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钻井隔水管辅助管线试压优化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12620.1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钻井隔水管辅助管线试压优化决策方法。首先获取深水钻井隔水管下放试压参数和初始条件,然后采用零一编码形式随机产生一组可行解向量,基于可行解对深水钻井隔水管下放试压过程的期望时间和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进而计算获得相应的适应度,最后通过局部寻优与迭代求解获取最优的隔水管辅助管线试压单元序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探索能力,依据优化结果开展试压作业有望节约可观的钻井时间和经济成本,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在深水隔水管辅助管线试压领域广泛应用。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浮力块配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751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069100.8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浮力块配置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S1:以隔水管系统浮力块配置作为优化变量,以基因编码的方式表征所述隔水管系统浮力块配置;S2:建立隔水管系统涡激疲劳分析模型,确定隔水管系统任意位置处的涡激疲劳损伤;S3:确定不同海流流速的发生概率,以减小隔水管系统长期涡激疲劳损伤为目标建立隔水管系统浮力块配置优化目标函数;S4: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浮力块配置优化方法,通过基因的自然选择、突变与交叉等机制,不断产生新的浮力块配置基因种群,对浮力块配置方案进行寻优。本发明可用于快速准确的确定具有较好涡激抑制效果的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浮力块配置方案。

    一种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0918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128115.2

    申请日:2017-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传感器,作动器,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采用传感器监测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振动信息,然后通过信号处理模块确定隔水管系统振动的响应谱,识别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振动激发模态,并基于模态叠加法完成隔水管系统振动响应和载荷重构,确定隔水管系统所需控制载荷;通过控制模块将控制载荷转换为压电作动器所需电压,并将控制电压输入到压电作动器,通过正对称和反对称布置作动器可同时实现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的主动控制,从而避免了因隔水管系统振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达到控制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失效的目的。

    一种基于ABC-BRANN模型的海洋平台燃爆风险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983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135642.7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ABC-BRANN模型的海洋平台燃爆风险分析方法。基于FLACS建立油气扩散、燃爆数值模型,开展典型场景下的扩散模拟;结合ABC-BRANN耦合算法,获取扩散-ABC-BRANN瞬时预测器,预测大量瞬时气云体积Q9值;开展典型燃爆场景的数值计算,并以燃爆最大超压为数据基础,发展爆炸-BRANN预测器;借助拉丁抽样从扩散概率模型随机抽取扩散场景组合,作为扩散-ABC-BRANN瞬时预测器的输入,获取瞬时Q9与Q6值,由逆累积频率的收敛性分析,确定最优抽取样本;将获取Q9与Q6值分别代入爆炸-BRANN预测器及燃爆概率模型,得到燃爆载荷超越曲线。该方法能提供更真实反映燃爆场景的设计事故载荷值,且载荷的精度较高,该载荷值可直接用于结构抗爆设计,为平台抗爆、减灾关键结构设计提供支持。

    一种智能海洋钻井隔水管单根

    公开(公告)号:CN1089156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04952.7

    申请日:2018-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海洋钻井隔水管单根,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复合隔水管,法兰,信号传输系统,监测系统,能量回收利用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复合隔水管包括内管、设在内管外的铠装层、设在铠装层外的外管,铠装层由多条钢丝绳螺旋缠绕组成,并预留一条螺旋条,信号传输系统、监测系统以及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均嵌入隔水管铠装层预留的螺旋空间,增加隔水管单根的“自身感知能力”;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自动实现隔水管的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有效保障隔水管单根的作业安全。

    一种TLP双层立管钻完井施工作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694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20323.6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LP双层立管钻完井施工作业方法。该施工作业方法在临时弃井前将所有钻井工作完成,在临时弃井后并不回收钻井立管,完井作业前在钻井立管内安装生产立管,以形成一种TLP双层立管钻完井施工作业方法,从而解决TLP钻完井作业过程模糊不清的问题,并确保生产和修井作业过程不发生泄露,保证TLP安全作业。

    一种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0918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28115.2

    申请日:2017-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传感器,作动器,信号处理模块,控制模块;采用传感器监测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振动信息,然后通过信号处理模块确定隔水管系统振动的响应谱,识别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振动激发模态,并基于模态叠加法完成隔水管系统振动响应和载荷重构,确定隔水管系统所需控制载荷;通过控制模块将控制载荷转换为压电作动器所需电压,并将控制电压输入到压电作动器,通过正对称和反对称布置作动器可同时实现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的主动控制,从而避免了因隔水管系统振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达到控制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失效的目的。

    一种快速连接式双层钻杆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9476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26472.5

    申请日:2017-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7/046 E21B17/18 E21B2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式双层钻杆,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外层管母接头,外层管,外层管公接头,内层管,内层管母接头,卡箍和螺钉;钻杆为双层可拆卸式结构,内层管与外层管可实现分离,使用定位块将内层管固定于外层管内;两根钻杆单根之间为插入式连接方式,外层管母接头与另一根钻杆的外层管公接头通过卡箍连接,卡箍转动一定角度便可以实现两个钻杆单根之间连接的锁紧;卡箍上设置螺钉安装孔,通过螺钉实现卡箍转动的锁紧;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快速、可靠性高、便于维护、钻井过程无需使用隔水管装置,是一种用于海洋油气钻井领域的钻井装置。

    一种防阻挂钻井隔水管回收导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43058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10897079.7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阻挂钻井隔水管回收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架,导向室,橡胶套,橡胶套压圈和支撑装置;支架设置数根连接腿,支架外侧设置数个支撑装置下部安装孔,支架中间设置一导向室安装孔;导向室为喇叭口形状,导向室内部设置一橡胶套,导向室顶部设置橡胶套压圈;支撑装置包含上支撑筒,耐磨衬套,上支撑筒盖,连杆,弹簧,下支撑筒盖,活塞,活塞抱卡和下支撑筒;上支撑筒内部设置耐磨衬套,下支撑筒内部设置活塞;活塞外侧有凹槽,凹槽与活塞抱卡配合;连杆上下两端均为球体,连杆的外侧设置弹簧;弹簧设置安装圈;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装配简便,可广泛用于各种海上隔水管防阻挂回收作业中。

    一种张力腿平台顶张式立管防碰自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1194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506010.1

    申请日:2016-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力腿平台顶张式立管防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数据监测模块部分、核心控制器模块部分、故障监测部分、显示及存储部分、危险报警部分、故障报警部分以及执行部分,核心控制器模块部分接收来自数据监测模块部分的信息,同时故障监测部分监测核心控制器以及立管张紧器的运行状态。该系统对不同平台顶张式立管系统具有较大的适应性,稳定性强、方便实用,降低了设计成本,还具有易推广的潜在优势,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对提高顶张式立管防碰控制的能力、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