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0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60512.9
申请日:2014-07-25
Inventor: 姚良忠 , 杨波 , 许晓慧 , 陶以彬 , 曹远志 , 李官军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马建军 , 丁杰 , 卢俊峰 , 李琰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包括通过中频变压器两端相连的单极侧功率模块和双极侧功率模块;单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稳压电容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单极直流系统;双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电容、稳压电容、电抗器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双极直流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电路结构紧凑,所需开关元件数量更少,能够实现软开关,降低系统损耗;通过调整中频变压器的绕组,该变换器能够实现单极直流系统和双极直流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同时适用于高变压比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00946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62290.7
申请日:2014-06-13
Inventor: 曹远志 , 姚良忠 , 吴福保 , 杨波 , 卢俊峰 , 陶以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许晓慧 , 胡金杭 , 崔红芬 , 冯鑫振 , 朱红保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直流输电的串联型潮流控制器,包括串联连接的双向DC/DC变换器和H桥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通过直流断路器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网;H桥变换器的一条输出支路依次通过电抗器、直流熔断器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网,另一条输出支路直接接入高压直流输电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直流输电的串联型潮流控制器,运行在电压模式时能够线性控制串联在直流传输线路中的固定电压;运行在电流模式时能够控制串联线路的中潮方向和大小,进而控制潮流在并联线路中分配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731735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0491470.6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然 , 赫卫国 , 叶荣波 , 王文玺 , 程军照 , 姚虹春 , 周昶 , 胡汝伟 , 邱腾飞 , 曹潇 , 汪春 , 华光辉 , 孔爱良 , 刘海璇 , 夏俊荣 , 张祥文 , 梁硕 , 栗锋 , 许晓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配电网节点电压越界状况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节点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压进行排序,计算排在首位的节点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无功功率增量,并判断是否在调节范围内,若在则以该无功功率增量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输出的控制指令;若不在则根据排序依次判断剩余节点,挑出在调节范围内的无功功率增量;若所有无功功率增量均不在调节范围内,则计算排在首位的节点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增量,以该有功功率增量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输出的控制指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无功功率调节能力的利用,能够快速的对配电网节点电压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23037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610577117.5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发电量聚类的光伏电站组串故障的诊断方法,其包括将同一汇流箱下的组串发电量按照优良、中等、较差三个组进行评价并自动聚类,无需额外指定参数。记录每个组串所属的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析各个组内组串数量的变化,依据特征对故障组串定位。该方法计算简单,部署容易具有能够准确地定位故障组串的特征,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59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454297.3
申请日:2015-07-29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热用户互动终端和方法,互动终端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主站服务器下发的互动指令、指导信息和调度容量,以及将主控单元计算后的申报容量发送到主站服务器;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显示互动指令和指导信息并采集用户的互动意愿;主控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用电量计算上报的申报容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互动终端装置的数据。本发明中存储用户互动终端能够满足储热用户与调度中心的双向通信需求,进而促进储热用户参与电网互动,以达到降低配电网峰谷差。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23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14262.3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高渗透率DG的配电网中储能电池最优配置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傅里叶级数搭建储能一天内的能量模型;基于储能一天内的充放电量及放电深度,搭建储能电池的寿命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建立以经济成本最小的储能电池配置模型,实现DG的就地消纳;对候选节点分别运用改进的内点法进行模型求解;输出储能的最优接入位置、容量以及储能的充放电功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个过程简单直观,计算量相对较小,求解速度较快,用于储能容量的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31735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91470.6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然 , 赫卫国 , 叶荣波 , 王文玺 , 程军照 , 姚虹春 , 周昶 , 胡汝伟 , 邱腾飞 , 曹潇 , 汪春 , 华光辉 , 孔爱良 , 刘海璇 , 夏俊荣 , 张祥文 , 梁硕 , 栗锋 , 许晓慧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J3/383 , H02J3/12 ,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配电网节点电压越界状况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节点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压进行排序,计算排在首位的节点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无功功率增量,并判断是否在调节范围内,若在则以该无功功率增量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输出的控制指令;若不在则根据排序依次判断剩余节点,挑出在调节范围内的无功功率增量;若所有无功功率增量均不在调节范围内,则计算排在首位的节点接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增量,以该有功功率增量为分布式光伏发电输出的控制指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无功功率调节能力的利用,能够快速的对配电网节点电压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08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360487.4
申请日:2014-07-25
Inventor: 姚良忠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孙长江 , 丁杰 , 杨波 , 许晓慧 , 曹远志 , 卢俊峰 , 李琰 , 陶以彬 , 李官军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IPC: H02M3/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性反转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步骤2:通过调整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中桥臂电压,实现输出电压正负极性反转;依据桥臂电压波形图将每相的上桥臂电压uu和下桥臂电压ul分别调制为关于水平直线U=UN/2上下对称的正弦波电压,则LCC端口的输出电压ULCC=UN;将每相的上桥臂电压uiu和下桥臂电压uil分别调制为关于水平直线U=-UN/2上下对称的正弦波电压,则LCC端口的输出电压ULCC=-U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性反转方法,满足了LCC-HVDC和VSC-HVDC对接口变换器的运行需求,有助于LCC-HVDC和VSC-HVDC实现互联。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76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049502.3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平抑城市负荷增长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所述储能容量为安装于电网中的储能系统存储的电能量;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系统安装点处的典型日负荷数据;计算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计算储能电池配置容量及储能额定功率;构建储能容量配置优化目标函数;迭代运算直至得到最优解。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城市配电网中移峰填谷、减小负荷峰谷差的作用;该方法根据储能接入点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合理选择储能容量,适应性较好;综合考虑电能损耗及储能投资成本,在调整配电网电压分布、改善配电网电压偏差、减小配电网损耗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了投入成本,避免了储能装置容量的浪费;本发明可用迭代法进行计算,简单易行,收敛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645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44404.4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4L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IIF架构的互操作测试方法,属于智能配用电技术领域。该测试方法基于电力企业互操作体系架构,通过专业测试工具软件互操作测试平台进行相关测试操作,具有丰富的类型系统,支持对测试配置的动态定义,涵盖测试方案的规格撰写、编译、管理、执行与分析,支持ASN.1和IDL,是一种符合国际标准测试语言、可应用于各个不同领域和测试类型的测试技术,可实现信息标准化、功能标准化和功能(接口)组件标准化,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进行进一步标准化验证,保证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