜色,颜色可厚重一点或鲜艳一点,制备过程灵活可控;所得斑铜颜色稳定不易变色和退色;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不受产品形状的限制,产品色彩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2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245899.8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胺介导的赤泥脱碱与土壤化的方法,属于固废处理领域。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在有机胺再生反应器A中,有机胺捕集CO2后形成富CO2溶液一部分与赤泥附液混合,反应产物为高浓度碳酸盐溶液,同时含CO2的有机胺得到再生;(2)在赤泥脱碱反应器B中,将有机胺捕集的富CO2液与赤泥混合,反应产物为脱碱赤泥,上清液输送至赤泥脱碱反应器A中;(3)高浓碳酸盐溶液经浓缩提纯,可回收得到碳酸钠产品;(4)解吸再生后的有机胺返回吸收装置,继续捕集CO2气体。本发明不仅实现有机胺的低成本解吸再生,实现碳捕集与碳酸钠回收;同时还实现了赤泥的脱碱及稳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624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10281308.3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P10/2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铜阳极泥中选择性提取金银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湿法冶金及二次资源回收技术领域。首先将铜阳极泥磨细后进行硫酸溶液浸出脱铜,经过滤、洗涤后得到脱铜阳极泥;然后脱铜阳极泥经硫脲浸出金银得到硫脲浸出液;最后将硫脲浸出液放入隔膜电解槽中进行电沉积金银,即在钛板表面得到金银合金。该方法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5%和99%,电解沉积率分别大于99.5%和98.5%,金、银直收率分别大于94%和96%,能较有效的回收铜阳极泥中的金银,且该方法为全湿法处理过程,成本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符合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624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81308.3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P10/2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铜阳极泥中选择性提取金银的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湿法冶金及二次资源回收技术领域。首先将铜阳极泥磨细后进行硫酸溶液浸出脱铜,经过滤、洗涤后得到脱铜阳极泥;然后脱铜阳极泥经硫脲浸出金银得到硫脲浸出液;最后将硫脲浸出液放入隔膜电解槽中进行电沉积金银,即在钛板表面得到金银合金。该方法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5%和99%,电解沉积率分别大于99.5%和98.5%,金、银直收率分别大于94%和96%,能较有效的回收铜阳极泥中的金银,且该方法为全湿法处理过程,成本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符合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45899.8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胺介导的赤泥脱碱与土壤化的方法,属于固废处理领域。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在有机胺再生反应器A中,有机胺捕集CO2后形成富CO2溶液一部分与赤泥附液混合,反应产物为高浓度碳酸盐溶液,同时含CO2的有机胺得到再生;(2)在赤泥脱碱反应器B中,将有机胺捕集的富CO2液与赤泥混合,反应产物为脱碱赤泥,上清液输送至赤泥脱碱反应器A中;(3)高浓碳酸盐溶液经浓缩提纯,可回收得到碳酸钠产品;(4)解吸再生后的有机胺返回吸收装置,继续捕集CO2气体。本发明不仅实现有机胺的低成本解吸再生,实现碳捕集与碳酸钠回收;同时还实现了赤泥的脱碱及稳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404499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614963.0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23C22/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斑铜的着色液及应用,属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与工艺品制作领域。本发明所述着色液由以下原料配制得到,硫酸铜10~20重量份,氯化钾6~15重量份,硼酸钾1~4重量份,朱砂4~12重量份,蒸馏水150~300重量份;将着色液用于斑铜的制备可得到暗红色斑铜,所得斑铜颜色古朴美观;可根据时间的长短和个人的喜好来控制所得斑铜的颜色,颜色可厚重一点或鲜艳一点,制备过程灵活可控;所得斑铜颜色稳定不易变色和退色;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不受产品形状的限制,产品色彩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466958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246312.5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09B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盐物料风化成土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先将含硅酸盐的物料破碎后倒入硅酸盐风化反应器;再向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加入菌液,进行周期性浸出、沥干处理;然后将硅酸盐风化反应器中沥出液引入硅藻反应器中培养硅藻,最后过滤分离硅藻反应器中的混合物,液体返回到硅酸盐风化反应器,硅藻与风化物料混合形成土壤。本发明可利用硅酸盐菌促进含硅酸盐的物料结构脆化,释放钾、磷元素同时加速游离硅的溶出,利于硅藻吸收利用;硅藻死后形成硅藻土,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含硅酸盐固废的快速土壤化,硅藻生长还能吸收空气中的CO2,增加碳汇。
-
公开(公告)号:CN114972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018559.1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外形自适应支持窗口的立体匹配方法,用从左右两个观察点对同一景物拍摄到的一对图像作为输入数据,先让右图像从左到右在左图像上水平移动,直到右图像移过整个视差范围为止,在每个滑动位置处,计算每对左右对应像素点之间的归一化的颜色绝对差与普查变换代价,进而再组合成匹配代价;为每对左右对应像素点构造外形自适应的支持窗口,并在其上进行代价聚合;通过组合8向一维平滑约束来对聚合代价进行一个半全域二维优化,从而确定像素的视差值。还对视差图中的异常值进行查错与纠错处理。本发明为匹配外形不同的图区提供了自适应的支持窗口,避免了传统十字架支持窗口的局限。它还适用于并行计算,实现了精度与速度的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