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698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719885.X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M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源型变流器最优直流纹波混合型调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系统各项参数,包括变流器交流电压幅值Vtm,变流器交流A相电压初相位γ,调制比m,参考电流角位移初始值θ0等。本发明与单独的五段式调制方式相比,系统的开关损耗基本一致,但纹波的峰值和有效值都达到了最小;与传统的纹波抑制技术相比,新技术既不需要增大直流电感,也不会明显增大开关损耗,只需要改善变流器的调制算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129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22108.5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模块化固态变压器中电容电压波动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波动功率传递策略,将所述半桥单元输入电流中的波动量传递至低压直流端口和中压直流端口;通过调制双有源桥单元的移相角,控制低压直流端口和中压直流端口的波动功率维持自平衡。从而将多电平换流器中半桥单元的电容电压波动,通过后级的双有源桥传递到低压直流侧,从而抑制多电平换流器中半桥单元电容电压中的低频波动,降低电容成本和体积,实现装置的紧凑化;另外各半桥单元传递到低压直流侧的波动功率会实现自平衡,不会影响低压直流侧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394819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10732969.1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低压母线间柔性互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多个变压器和多端口柔性互联器,所述多个变压器位于同一变电站中,在各条相邻的所述变压器出口母线上接入所述多端口柔性互联器实现多母线柔性互联。本发明针对同一变电站中各变压器出口侧的多条相邻母线,利用多端口柔性互联器取代母联开关,实现多母线的柔性互联。由于电力电子装置的可控性,实现多母线之间潮流交互。本发明在不增加短路电流的情况下实现多母线并列运行,提高新能源本地消纳能力,改善母线间的负荷平衡度,提高变压器负载率,降低变压器基础容量,提升供电可靠性,通过适当的控制亦可改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728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670336.8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M7/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应用的多端口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由(2n+1)个级联变换器组成,每个级联变换器由三个桥臂组成,每个桥臂由N个子模块和相应的桥臂阻抗串联而成;所述多端口结构MMC中(2n+1)个级联变换器共形成(2n+1)个中性点,从级联变换器0的中性点引出直流输电线路正极母线,从其余2n个级联变换器的中性点分别引出2n条负极直流输电线路,可以产生2n条直流输电线路。本发明的桥臂能够复用,从而实现了整体功率器件数量的减小、损耗和电容总量的减小,并能够在不采用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情况下,通过变换器自身的直流故障阻断能力实现对任意故障线路的阻断而不影响其它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1941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64208.4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海南金盘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桥级联型三电平的模块化固态变压器,其中,MMC的子模块单元和DAB单元互联,MMC子模块和DAB输入端均采用半桥级联三电平的结构,以减少所需的模块数量及高频变压器数量,DAB交流侧串接电容以隔离三电平输出电压中的直流分量,而DAB输出端变换器采用全桥结构,其通过多个DAB输出端并联形成低压直流母线,三相全桥逆变器接在低压直流母线上,并形成低压交流端口。通过本发明拓扑的应用,可实现多电压等级及多种交直流形态的配电网互联,为未来智能配电网的构建打下装备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1202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710488535.1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直流母线电流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稳态性能,并且在不改变电网功率因数的条件下降低系统的直流电流,从而增加系统寿命。该系统包括机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机侧滤波器,网侧滤波器以及直流电感器。机侧滤波器连接在双馈电机的控制绕组和机侧变流器之间,网侧滤波器连接在三相交流电源与网侧变流器之间,机侧变流器与网侧变流器相连接并且直流电感器连接在机侧变流器的机侧发射极与网侧变流器的网侧集电极之间;而且,双馈电机的功率绕组被接入三相交流电源。该方法包括双馈电机的控制绕组提供励磁使得所述机侧电流降低并且所述网侧电流增大,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机侧电流等于所述网侧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63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32987.X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微网柔性互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多个微网和多端口柔性互联器,在多个微网的馈线间设置多端口柔性互联器,在多个微网相邻的馈线末端接入所述多端口柔性互联器实现多个微网的柔性互联。本发明针对不同微网之间的多条相邻馈线末端,利用多端口柔性互联器,取代传统的联络开关,实现多微网的柔性互联。由于电力电子装置的可控性,可实现多微网之间的潮流交互。本发明在不增加短路电流的情况下实现多微网环网运行,提高新能源本地消纳能力,改善馈线间的负荷平衡度,相邻微网实现互备互供,减少线路损耗,提升供电可靠性,并维持馈线末端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52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732991.6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馈入型交直流微网柔性互联系统及其微网间调控方法,包括:多个交流微网和一个直流微网,在多个交流微网的馈线间设置电力电子变换器,通过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将多个交流微网接入同一直流微网中。针对不同交流微网的多条馈线,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同一直流微网中,实现多馈入型交直流微网的柔性互联。由于电力电子装置的可控性,可实现多交流微网之间,以及交直流微网之间的潮流交互。本发明中分布式电源与负荷可接入直流微网,节省变换器成本;交直流微网之间的互备互供,提高供电可靠性;利用直流微网可实现远端交流微网之间的灵活潮流控制,优化系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08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360487.4
申请日:2014-07-25
Inventor: 姚良忠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孙长江 , 丁杰 , 杨波 , 许晓慧 , 曹远志 , 卢俊峰 , 李琰 , 陶以彬 , 李官军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IPC: H02M3/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性反转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步骤2:通过调整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模型中桥臂电压,实现输出电压正负极性反转;依据桥臂电压波形图将每相的上桥臂电压uu和下桥臂电压ul分别调制为关于水平直线U=UN/2上下对称的正弦波电压,则LCC端口的输出电压ULCC=UN;将每相的上桥臂电压uiu和下桥臂电压uil分别调制为关于水平直线U=-UN/2上下对称的正弦波电压,则LCC端口的输出电压ULCC=-U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性反转方法,满足了LCC-HVDC和VSC-HVDC对接口变换器的运行需求,有助于LCC-HVDC和VSC-HVDC实现互联。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79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60478.5
申请日:2014-07-25
Inventor: 姚良忠 , 许晓慧 , 李琰 , 杨波 , 曹远志 , 卢俊峰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马建军 , 丁杰 , 陶以彬 , 李官军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IPC: H02M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无母线四端口双极DC-DC变换器,包括由变换器单元组依次连接形成的环形架构;变换器单元组包括两个相连的变换器单元,变换器单元组的数据为四;变换器单元的电力电子器件支路包括两个同向连接的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支路的数目为二;电力电子器件的连接点之间通过电抗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无母线四端口双极DC-DC变换器,具备功率双向流动能力,适用于所接直流系统的不同运行工况,降低了功率转换级数,提升变换器功率变换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