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掏槽结构及爆破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513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31546.7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掏槽结构,包括大掏槽孔、小掏槽孔均设置于掌子面的同一垂直水平面上。大掏槽孔包括第一掏槽孔和第二掏槽孔,第一掏槽孔的中心线与第二掏槽孔的中心线呈第一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线分布,且呈60°夹角设置。小掏槽孔包括第三掏槽孔和第四掏槽孔,第三掏槽孔的中心线与第四掏槽孔的中心线呈第二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线分布,且呈60°夹角设置。第一等腰梯形的腰线长度大于第二等腰梯形的腰线长度,大掏槽孔与小掏槽孔均内设有多个炸药放置点以进行有序爆破,其通过大掏槽孔与小掏槽孔的相互配合,实现掏槽区爆破不产生过大震动的效果。

    一种强震深埋软岩地层隧道严重大变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8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1103853.X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强震深埋软岩地层隧道严重大变形控制方法。该变形控制方法开挖采取台阶法施工,在上台阶开挖前先做好超前支护,以保障该洞段开挖时的围岩相对稳定。上台阶开挖后,立即施作上台阶第一层支护,并滞后3~5m同步施作临时仰拱与上台阶第一层支护成环;下台阶带仰拱开挖滞后掌子面距离不大于35m开挖,下台阶与仰拱第一层支护一并实施,与上台阶第一层支护快速连接成环状,使围岩变形尽快趋于稳定。当完成下台阶带仰拱第一层支护后,待初支喷砼达到一定强度后,立即施作下台阶与仰拱的第二层支护,并根据量测信息,确定是否再成环施作上台阶的第二次支护及采取补强控制变形措施。

    一种岩溶隧道塌方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89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50666.8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隧道塌方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岩溶隧道塌方风险评估体系及对应层次结构;建立各层次判断矩阵,计算综合权重向量并检查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合理性;建立岩溶隧道塌方灾害风险评价集;确定风险评估指标隶属度,并形成模糊矩阵;将模糊矩阵和由综合权重向量组成的权重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到模糊综合评判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将模糊评判集中最大元素在岩溶隧道塌方灾害风险评价集对应的风险等级作为评价结果,形成岩溶塌方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本发明评估体系全面、评估指标参数易于获取、评估流程易于操作;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了岩溶隧道施工安全性。

    一种隧道密集型预埋槽道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629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49628.X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预埋槽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密集型预埋槽道的施工方法,隧道内设有仰拱和拱墙,包括:a.对仰拱进行混凝土浇注;b.定位安装拱墙起始的环向钢筋,随后利用环向钢筋定位卡具定位安装拱墙其余的环向钢筋;c.定位安装拱墙起始的纵向钢筋,随后利用纵向钢筋定位卡具定位安装拱墙其余的纵向钢筋;d.安装预埋槽道。本发明通过对隧道拱墙中的环向钢筋和纵向钢筋进行准确定位,再进行预埋槽道的安装,从而在保证拱墙内钢筋的安装精度的基础上,避免预埋槽道与钢筋发生碰撞,确保预埋槽道的安装效率以及安装质量。

    一种软岩隧道施工预留变形量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360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05112.5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岩隧道施工预留变形量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待施工洞段的变形等级。根据待施工洞段的变形等级确定该洞段的预留变形量范围。确定预留变形量的值。每个洞段施工前,均需要测量该洞段的地应力和围岩岩体强度,定根据公式:围岩强度应力比=Rc/σmax计算出围岩强度应力比。根据围岩强度应力比的值所处的范围确定该洞段的变形等级。最后根据变形等级确定该洞段的预留变形量。本发明的预留变形量确定方法使得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预留变形量确定过程规范化。

    一种强震深埋软岩地层隧道严重大变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8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03853.X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强震深埋软岩地层隧道严重大变形控制方法。该变形控制方法开挖采取台阶法施工,在上台阶开挖前先做好超前支护,以保障该洞段开挖时的围岩相对稳定。上台阶开挖后,立即施作上台阶第一层支护,并滞后3~5m同步施作临时仰拱与上台阶第一层支护成环;下台阶带仰拱开挖滞后掌子面距离不大于35m开挖,下台阶与仰拱第一层支护一并实施,与上台阶第一层支护快速连接成环状,使围岩变形尽快趋于稳定。当完成下台阶带仰拱第一层支护后,待初支喷砼达到一定强度后,立即施作下台阶与仰拱的第二层支护,并根据量测信息,确定是否再成环施作上台阶的第二次支护及采取补强控制变形措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