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胶囊改性方法及保温隔热金属防腐涂料

    公开(公告)号:CN1168327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86027.4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固化的微胶囊改性方法及基于该微胶囊制备的保温隔热金属防腐涂料,属于涂料领域。本发明的微胶囊表面改性方法,将改性步骤和微胶囊的制备一步完成,简化工艺步骤;改性后的微胶囊在树脂体系中的分散性显著提升。基于本发明的改性方法成功制备出负载有缓蚀剂和相转变剂的表面改性微胶囊,有效提升涂料的性能。添加有双功能微胶囊的金属涂料,基本性能基本不受影响,且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同时使涂层产生热缓冲效应,延迟了涂层的热响应,表现出有效的温度调节能力,降低能源消耗,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光敏植酸掺杂聚苯胺基紫外光固化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6477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759198.1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敏植酸掺杂聚苯胺基紫外光固化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腐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植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聚合反应制备光敏植酸,并将其作为掺杂剂,在完成对聚苯胺掺杂改性的同时引入可参与光聚合进程的双键结构,得到光敏聚苯胺,并将其应用于紫外光固化涂层中。光敏植酸对聚苯胺的掺杂,一方面可以改善聚苯胺与树脂相容性差问题,另一方面双键基团可参与光固化体系中预聚物固化交联过程,以提高紫外光固化涂层自身交联密度。同时光敏聚苯胺中磷酸根基团可与基材作用,通过化学键生成提高机械锚定作用,以弥补光聚合过程瞬时反应收缩应力大引起的附着力不足缺陷。

    一种离子液体修饰石墨烯复合聚苯胺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0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214200.7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罗静 王艺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修饰石墨烯复合聚苯胺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离子液体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2)制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3)制备空心微球;本发明利用Pickering乳液软模板法,以离子液体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颗粒乳化剂,通过引发油相中的苯胺聚合,并随后去除油相而制备得到离子液体修饰的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空心微球。此法工艺简单,过程温和。

    一种自修复及防腐蚀涂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408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649137.2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与防腐蚀涂料制备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以及防腐涂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将含乳化剂的水相,与含烯类聚合物单体、修复剂和引发剂与有机溶剂的油相混合,形成水包油O/W型乳液,以辐照交联或者热交联,形成微胶囊壳;步骤2,向步骤1得到的微胶囊壳的分散液中滴加苯胺,加入含苯胺引发剂的水溶液,反应后得到聚苯胺微胶囊;步骤3,将聚苯胺微胶囊与基体树脂混合得到所述自修复及防腐蚀涂料。

    一种聚苯胺/石墨烯/二氧化锰三元复合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040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214209.8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罗静 王艺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石墨烯/二氧化锰三元复合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二氧化锰修饰的氧化石墨烯;(2)以二氧化锰修饰的氧化石墨烯作颗粒乳化剂制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3)制备聚苯胺/石墨烯/二氧化锰三元复合空心微球。本发明利用Pickering乳液软模板法,以二氧化锰修饰的氧化石墨烯作为颗粒乳化剂,通过引发油相中的苯胺聚合,并随后去除油相再经电化学还原后,制备得到聚苯胺/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空心微球。此法工艺简单,过程温和。

    一种制备大粒径中空微球的系统和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980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1013878.5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孙冠卿 刘仁 罗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大粒径中空微球的系统和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水相管,用于输送水相,水相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油相管,用于输送油相,油相为含有光固化材料和溶剂的液相,根据中空微球制备过程中流体黏度、表面张力和固化后力学性能要求配制;水相管、油相管呈共流聚焦型或者T型液滴生成系统,下游通道设有光固化系统;当微流控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水相、油相分别通过水相管、油相管输送混合,形成水包油O/W液滴,位于下游通道的光固化系统对其照射进行固化或者预固化。本发明通过设计微流控平台系统控制微球尺寸均匀性,通过调整油相组成控制壁厚及微球机械性能,结合光引发聚合迅速制备中空微球。

    一种运用中空微球降低热固化涂料收缩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690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62829.1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中空微球降低热固化涂料收缩应力的方法,具体是在涂料中添加中空微球,制备包含中空微球的涂料,用于降低涂料的固化收缩应力。在热固化涂料中,所述中空微球的添加量为热固化涂料的0.5~10wt%。添加中空微球后,热固化涂料的收缩应力降低25%。本发明通过流变的方法测试其法向应力表面该中空微球可以降低固化后材料的收缩应力,并保持涂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一种光热双重固化的涂料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7605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74113.8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热双重固化的涂料,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所述涂料包括具有光热双重固化性能的树脂、固体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热引发剂、附着力促进剂,通过对上述成分的合理搭配,使得涂膜光照后达到表干,硬度为1~2H。此时状态可以作为“半成品”,因为不会发粘适合多件“半成品”的堆叠,所以便于进行保存、运输。并且,通过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该涂料固化成膜后具有优秀的附着力和机械性能。

    一种氧化石墨烯(GO)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制备多孔聚赖氨酸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9890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1362229.X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GO)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制备聚赖氨酸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去离子水中加入适量GO制得GO悬浮分散液,超声处理;将聚赖氨酸溶液加入到GO悬浮液中溶解,并加入苯甲酸酯类作为油相,超声处理;将样品置于水浴中之后浇注得到未交联的膜;将未交连的膜浸渍于含交联剂的溶液中一段时间使其交联,然用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清洗,最后将膜干燥,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聚赖氨酸膜。该Pickering乳液制备聚赖氨酸多孔膜的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对设备要求低,水溶液稳定性高,多孔结构均一,易规模化,在医药行业、废水处理、水体杀菌、食品防腐、催化、重金属离子的探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支化聚合物稳定的纳米银喷印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84794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1358116.2

    申请日:2017-12-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聚合物稳定的纳米银喷印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端羧基超支化聚酯作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还原硝酸银前驱体制备得到银纳米粒子。该超支化聚合物分子内部含有大量的空腔及末端官能团可用于包覆和稳定纳米银,能够有效地减小纳米银的粒径,提高其分布均一性,避免堵塞喷印机喷头。按照一定的配方将纳米银重新分散到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即得到纳米银导电墨水。通过喷墨打印机将墨水在基材上喷印一定层数,高温烧结得到导电图案。该纳米银导电墨水固含量高,稳定性高,导电性能良好,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易规模化,在印刷电路板、电子射频标签、传感器、柔性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