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185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77019.5
申请日:2020-10-28
发明人: 陈凯 , 柯汉兵 , 柯志武 , 林原胜 , 黄崇海 , 肖颀 , 魏志国 , 庞杰 , 李邦明 , 李勇 , 吴君 , 王苇 , 张克龙 , 王俊荣 , 赵振兴 , 苟金澜 , 戴春辉 , 代路
摘要: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包括间隔交错堆叠连接的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进出口通道,且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两侧的进出口通道位置对应;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上分别设有隔开的左右两部分流道,且在换热器任一侧的进出口通道连通第一换热板的部分和连通第二换热板的部分沿高度方向左右交错分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通过在同一换热板上进行分区设计,可以实现在同一换热板的左右两边冷热流体的同时存在,既可实现不同流体在高度方向上的换热,也可实现不同流体在同一平面内的换热,可加强流体的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5704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74605.4
申请日:2020-10-28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柴油动力系统,包括:柴油机、共形换热器和射流装置,其中,共形换热器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分别与柴油机连接,且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分别与共形换热器的上封头和下封头连接;所述共形换热器的第二入口用于流入海水,且第二出口用于排出海水;射流装置,射流装置设置在共形换热器的第二出口处,射流装置的第一入口用于吸入由共形换热器的第二出口排出的海水,射流装置的第二入口与柴油机排气管连接,射流装置的出口用于排出海水和柴油机的柴油机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舶柴油动力系统,通过在共形换热器的第二出口处设置射流装置,使共形换热器的换热形式变为强制对流换热,提高了共形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05138.X
申请日:2020-10-15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轮机及船用蒸汽动力推进装置,其中汽轮机包括汽缸以及贯穿汽缸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同轴套接于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至少一列第一旋转动叶,第二转轴上设有至少一列第二旋转动叶,第一旋转动叶和第二旋转动叶沿蒸汽流动的方向交错排列,以分别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输出相反的转动。该汽轮机通过取消传统轴流式汽轮机中的静叶,并采用反向旋转的动叶进行替代,提高了每一级的气动载荷,使得汽轮机体积大幅缩小,可以同时输出方向相反的转动。该船用蒸汽动力推进装置通过汽轮机的两个转轴输出相反的转动来直接驱动对转螺旋桨,无需设置换向齿轮箱,进一步缩小了推进系统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80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74143.6
申请日:2020-10-28
发明人: 陈凯 , 魏志国 , 林原胜 , 柯汉兵 , 柯志武 , 黄崇海 , 肖颀 , 周宏宽 , 庞杰 , 李邦明 , 李勇 , 吴君 , 王苇 , 张克龙 , 王俊荣 , 赵振兴 , 苟金澜 , 李少丹
IPC分类号: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流换热系统换热器设计方法,其中自流换热系统包括自流发生装置,包括:将自流发生装置的工作特性作为设计输入参数进行换热器的设计,使得在换热器形成的流动阻力下自流发生装置的自流流量能够满足系统换热需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流换热系统换热器设计方法,将自流发生装置的工作特性作为换热器的设计输入参数,使得换热器满足换热能力形成的流动阻力下自流发生装置的自流流量与系统需要相匹配,能够最大程度利用自流发生装置的自流能力,实现换热器与自流换热系统的完美契合,使得自流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达到最大,该设计方法可以指导基于自流换热系统的换热器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1538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73211.7
申请日:2020-10-28
发明人: 黄崇海 , 林原胜 , 王苇 , 庞杰 , 吕伟剑 , 陈列 , 魏志国 , 李邦明 , 陈朝旭 , 邱志强 , 王俊荣 , 肖颀 , 陈凯 , 戴春辉 , 李勇 , 张克龙 , 苟金澜 , 柯志武 , 吴君 , 柯汉兵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换热微细通道液冷散热器,包括若干个液冷散热模块;包括两个冷却液通道和磁流体通道;磁流体通道设有两段,分别安装有磁极相反的磁铁以及电极方向相反的电极组件;两个冷却液通道分别对应磁流体通道的两段,每段均与一冷却液通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散热器,利用两个冷却液通道同时对热源进行冷却,实现双面换热。该散热器还利用电磁场驱动磁流体使其在磁流体通道循环流动,从而起到带动与其侧面连通的冷却液运行,使原有的冷却液与壁面的液‑固接触方式转变为冷却液与磁流体的液‑液接触方式,极大降低了接触面的摩擦阻力系数,同时也利用磁流体的运动使冷却液接触面从原先的无滑移壁面转变为滑移壁面,起到低阻散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5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57425.2
申请日:2020-07-31
发明人: 李邦明 , 王苇 , 林原胜 , 柯志武 , 张克龙 , 宋杨 , 姚世卫 , 柯汉兵 , 李勇 , 魏志国 , 王俊荣 , 吴君 , 肖颀 , 庞杰 , 苟金澜 , 黄崇海 , 陈凯 , 代路 , 李少丹 , 李献领 , 陈朝旭 , 郑伟
IPC分类号: C02F1/44 , C02F9/02 , B63G8/00 , B63J1/00 , C02F103/08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深潜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深潜器静默式造水系统和深潜器。所述深潜器静默式造水系统包括自流供水装置、反渗透装置、淡水舱以及压力调节装置;反渗透装置包括反渗透膜、第一通水口、第二通水口和淡水出口,反渗透膜安装于淡水出口处,淡水出口与淡水舱连通;自流供水装置包括第一自流口和第二自流口,第一自流口为伸入海水中的开口结构,开口结构的开口方向与深潜器的航行方向相同,第一自流口与反渗透装置的第一通水口连通,第二自流口与反渗透装置的第二通水口连通;压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反渗透膜两侧的压差保持在设定范围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深潜器静默式造水系统无需排盐泵,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19597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57427.1
申请日:2020-07-31
发明人: 李邦明 , 宋杨 , 柯志武 , 张克龙 , 刘春林 , 王俊荣 , 吴君 , 肖颀 , 王苇 , 林原胜 , 庞杰 , 苟金澜 , 黄崇海 , 柯汉兵 , 李勇 , 魏志国 , 陈凯 , 赵振兴 , 马灿 , 冯毅 , 陶模
IPC分类号: B63H1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能源动力系统领域,提供一种具有辅助推进功能的船舶通海冷却系统及船舶。其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海水泵及换热器,换热器安装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海水泵安装于换热器与进水口之间的连通管路,还包括推进支路,推进支路上安装有支路阀,推进支路的一端与海水泵相连,推进支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辅助推进功能的船舶通海冷却系统及船舶,在进出港等极低速航行工况下,船舶需要辅助推进功能,此时海水泵以额定功率运行,在保证换热器冷却水量的前提下,开启推进支路上的支路阀,从进水口进入的其他海水经推进支路从出水口排出,从而实现喷水推进功能,无需额外增加机电系统即可实现船舶的辅助推进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797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68283.5
申请日:2020-06-19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抽气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轮机的多级喷射式抽气器,包括:主抽气器和辅助抽气器,所述辅助抽气器安装在所述主抽气器的内部;所述辅助抽气器的辅助排气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辅助抽气器的辅助进气口朝向所述主抽气器的主排气口布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轮机的多级喷射式抽气器,在主抽气器内部布置辅助抽气器,充分利用了主抽气器的内部空间,解决了主抽气器的蒸汽入口部位空间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657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68270.8
申请日:2020-06-19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冷却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复合型汽轮机冷凝器及蒸汽系统。该复合型汽轮机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蒸汽进口,还包括冷油器,所述冷油器集成于所述壳体内部并对应于所述蒸汽进口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型汽轮机冷凝器,将冷却润滑油的冷油器和冷却高温蒸汽的冷凝器集成在一起,在解决现有汽轮机冷凝器空间利用不充分问题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小汽轮机冷却系统所占用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619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67784.4
申请日:2020-05-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隔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结构的隔振装置及船舶系统,其中隔振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振源设备和安装基座之间,所述支撑结构上构造有若干个声学黑洞结构,所述声学黑洞结构连接有局域振子组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结构的隔振装置及船舶系统,通过支撑结构上的声学黑洞结构,将振源设备传递的振动能量汇聚于声学黑洞结构,实现振动能量的高效聚集,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声学黑洞结构处安装局域振子组件,能够实现振动能量的高效吸收,从而在振源设备的振动传递过程中,有效提升振动隔离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