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水力旋流器在塔器内的集成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8792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756384.X

    申请日:201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水力旋流器在塔器内的集成方法与装置,提供了一种微型水力旋流器在塔器内的集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进入塔器顶部的液态混合物进行微旋流分离,得到的连续相即轻相进入塔器的上密闭腔体并去往后续装置,得到的分散相即重相进入塔器的下密闭腔体;(b)对进入塔器的下密闭腔体的重相进行重力沉降,并将析出的重相间歇外排;以及(c)将重力沉降中析出的轻相输送至塔器的上密闭腔体,并进而去往后续装置。还提供了一种微型水力旋流器在塔器内的集成装置。

    乙叉降冰片烯异构合成工艺中催化剂的利用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58912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310329.8

    申请日:201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叉降冰片烯异构合成工艺中催化剂的利用方法及装置,提供了一种乙叉降冰片烯异构合成工艺中催化剂的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2台或更多台的串联的搅拌反应釜组成多级搅拌反应釜组;将新鲜乙烯基降冰片烯原料由该多级搅拌反应釜组中的第一级搅拌反应釜连续进入反应系统中进行反应,得到的乙叉降冰片烯依次通过该多级搅拌反应釜组中的各级搅拌反应釜之间设置的级配旋流器进行液固分离后由该多级搅拌反应釜组中的最后一级搅拌反应釜连续出料;新鲜催化剂由所述最后一级搅拌反应釜连续进入反应系统中参与反应,并依次通过该多级搅拌反应釜组中的各级搅拌反应釜之间设置的级配旋流器进行液固分离后从所述第一级搅拌反应釜外排出。

    微型水力旋流器在塔器内的集成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8792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756384.X

    申请日:2014-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7/0217 B01D17/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水力旋流器在塔器内的集成方法与装置,提供了一种微型水力旋流器在塔器内的集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进入塔器顶部的液态混合物进行微旋流分离,得到的连续相即轻相进入塔器的上密闭腔体并去往后续装置,得到的分散相即重相进入塔器的下密闭腔体;(b)对进入塔器的下密闭腔体的重相进行重力沉降,并将析出的重相间歇外排;以及(c)将重力沉降中析出的轻相输送至塔器的上密闭腔体,并进而去往后续装置。还提供了一种微型水力旋流器在塔器内的集成装置。

    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中催化剂原位在线旋流活性恢复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5222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342718.1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中催化剂原位在线旋流活性恢复方法和装置,提供了一种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中催化剂原位在线旋流活性恢复方法,包括步骤:(a)三相混合物在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中脱气得到气相以及由液相和催化剂颗粒组成的两相混合物;(b)强制两相混合物做旋转运动形成旋流流场,并调控催化剂颗粒在旋流流场中绕旋流流场中心轴公转和绕催化剂颗粒自身中心轴自转的耦合运动状态;以及(c)利用催化剂颗粒公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实现催化剂颗粒从两相混合物中的分离,截留在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中,不含催化剂颗粒的澄清液相与脱气得到的气相混合后作为产品被引出。还提供了一种沸腾床加氢反应器中催化剂原位在线旋流活性恢复装置。

    脱硫富胺液旋流强化脱烃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542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06067.5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脱硫富胺液旋流强化脱烃方法与装置,提供了一种脱硫富胺液旋流强化脱烃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来自各脱硫单元的脱硫富胺液进入富胺液闪蒸塔,送入塔内的旋流分离器;(b)步骤(a)中分离出的气态烃和酸性气以及液态烃进入塔内的第一溢流汇集腔,气体继续上行至由贫胺液浸润的填料层;(c)与此同时,步骤(a)中得到的富胺液进入塔内的闪蒸腔,随后经重力沉降,排出液态烃,富胺液则进入后续再生塔进行再生操作;(d)步骤(b)中得到的夹带贫胺液的气态烃和酸性气随后进入塔顶的旋流吸捕器;以及(e)步骤(d)中得到的净化后的气态烃进入塔内的第二溢流汇集腔,并从塔顶排出。还提供了一种脱硫富胺液旋流强化脱烃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