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19729A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200410086643.9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9/155 , H01G11/24 , H01G11/52 , H01G11/86 , H01M2/1673 , H01M4/02 , H01M4/0404 , H01M4/0409 , H01M4/043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 Y10T29/417 , Y10T29/49115
Abstract: 作为第1电极及第2电极,使用具有如下结构的电极,即,该结构是:具有集电体和配置在该集电体和隔板之间的电子传导性多孔体层,并且,在多孔体层中至少包括具有电子传导性的多孔体粒子和可以将多孔体粒子彼此粘接且具有比隔板软化点Ts低的软化点TB的热塑性树脂。包括通过以满足式(1):TB≤T1<Ts所示条件的热处理温度T1对层叠体进行热处理、使层叠体中的第1电极的集电体、第1电极的多孔体层、隔板、第2电极的多孔体层及第2电极的集电体成为一体化状态的热处理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028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438285.1
申请日:2011-02-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G11/26 , H01G11/52 , H01G11/86 , H01G13/02 , H01M10/0409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 Y10T29/49117
Abstract: 电化学装置具有被卷绕的层叠体,层叠体包括卷绕体、电解液、容纳卷绕体以及电解液的外部包装体,卷绕体具有从外侧起按顺序为第一电极/第一隔离物/第二电极/第二隔离物的构造,在层叠体的卷绕方向外侧端部满足以下所述的全部条件。(a)第一隔离物以及第二隔离物与第二电极相比更加向卷绕方向外侧突出。(b)第一电极与第一隔离物以及第二隔离物相比更加向卷绕方向外侧突出。(c)第一隔离物的卷绕方向外侧端部在超出第二电极的部分向卷绕的中心侧倾斜并与第二隔离物的上表面相接触;而且,第一电极的卷绕方向外侧端部在超出第二电极的部分向卷绕的中心侧倾斜,与第二隔离物相接触,并且与内周侧的第一电极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0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38285.1
申请日:2011-02-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G11/26 , H01G11/52 , H01G11/86 , H01G13/02 , H01M10/0409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 Y10T29/49117
Abstract: 电化学装置具有被卷绕的层叠体,层叠体包括卷绕体、电解液、容纳卷绕体以及电解液的外部包装体,卷绕体具有从外侧起按顺序为第一电极/第一隔离物/第二电极/第二隔离物的构造,在层叠体的卷绕方向外侧端部满足以下所述的全部条件。(a)第一隔离物以及第二隔离物与第二电极相比更加向卷绕方向外侧突出。(b)第一电极与第一隔离物以及第二隔离物相比更加向卷绕方向外侧突出。(c)第一隔离物的卷绕方向外侧端部在超出第二电极的部分向卷绕的中心侧倾斜并与第二隔离物的上表面相接触;而且,第一电极的卷绕方向外侧端部在超出第二电极的部分向卷绕的中心侧倾斜,与第二隔离物相接触,并且与内周侧的第一电极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02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0810088538.7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4/02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维持表层的空隙的电极以及使用该电极的电化学器件。该电极具备集电体以及设置在集电体上的含有活性物质粒子的活性物质含有层,活性物质含有层中的集电体侧的下层部的活性物质粒子的粒径分布的峰值数,多于活性物质含有层中的与集电体相反侧的表层部的活性物质粒子的粒径分布的峰值数,下层部的厚度为表层部以及下层部的合计厚度的50~90%。
-
公开(公告)号:CN10280447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80010557.8
申请日:2011-02-1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G9/058 , H01G9/155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G11/26 , H01G11/52 , H01G11/86 , H01G13/02 , H01M10/0409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 Y10T29/49117
Abstract: 电化学装置具有被卷绕的层叠体(10),层叠体(10)包括卷绕体(100)、电解液(L)、容纳卷绕体以及电解液的外部包装体(5),卷绕体(100)具有从外侧起按顺序为第一电极(6)/第一隔离物(8)/第二电极(4)/第二隔离物(9)的构造,在层叠体的卷绕方向外侧端部(10e)满足以下所述的全部条件。(a)第一隔离物以及第二隔离物与第二电极相比更加向卷绕方向外侧突出。(b)第一电极与第一隔离物以及第二隔离物相比更加向卷绕方向外侧突出。(c)第一隔离物的卷绕方向外侧端部在超出第二电极的部分向卷绕的中心侧倾斜并与第二隔离物的上表面相接触;而且,第一电极的卷绕方向外侧端部在超出第二电极的部分向卷绕的中心侧倾斜,与第二隔离物相接触,并且与内周侧的第一电极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89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810086914.9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02 , H01M4/366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阳极时能够抑制快速充放电时发生急剧的锂离子的出入并且能够充分确保安全性的阳极。本发明的阳极是具备集电体和形成于该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含有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阳极,上述活性物质含有层由配置在离所述集电体最远的一侧的最表面层和由配置于该最表面层与上述集电体之间的1个以上的层形成的下侧层构成,上述最表面层的弯曲度比上述下侧层的弯曲度大。
-
公开(公告)号:CN1886812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480035529.1
申请日:2004-12-22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Y02E60/13 , Y10T29/41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过程(步骤S1-S3),在集电极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第二过程(步骤S4),在形成在集电极上的可极化电极层的表面压制凸纹;以及第三过程(步骤S5),将压制了凸纹的可极化电极层的表面压平。由于在可极化电极层的表面压制了凸纹,因此可以有效地压缩可极化电极层,从而获得不小于17F/cm3的很高的体积比电容量。此外,由于压制凸纹后的表面被压平,防止了可极化电极层中包含的多孔微粒从该层脱落,从而保证了很高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71451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810188838.2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G9/151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绕型电化学装置,其具备将包含正极(20)、隔离物(40)及负极(10)的叠层构造的叠层部件3卷绕而成的卷绕体(1),正极(20)和负极(10)分别具有在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活性物质层的构造,卷绕体(1)在中心部具有空隙,在卷绕体(1)的最内周部分的弯曲部的最小曲率半径R满足下述式(1)的条件;R=α×(T1+2T2)(1);R表示卷绕体的最内周部分的弯曲部的最小曲率半径,单位μm;α表示3.33~7.12的范围内的数值;T1表示位于卷绕体的最内周的电极的集电体的厚度,单位μm;T2表示位于卷绕体的最内周的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单位μm;T2为8~30的范围内的数值,单位μm。
-
公开(公告)号:CN100570777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610171457.4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电容器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化学电容器用电极的制造装置,包括在集电体(16)上形成含多孔体粒子、粘合所述多孔体粒子的粘合剂以及溶解所述粘合剂的溶剂的涂膜(L2)的涂布部(110),通过热风干燥涂膜(L2),形成极化电极层(18)的热风干燥部(120),红外线干燥极化电极层(18)的红外线干燥部(210)。由此,可有效地除去热风干燥后残留的溶剂。因此,可缓和地进行热风干燥,其结果,可以防止粘合剂的移动等。而且,由于在某种干燥程度的状态下进行红外线照射,所以不会发生溶剂的突沸。
-
公开(公告)号:CN100533619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410086644.3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G9/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H01G11/48 , H01G11/56 , Y02E60/13 , Y10T29/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电容器用电极,包括具有电子传导性的集电体和具有电子传导性的多孔体层,多孔体层包含具有电子传导性的多孔体粒子和可粘结该多孔体粒子的粘接剂,以多孔体层总量为基准,多孔体层中的多孔体粒子的含量为88~92质量%,多孔体层具有0.62~0.70g/cm3的表观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