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百叶窗防水装置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2591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17871.8

    申请日:2014-11-05

    摘要: 一种车用百叶窗防水装置。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避免舱内进水,提高可靠性的车用百叶窗防水装置。所述百叶窗防水装置可拆卸连接在车体的侧壁上,所述百叶窗防水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窗体,所述窗体的顶、底面分别设有连接所述车体的侧壁的导板一和导板二,所述窗体的外侧呈具有若干从上到下开口的百叶窗,所述窗体的顶板设有通孔,所述导板一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所述窗体的底板位于所述百叶窗的最下方的开口处,所述窗体的顶板和底板分别向上倾斜,所述窗体的顶板和所述百叶窗的开口朝向一致。本发明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门窗换气装置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73027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621282.7

    申请日:2014-11-06

    发明人: 苏景棠

    IPC分类号: E06B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窗换气装置,包含框架、上盖、驱动部件、封板、连接杆以及限位块,驱动部件包含固定座、活动片、第一导槽、弧形支臂以及第二导槽。固定座设于框架上,第一导槽设于固定座中,弧形支臂穿越设置于第一导槽内,活动片的一端与弧形支臂连接,第二导槽设于弧形支臂的一端内,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至第二导槽,连接杆另一端连接至封板,限位块设于框架的内侧,封板设有对应于限位块的接榫,当活动片受到提拉或压合,弧形支臂透过连接杆牵动封板于限位块上平行滑动,即可开启或关闭框架上的通气孔,从而达到室内与室外换气的功能,其不仅结构组件简单,而且不易损坏,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

    一种可透气的折叠窗户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32607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75577.4

    申请日:2015-11-15

    IPC分类号: E06B3/48 E06B7/10 E06B7/2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透气的折叠窗户,包括外窗框、多个内框体和窗扇;所述的外窗框嵌套在墙体中;所述的多个内框体由大小不一形状相同的框体通过旋转装置依次套接;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转轴与设置在框体左右侧面底部的插孔;所述的内框体的最后一个框体底面的上部为透明材料,下部设置有透气孔。本发明的窗户之间通过旋转装置相互连接,可自由旋转,根据本身需求开启不同的框体,由于最后一个框体设置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增强了窗户的透气通风效果,不但使室外的光线更大限度地照射进房间,还可以透气通风。而且在窗户上设置有用于倚靠的垫子与靠背,可坐或者仰卧着看窗外的天空或者楼下的街景,使视野更加开阔。

    艺术通风窗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568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480008.8

    申请日:2013-10-15

    申请人: 左红

    发明人: 左红

    IPC分类号: E06B7/10 E06B9/02 E06B7/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艺术通风窗,包括通风窗扇,在通风窗扇四周设有纱窗装制、微型摄像头、语音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密码锁、安全凸块、凹槽、水平凹槽、平面凹槽,通风窗扇内设有艺术框。本发明通风好,美观大方,安全防盗,特别适合幼童家庭和幼童活动场所安装使用。

    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5355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64720.0

    申请日:2014-10-22

    IPC分类号: E06B1/56 E06B1/34 E06B7/10

    摘要: 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所述的门窗附框安装在门窗洞口和门窗框之间,由上下和左右四道附框型材分别沿门窗洞口内侧壁布置并相接组成附框结构,所述的每一道附框型材通过外侧边相连的固定连接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在门窗洞口结构墙体的洞口内侧壁上,且在结构腔体的室内侧和室外侧表面以及洞口内侧壁外露表面分别涂刷有粉刷层,并将所述固定连接件满设在粉刷层中;所述的四道附框型材中至少有一道附框型材上附设有带有内腔体的、沿着附框型材布设的出风口型材,并构成一可以向室内通风的通风流道;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能将换气通道隐藏在门窗附框结构中,安全可靠,节能,能在不影响门窗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通风换气等特点。

    一种窗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8947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86451.8

    申请日:2014-10-28

    发明人: 石建立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包括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框体、以及装设于框体的复合层窗扇,该复合层窗扇具有层叠布置的第一和第二透光层。其中,当具有移动自由度的第二透光层封闭透空区域的开口面时,其可以与同样封闭透空区域的开口面的第一透光层形成连通入风口和出风口的密闭风道,此时,从入风口流入的空气能够流经密闭风道到达出风口,并且,贴附于第一和第二透光层的透光电极膜能够在密闭风道内形成静电场、以对流经密闭风道的空气实施吸附过滤。另外,具有自由度的第二透光层还能够使第一和第二透光层在形成风道时的彼此相对的表面被暴露,此时,可以对吸附有灰尘颗粒的第一和第二透光层进行清洗,从而使得上述的窗易于清洁维护。

    暗藏通风气道的房门门套

    公开(公告)号:CN102425365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10267708.X

    申请日:2011-09-12

    申请人: 冯静

    发明人: 冯静

    IPC分类号: E06B7/10

    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暗藏通风气道的房门门套,其特别之处是在门套的上部设有一空腔,在空腔中设置平行四边形机构和调风板,调风板和门套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设有一拉绳,其一端连接调风板,另一端连接收放拉绳的卷线器;转动卷线器收放拉绳,移动调风板,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控制下,调风板在门套的空腔中平行移动,可以控制调风板与门之间的间隙大小,也就是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风气道是由门与门套空腔中的调风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各种装饰效果都可以体现在活动门板的整块面上,不易让外人觉察暗藏有通风气道。在通风中,门外的任何一个角度都无法看到房间内的情况。

    暗藏通风气道的房门门套

    公开(公告)号:CN102425365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267708.X

    申请日:2011-09-12

    申请人: 冯静

    发明人: 冯静

    IPC分类号: E06B7/10

    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暗藏通风气道的房门门套,其特别之处是在门套的上部设有一空腔,在空腔中设置平行四边形机构和调风板,调风板和门套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设有一拉绳,其一端连接调风板,另一端连接收放拉绳的卷线器;转动卷线器收放拉绳,移动调风板,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的控制下,调风板在门套的空腔中平行移动,可以控制调风板与门之间的间隙大小,也就是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风气道是由门与门套空腔中的调风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各种装饰效果都可以体现在活动门板的整块面上,不易让外人觉察暗藏有通风气道。在通风中,门外的任何一个角度都无法看到房间内的情况。

    带积水感应装置和自动送风排气的门窗

    公开(公告)号:CN102322203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10180060.2

    申请日:2011-06-29

    发明人: 赖仕佑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积水感应器和风速感应器的门窗,包括上滑、左型材、右型材、玻璃、下滑上座、下滑底座;下滑上座扣合在下滑底座上;在下滑上座有滑槽,滑槽内有排水孔,下滑上座滑槽内还有积水感应器,积水感应器电性连接防水电机,防水电机连接一个与滑槽内排水孔大小相适应的滑块,积水感应器探测到积水后,能够控制防水电机,从而移动滑块,让积水从排水口流出。下滑上座上还有风速感应器,风速感应器电性连接一个与滑槽内送风孔大小相适应的滑块,风速感应器电性连接防水电机,防水电机控制所述滑块,使得室外空气能够进入下滑,从而顺着送风孔进入室内,实现换气目的。

    框架门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3919C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02146418.9

    申请日:2002-11-05

    发明人: 村濑晴彦

    IPC分类号: E06B3/54 E06B7/10 H05K5/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闭塞窗部的树脂板不易变形的结构的框架门。主体(1)的开口部(4)的上部及下部双方的前面设置了相对于主体(1)的前面向前凸起而形成的树脂制盖体(3),并使盖体(3)的背部与主体(1)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开口部(4)由树脂板(2)覆盖,且使树脂板(2)的从开口部(4)露出的部分也相对于主体(1)的前面向前凸起形成,同时使盖体(3)的背部形成的空间与树脂板(2)的背部空间相互贯通。盖体(3)的前面设有多个穿透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