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304761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306241.0
申请日:2011-08-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管高温内压爆破试验的数据测量装置,包括电动平移台、激光千分尺、高温试验箱、底座;底座包括一个支撑板和固定于支撑板下表面的若干支撑杆,高温试验箱保持密封,固定在支撑板上表面,包壳管固定在高温试验箱之内;电动平移台固定在支撑板的下表面,电动平移台轴向方向与包壳管轴向方向一致;激光千分尺固定于电动平移台之上,激光千分尺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布置在高温试验箱的外部,位于包壳管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过程中直径变化的非接触式实时测量,使实验人员避免了辐射的伤害。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测量包壳管在高温条件下周向变形量随内部压力的变化情况,且测量精度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217933189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2269886.2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样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手套孔的屏蔽体、屏蔽装置及放射性样品手套箱,屏蔽体包含用于覆盖手套箱手套孔的屏蔽主体,屏蔽主体内嵌入有铅板;上述铅板用于与手套孔对应;或者,铅板并排布置形成的铅板阵列,该铅板阵列用于与手套孔对应。采用本屏蔽体,使用时,将该屏蔽体固定在手套箱上手套孔对应位置,是该屏蔽体完整遮盖住手套孔即可。通过采用本放射性样品手套箱手套孔的屏蔽体,可在不影响正常实验进度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实验人员的累积吸收剂量,减伤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207248622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1352424.X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辐照后小尺寸矩形横截面金属试样拉伸试验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夹具主体包括直径相同的圆柱段和半圆柱段,所述圆柱段一端与半圆柱段同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圆柱段同轴的向内凹陷的内螺纹,侧面沿直径设置有与半圆柱段径面平行的销钉孔,所述半圆柱段一端与圆柱段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弧形突起。目前国内关于辐照后小尺寸试样试验需要用机械手进行各种操作。采用普通夹具,由于机械手操作的局限性,操作不便,本实用新型辐照后小尺寸矩形横截面金属试样拉伸试验专用夹具,采用简单的连接方式与拉伸设备连接,其应用时更换夹具更加简单方便,可以通过机械手轻松完成,大大的减少了试验人员的受照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217061448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20329075.4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辐射环境下的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用于驱动燃料元件测量后转运的N台转运电机,任意两台转运电机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不重合,任意一台转运电机独立运行;其中N≥2。通过设置两台以上的转运电机,任意两台转运电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正常工作中,一台转运电机工作,另一台备用,两台转运电机同时出现的可能性极低,从根本上解决了燃料元件测量过程中的安全转运问题;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中间传动机构为纯机械结构,特别符合核工业的使用要求,大大的提高了本申请的可靠性。任意两台转运电机之间相互独立的驱动设计思路降低了芯体密度测量过程中元件的安全风险以及人员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5845521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95321.2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管γ扫描专用夹具,在夹具体座中设置有动端夹具体和定端夹具体,动端夹具体和定端夹具体均与夹具体座连接,动端夹具体能够在夹具体座中进行水平滑动和沿着其自身轴线转动,在动端夹具体和定端夹具体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安装在夹具体座上,支撑装置的中心、动端夹具体的中心和定端夹具体的中心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测量原点相同的情况下,实现了7种不同长度不同管径燃料管的夹持、固定和旋转;解决了燃料管轴向和径向相对燃耗测量以及燃料管阴阳面判定的难题,为后续金相检查和绝对燃耗测量取样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为不同类型燃料元件的轴向和径向相对燃耗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208254943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987328.0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照后石墨材料四点弯曲试验专用夹具,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高温拉杆,所述高温拉杆的外侧端与设备可拆卸式固定,2个高温拉杆的内侧端分别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式连接有上压头座和下压头座,所述上压头座的端部可拆卸式连接有上压头,所述下压头座的端部可拆卸式连接有下压头,试样被夹持在上压头和下压头之间,所述上压头的夹持端对称设置有2个压辊,所述下压头的夹持端对称设置有2个支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试验夹具导致机械手更换难度大,需要人工操作导致工作人员辐射剂量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404697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026382.5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辐照后燃料棒检漏处理烘烤装置,包括一个分装架,分装架上设置有多个与燃料棒相匹配的凹槽,燃料棒放置到该凹槽内;烘烤时,分装架左右两侧设置有灯座,分装架顶面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温控仪的热电偶,灯座包括悬置在分装架上方的安装架,安装架安装有烘烤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利用分装架上设置的凹槽来承载燃料棒,利用温控仪、热电偶构成监测装置实时的远程控制燃料棒所受到的烘烤温度和时间,安装架和烘烤灯组成悬挂式的Z型烘烤装置,与其它技术领域的床式加热结构不同,尽可能的减少燃料棒与其它结构接触,使破口尽可能的显现,烘烤时,利于破损燃料棒内水分蒸发,提高燃料棒的检漏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752752U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20438773.4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反应堆热室激光切割系统,包括主要由铸铁墙构成的热室;所述热室内部设置有数控机床,数控机床上架设有激光切割头(17);所述热室外部设置有激光发生器(2),以及给激光发生器(2)作为冷却源的水冷机组(3),以及用以控制激光发生器(2)、水冷机组(3)、数控机床运转的集中总控制台(1)和电控柜(4);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由于潮湿引起设备腐蚀。选用全不锈钢滚珠丝杆螺母副传动,传动平稳、准确,抗辐耐腐。工作台表面少缝隙和台阶,平滑,便于废屑清扫、收集;采用反射镜采用铜镀金处理,防止腐蚀,有效保证铜镜的反射率;聚焦镜通过特殊镀金方式,使激光切割技术用于热室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202221396U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20306154.5
申请日:2011-08-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放射性金属管内压爆破试验的密封装置,包括沿轴向排列的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筒、两个压紧杆、两个液压缸、两个锥面接头,以及密封固定于两个锥面接头之间的包壳管;压紧杆是中空的,其一端密封,一端开口,开口的一端为呈圆锥形,压紧杆外壁上设有高压入口,压紧杆位于导向筒之中;锥面接头位于导向筒之中,其沿轴向设有通孔,压紧杆的开口端与锥面接头的一端形状匹配,压紧杆的开口与锥面接头的通孔密封配合;液压缸顶住压紧杆密封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采用锥面加压密封的方式,能够实现辐照后燃料包壳管的远距离密封和固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以用于远程遥控自动操作,满足热室内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2221386U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20298770.0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燃料辐照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辐照后核燃料和材料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的溅射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工作模块,其中工作模块位于热室内,控制模块位于热室前区;工作模块的下部为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真空室,在底座上且真空室内安装有样品台,在真空室的上端设置有顶盖,在顶盖的下部安装有金靶,在顶盖的上部设置有把手,在顶盖的中心安装有电极,真空泵通过底座与真空室连接;控制模块与电极连接,控制模块与底座连接。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尺寸较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抗辐射等优点,实现了通过热室外机械手和热室前区控制模块控制相结合的操作方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