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49028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80017914.7
申请日:2007-04-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5 , F01C1/3564 , F01C11/008 , F01C21/04 , F04C2/102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24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该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100)的特征在于,由底部贮存油的密闭容器(1)、配置在密闭容器(1)内的上部的压缩机构(2)或膨胀机构(3)、配置在密闭容器(1)内的下部的膨胀机构(3)或压缩机构(2)、将压缩机构(2)和膨胀机构(3)连结的轴(5)、将充满膨胀机构(3)的周围的油(26)供给压缩机构(2)的油泵(6)构成,且该油泵(6)配置在压缩机构(2)和膨胀机构(3)之间。由此,由于不经由位于下侧空间的机构就可以向位于上侧空间的机构供给油,因此,能够降低膨胀机构(3)和压缩机构(2)之间的热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093986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380008219.X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025 , F04C13/001 , F04C18/0215 , F04C28/28 , F04C29/0057 , F04C2240/50 , F04C2240/60 , F04C2270/17
Abstract: 设主轴承部件(12m)的直径为Dm、长度为Lm,偏心轴承部件(11e)的直径为De、长度为Le时,主轴承部件(12m)的长度与直径之比(=Lm/Dm)和偏心轴承部件(11e)的长度与直径之比(=Le/De)为Le/De≤Lm/Dm≤1,由此,不会在偏心轴承部件(11e)的两端的边缘部接触,而且,涉及主轴承部件(12m),能够防止主轴(13m)的倾斜时主轴承部件(12m)的两端的边缘部的接触,并降低油(9a)导致的粘性损耗。由此,能够提供确保轴承部件(12m、11e、16s)的可靠性、高效率同时成立的涡旋式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3982437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388424.5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积型压缩机,其包括设置在密闭容器(2)的电动构件(3);旋转轴(6);涡旋压缩构件(4);旋转支承旋转轴(6)的第一支承架(7);旋转支承旋转轴(6)的下方端部的第二支承架(10);积存润滑油(8)的储油部(2a);和贯通旋转轴(6)设置的纵向供油孔(12),第二支承架(10)具有轴颈轴承(10a)和止推轴承(10d),在止推轴承(10d)与旋转轴(6)的滑动面设置有止推供油通路,将储油部(2a)的润滑油(8)从纵向供油孔(12)经半径方向的横向供油孔(21)供给至止推供油通路,由此实现更高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1806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80022654.3
申请日:2012-05-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容量可变的容量控制制冷循环装置,在不进行制冷循环装置的容量控制的全运转时(压缩机的高容积模式时)和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荷变小进行容量控制的情况(压缩机的低容积模式时)的任一种运转模式下,全部的制冷剂被排出至密闭容器(1)的内部后,通过排出路径(11)引导至密闭容器(1)的外部。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充分分离制冷剂与油后,能够向密闭容器(1)外排出制冷剂,所以不会使冷凝器(300)和蒸发器(600)的效率下降。而且,能够减少向密闭容器(1)外带出的油,所以能够稳定地确保储油部(22)的油,防止压缩机构部的部件之间的卡住和异常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03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80002908.X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4 , F04C23/008 , F04C2230/602
Abstract: 在组装旋转压缩机时,将偏心部配置于与叶片位置成规定曲轴角度的位置,在使活塞与偏心部的最偏心的位置抵接,使上轴承的内周面与曲轴的主轴部外周面抵接的状态下,设形成于活塞的外周面与气缸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为δ时,将间隙δ的最小值δmin设定在旋转式压缩机运转中与曲轴的最大负载方向大致相反侧的曲轴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59752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80003951.9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3/00 , F25B1/00 , F25B1/04 , F25B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4 , F04C23/001 , F04C23/008 , F04C29/128 , F25B1/04 , F25B1/10 , F25B2400/23
Abstract: 回转式压缩机(102)具有轴(4)、工作缸(5)、活塞(8)、第一叶片(32)、第二叶片(33)、第一吸入孔(19)及第二吸入孔(20)。第一叶片(32)将工作缸(5)与活塞(8)之间的空间沿活塞(8)的周向分隔。第二叶片(33)以在工作缸(5)内形成第一压缩室(25)和具有比该第一压缩室(25)的容积小的容积的第二压缩室(26)的方式将由第一叶片(32)分隔后的空间沿着活塞(8)的周向进一步分隔。第一吸入孔(19)将工作流体向第一压缩室(25)引导。第二吸入孔(20)将工作流体向第二压缩室(26)引导。在第二吸入孔(20)设有吸入止回阀(50)。
-
公开(公告)号:CN10409398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8219.X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025 , F04C13/001 , F04C18/0215 , F04C28/28 , F04C29/0057 , F04C2240/50 , F04C2240/60 , F04C2270/17
Abstract: 设主轴承部件(12m)的直径为Dm、长度为Lm,偏心轴承部件(11e)的直径为De、长度为Le时,主轴承部件(12m)的长度与直径之比(=Lm/Dm)和偏心轴承部件(11e)的长度与直径之比(=Le/De)为Le/De≤Lm/Dm≤1,由此,不会在偏心轴承部件(11e)的两端的边缘部接触,而且,涉及主轴承部件(12m),能够防止主轴(13m)的倾斜时主轴承部件(12m)的两端的边缘部的接触,并降低油(9a)导致的粘性损耗。由此,能够提供确保轴承部件(12m、11e、16s)的可靠性、高效率同时成立的涡旋式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295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180020975.5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9/06 , F25B2309/06 , F25B2400/0401 , F25B2400/13 , F25B2400/14 , F25B2600/2509 , F25B2600/2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制冷剂回路(106)、喷射流路(111)及高压导入流路(130)。制冷剂回路(106)具有低压段压缩机(105)、高压段压缩机(101)、散热器(102)、膨胀机(103)、气液分离器(108)及蒸发器(104)。膨胀机(103)及低压段压缩机(105)通过动力回收轴(107)连结。制冷循环装置(100)还具备将蒸发器(104)及高压导入流路(130)中的任一个选择性地与低压段压缩机(105)连接的流路切换机构。流路切换机构例如由开闭阀(131)及止回阀(132)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224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80028329.8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3/00 , F04C28/26 , F04C2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46 , F04C18/356 , F04C23/008 , F04C28/24 , F04C28/26 , F04C29/12 , F04C29/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回转式压缩机(100)包括压缩机构(3)、发动机(2)、吸入路径(14)、联络通路(16)和作为控制机构(30)的开闭阀(32),并且设置有与密闭容器(1)的内部和工作室(25)分隔的内部空间(28)、阻止制冷剂从内部空间(28)流向工作室(25)的第一止回阀(35a)、和阻止制冷剂从密闭容器(1)的内部流向内部空间(28)的第二止回阀(35b),当开闭阀(32)打开时,伴随着工作室(25)的容积的减少,第一止回阀(35a)打开,工作室(25)的压力不上升,此时,回转式压缩机(100)在实质上零吸入容积下运转,当开闭阀(32)关闭时,回转式压缩机(100)在通常的吸入容积下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51806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80022654.3
申请日:2012-05-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容量可变的容量控制制冷循环装置,在不进行制冷循环装置的容量控制的全运转时(压缩机的高容积模式时)和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荷变小进行容量控制的情况(压缩机的低容积模式时)的任一种运转模式下,全部的制冷剂被排出至密闭容器(1)的内部后,通过排出路径(11)引导至密闭容器(1)的外部。在密闭容器(1)的内部充分分离制冷剂与油后,能够向密闭容器(1)外排出制冷剂,所以不会使冷凝器(300)和蒸发器(600)的效率下降。而且,能够减少向密闭容器(1)外带出的油,所以能够稳定地确保储油部(22)的油,防止压缩机构部的部件之间的卡住和异常磨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