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9107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980764.6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网损动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网络中的控制变量,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通过调整直流功率,构建混合输电网网损动态优化控制模型并求得交直流混合系统网损的最优解。本发明旨在解决大型交直流输电网的网损优化问题,并找到最优解条件以及交直流通道影响系统网损的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26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698745.4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柔性直流输电实现配电网闭环和光伏集中接入的方法,分别从两个主变压器各自对应引出二条馈线;将该四条馈线分别经联接单元对应连接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母线;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输电回路两侧分别对应设置与光伏发电模块直流升压端相连的直流母线;正常运行时,四条馈线由变电站供电的负荷小于等于单回馈线的热稳定极限功率的75%,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柔性直流换流器均作为逆变器运行,将光伏发电模块发出的电力输送到10千伏馈线上。本发明供电可靠性高,线路利用率高,改造量小,减省逆变器综合投资,适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高且存在光伏电站并网需求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4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4177.4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概率模型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方法,分析实际气候情况对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的影响,建立基于电流密度函数的动态增容方法的概率模型,主要考虑环境温度和风速的影响。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概率模型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输电线路的历史运行气候环境,通过减少在线监测设备的数量来降低成本;在保证线路供电可靠性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输电线路载流量,对实际电流运行状态能起到指导作用,更能充分挖掘线路的输电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701931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040177.9
申请日:2015-04-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容量评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电动汽车用户使用电动汽车的使用信息;步骤S2:获取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起始时刻的电池荷电状态,以及充电结束时刻的电池荷电状态;步骤S3:计算并绘制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时间的概率分布曲线;步骤S4:设定电动汽车可放电容量为电动汽车在当前时刻可以放出的用于电网V2G各项技术的容量大小;步骤S5:分情况推导电动汽车可放电容量计算公式;步骤S6:评估电动汽车可放电容量。本发明能够建立放电容量模型,利用历史或实时数据进行容量评估,用以帮助制定电动汽车参与V2G运行策略,达到削峰填谷、节能减排、提升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0193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40177.9
申请日:2015-04-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 B60L11/1851 , B60L11/18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容量评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电动汽车用户使用电动汽车的使用信息;步骤S2:获取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起始时刻的电池荷电状态,以及充电结束时刻的电池荷电状态;步骤S3:计算并绘制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时间的概率分布曲线;步骤S4:设定电动汽车可放电容量为电动汽车在当前时刻可以放出的用于电网V2G各项技术的容量大小;步骤S5:分情况推导电动汽车可放电容量计算公式;步骤S6:评估电动汽车可放电容量。本发明能够建立放电容量模型,利用历史或实时数据进行容量评估,用以帮助制定电动汽车参与V2G运行策略,达到削峰填谷、节能减排、提升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06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172973.3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分析的高温气冷堆仿真建模方法。首先,基于高温气冷堆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将其分解为多个子模块,包括堆芯中子动态模块、堆芯燃料温度模块、反射层温度模块、堆芯下腔室传热模块、堆芯上升通道传热模块、堆芯下降通道传热模块、堆芯出口联箱模块、氦风机模块、反应堆控制系统模块、旁路调节系统模块;其次,建立各子模块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模型兼顾软件可实现性;最后,基于上述建立的数学模型,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中建立高温气冷堆自定义模型,并将其与发电机模型、励磁系统模型联合构成接入电力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从而实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和电力系统联合仿真计算的功能。本发明结构精细,模型参数意义明确、易获取,建模过程清晰,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5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93841.6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和环境效益的多目标电网规划方法和装置,先计算电网开发成本、弃风弃光经济损失和电网排污量;然后根据多目标电网规划模型求解满足电网约束条件的最优解集,实现了多目标电网规划。其中的多目标电网规划模型以电网开发成本、弃风弃光经济损失和电网排污量均最小为目标进行构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了风光两种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同时在考虑电网开发总成本最小的基础上,减少弃风弃光带来的经济损失,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旨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并举。
-
公开(公告)号:CN10749289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89878.4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紧急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出现电压失稳时,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由常规控制策略切换至紧急控制策略,通过“预设目标值法”或“潮流试探法”得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最优控制目标值,使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最终运行在优化后的控制目标值,本发明能够提高交流系统电压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041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11080.6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机组冷却剂屏蔽主泵动态建模及分析方法。针对电网侧电压、频率对主泵的影响以及屏蔽电机本身的特性,建立冷却剂主泵流量计算模型,基于主泵电机电磁转矩公式,考虑冷却剂主泵的摩擦转矩,计算主泵电机整个系统阻力矩,并基于异步电动机运行特性,求解冷却剂主泵电磁转矩,建立用于电力系统分析的冷却剂主泵流量计算模型;根据已有设计及测试数据,进行参数辨识,辨识模型中相应参数。本发明方法考虑了冷却剂主泵的摩擦转矩,能够准确实时反映电网侧电压、频率波动对冷却剂流量影响,进而准确分析电网波动对核电安全影响,弥补目前大多数主泵冷却剂分析围绕主泵惰转和主泵卡死分析,对接入电网的核电分析具有更高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3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57441.3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紧急功率控制方法,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在因受端负荷增加、交流输电线路切除等原因导致交流线路出现功率越限时,本方法通过引入有功功率转移因子,估算出柔性直流线路应多送有功功率,并依此对柔性直流线路的输送功率进行自动调节,进而消除与之并列的交流线路出现的功率越限问题。本方法控制环节简单,在工程中容易实现,控制稳定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