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1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90652.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RPV顶盖隔热套筒测量或维修的环轨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和运载装置;运载装置包括圆形导轨和设置在圆形导轨内部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设有第一条形导轨和驱动第一条形导轨在圆形导轨转动的旋转运动驱动机构,第一条形导轨上设有可沿第一条形导轨直线运动的运载小车,运载小车上设有机械臂和定位相机,机械臂设有用以测量或者维修的工具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RPV顶盖隔热套筒测量或维修的方法。本发明具备搭载测量头或维修工具头在顶盖内进行全空间高精度定位的移动功能,同时可为作业提供相对于顶盖绝对水平的测量基准和作业末端的顶盖内全局坐标反馈,为测量或维修作业提供精准便利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00245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56699.7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组件固定隔离装置。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啜吸筒底部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气泡发生器,可以将该啜吸筒底部循环气体流变换成微小气泡,自底部连续均匀上浮的气泡能够更好的带走附着于啜吸筒内壁和燃料组件外表面的放射性气体,由此有效减少漏检的气体,提高检测效果,缩短检测周期,此外,托架设置多个啜吸筒,可以一次承载多个待测燃料组件,有利于提高真空离线啜吸检测的效率,各啜吸筒的密封盖通过沿啜吸筒上开口平台滑动开启、闭合,结构简单可靠,有效避免转动开合式结构的卡涩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0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32151.1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IPC: G21C1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离线啜吸系统及检测方法。本公开的检测方法在确保检测准确性的前提下,实现多啜吸筒分时同步交替检测,缩短检测时间。采用多个啜吸筒啜吸交替检测的方法将平均检测一组燃料组的时间缩短30%以上。此外,由于设计了多个啜吸筒,既可实现双啜吸筒交替检测工作,也可实现单啜吸筒独立检测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冗余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48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72225.9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P6/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取管方法。在获取传热管的具体位置后,通过内切管方式切断传热管,然后采用金属加热设备在传热管内壁形成螺旋线或直线加热轨迹使之管径缩小,再从管板一次侧将其拔出。其有益效果在于:可在不破坏(切开)蒸汽发生器外壳的前提下,实现在役(或退役)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取管,取管后在役蒸汽发生器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本发明利用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无需复杂的传动机构,即可实现不定高度下由管内向外切断传热管,且能克服处于特殊环境下传热管难以切割的难题;利用氩弧焊熔融金属的原理去除传热管胀紧力,可完成传热管径向的缩小,以实现传热管和管板管孔的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86209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210551198.3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套管水下水介质液压剪切装置。本发明的指套管水下水介质液压剪切装置,包括箱体、剪切缸和剪切刀片;剪切缸位于箱体内部,剪切刀片包括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固定刀片安装于剪切缸前端内侧,活动刀片安装于剪切缸活塞前端。本发明能够可靠实现废弃指套管活化段的剪切工作,使废弃指套管活化段便于在封闭容器进行存储,保证电厂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86228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10551199.8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容器咬死主螺栓的镗铣装置。本发明包括底座、导柱、主轴箱、主轴和固定防尘罩;底座放置于压力容器法兰面上,用于定位镗铣装置;两根导柱固定在底座上,主轴箱能沿导柱上下运动;主轴外伸于主轴箱下部,其下端面安装有可替换的切削用镗铣刀和残牙取出工具;固定防尘罩套在所述底座、导柱、主轴箱和主轴的外部。本发明能够在确保压力容器主螺栓螺孔不受损伤的条件下,切除并去除咬死主螺栓。
-
公开(公告)号:CN10386240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550287.6
申请日:2012-12-17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压力容器咬死主螺栓的夹具。本发明包括螺套和倒置形夹具本体。所述螺套呈上端面封闭的圆柱体,螺套旋入咬死主螺栓的相邻的螺孔进行定位;所述倒置形夹具本体,其一端固定在咬死主螺栓伸出压力容器法兰面的部分,另一端固定在旋入螺孔中的螺套上;倒置形夹具本体与待切割咬死主螺栓的接触面为与主螺栓侧壁尺寸相匹配的圆弧形卡箍,其与切割咬死主螺栓另一侧的夹具紧固。本发明以两侧夹持的形式对咬死主螺栓进行支撑固定,有效避免了压力容器咬死主螺栓在切割过程中或切割完成时发生倾倒事故,保障人员、设备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2965440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461726.2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γ‑β复合探测装置。第一闪烁晶体对β射线的吸收率高于对γ射线的吸收率,使得第一光电倍增管和第一信号处理单元可以根据第一闪烁晶体发出的光线检测β射线,第二闪烁晶体对β射线的吸收率低于对γ射线的吸收率,使得第二光电倍增管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可以根据第二闪烁晶体发出的光线检测γ射线,由此实现γ和β射线的复合探测,从而能够辅助判定不同出堆时间燃料组件的破损情况。此外,将第一闪烁晶体作为探测腔室,既有效存储待测气体,又可以使得第一闪烁晶体由内至外更加充分接受待测气体释放的射线的辐照,由此使得γ‑β复合探测装置更加灵敏的探测到待测气体释放的β射线。
-
公开(公告)号:CN21251658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514396.9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IPC: G21C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线真空啜吸检测与安全控制系统。本公开实施例的离线真空啜吸检测与安全控制系统实现双啜吸筒离线啜吸装置高效检测和可靠检测。在待检准备、本底检测环节,控制器可以针对两个啜吸筒同时执行各啜吸筒对应的工序,缩减了检测总时间;同时循环检测环节采用双重安全控制,气体保护回路的应用,防止控制器异常开启管路,从而保证待检气体不流失、外部气体不流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22608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22181657.9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溶解放射性气体的装置。目前燃料组件破损检测手段主要有在线啜吸检测和离线啜吸检测,在线啜吸检测时有较多疑似破损组件,检测精度不高,换料时间较长。本装置包括:进水单元、出水单元、进气口、出气口。保安过滤器一端和脱气膜组件进水口通过管道相连;脱气膜组件出气口与排气组件相连,脱气膜组件排气口与真空泵一端通过管道相连;气体吹扫单元与脱气膜组件进气口通过管道相连;出水单元与脱气膜组件出水口通过管道相连。本装置能有效实现放射性废水净化,不破坏水池化学环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