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19628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480004905.4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58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05 , H01M4/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71 , H01M4/043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1393 , H01M4/1397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1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H01M2300/0068 , Y02T10/7011 , Y10T29/4911
Abstract: 一种全固态电池10,其包括负电极层1、正电极层2、布置在正电极层和负电极层之间的固态电解质层3、连接至负电极层的负电极集电体4、连接至正电极层的正电极集电体5,其中,负电极层包含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负电极集电体包含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反应的金属,在负电极层和负电极集电体之间存在含硫化合物层6,所述含硫化合物层包含通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金属反应而产生的含硫化合物,在制备全固态电池之后的初始充电过程中,当以等于或大于0.3C并且等于或小于3.6C恒流充电至3.6V时,充电容量为等于或大于50mAh/g并且等于或小于90mAh/g。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681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849386.2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 H01M10/058 , H01M10/05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4/0404 , H01M4/0407 , H01M4/0435 , H01M4/0471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004/021 , H01M4/139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电极层叠体的方法和制造全固体电池的方法。制造电极层叠体(其包括活性物质层和在活性物质层上形成的固体电解质层)的方法包括:形成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层形成步骤;和将固体电解质层形成用浆料涂敷到活性物质层上并干燥固体电解质层形成用浆料,由此在活性物质层上形成固体电解质层的固体电解质层形成步骤。在该方法中,活性物质层的填充系数与活性物质层中的活性物质的体积比的乘积为0.33至0.41。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44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455415.7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68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制造按顺序层叠了正极层叠体、中间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叠体的全固体电池。制造全固体电池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对正极层叠体进行压制的第一压制工序、对负极层叠体进行压制的第二压制工序以及对正极层叠体、中间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层叠体进行压制的第三压制工序。特别地,第三压制工序的压制压力低于第一压制工序的压制压力和第二压制工序的压制压力,第一压制工序的压制温度为150℃以上175℃以下,第二压制工序的压制温度为125℃以下,第三压制工序的压制温度为125℃以下,在以第三压制工序压制前,不以超过第三压制工序的压制压力的压力对中间固体电解质层进行压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73341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38828.5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2/1673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特别是对高电流密度条件下的充放电具有高充放电容量的硫化物系固体电池。一种硫化物系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正极、负极、以及存在于该正极和该负极之间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层,上述负极至少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微粒和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微粒,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微粒的平均粒径ra与上述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微粒的平均粒径rs之比(ra/rs)为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53645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680031320.7
申请日:2006-10-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气体隔板(10)包括:第一板片(12),形成气体隔板的一个面;第二板片(16),形成气体隔板的另一个面;第三板片(14),夹持在第一板片与第二板片之间,在层积时与电解质层和电极层重叠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冷媒流路形成部(15),该冷媒流路形成部将贯穿厚度方向并且冷媒在其中流动的冷媒流路形成在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之间;以及流速调整部(78),配置在冷媒流路中,对冷媒流路内的冷媒的流速进行调整,使得在通过燃料电池的运行条件和/或配置燃料电池的环境而确定的、燃料电池发电时的气体隔板面内的温度分布内,温度越高的区域中的冷媒的流速越快。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4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010201672.4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提供即使对包含锂钛氧化物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也能够抑制电极端部的开裂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辊压来压密化的步骤,全固体电池具有依次层叠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层而成的结构,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锂钛氧化物,并且,进行辊压之前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应力松弛率为32.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0673598.X
申请日:2023-06-08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通过将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和溶剂干稠混炼,从而准备第1电极材料。通过在第1电极材料中添加分散促进成分,从而准备第2电极材料。准备包含第2电极材料的浆料。通过将浆料涂布于基材的表面,从而制造电极。通过固体电解质附着于活性物质的表面,从而形成复合体。分散促进成分促进溶剂中的固体电解质的分散。
-
公开(公告)号:CN1101902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127832.2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5 , H01M10/058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二次电池系统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良好的固体二次电池系统,其具有包含选自能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或该金属与Li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本公开的制造方法是具备锂离子固体电池和控制装置的固体二次电池系统的制造方法,其具有:由至少含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材料的Si单质粒子和作为导电助剂材料的纤维状碳且以4.8vol%以上的比例含有该纤维状碳的负极材料得到负极构件的工序;将固体电解质构件配置在负极构件和正极构件之间并接合,由此得到电池构件的工序;和对电池构件以1.0C以上的充电倍率进行初次恒电流充电至比由控制装置所控制的充电上限电压高的电压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900417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10887814.X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40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该全固体电池系统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固体电解质层(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4)的全固体电池以及对全固体电池使用时的充放电电压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中,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非晶化率为27.8~82.8%,且满足下述条件:0.32≤全固体电池的控制放电容量(mAh)/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理论容量(mAh/g)×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全部重量(g)×非晶化率(%)≤0.60。另外,该制造方法具有: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和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层叠的层叠工序,和充电至高于充放电电压的初始充电电压的初始充电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65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810637229.4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特性良好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含有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导电材料、以及固体电解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包含选自由Si单质以及Si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活性材料,关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粒子,根据下述式(1)而求出的值A在6.1以上且54.8以下的范围内。式(1)A=SBET×dmed×D(上述式(1)中,SBET表示负极活性材料粒子的BET比表面积(m2/g),dmed表示负极活性材料粒子的中值粒径D50(μm),D表示负极活性材料粒子的密度(g/cm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