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覆盖剂在中间包运动行为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084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19219.7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研究覆盖剂在中间包运动行为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金属熔体与渣层在冶金容器内运动行为的实验模拟装置及使用方法的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钢包模型、中间包模型、长水口模型和中间包出水口模型;所述使用方法是通过选择与中间包液态渣和固态渣的物理及流动特性近似的油脂来模拟中间包覆盖剂,再将覆盖剂分散装入水溶性纸袋中,然后加入中间包水面溶解后释放油脂,控制水温、性纸袋的厚度和油脂的属性等,以模拟不同物性的覆盖剂在中间包的运动行为。本发明能够基于实际生产中中间包开浇和稳态浇注工况,通过调整加热速率和水流量等参数控制油脂在不同温度下的液态和固态比例,从而模拟出实际生产中间包覆盖剂的运动行为。

    一种基于连铸坯表面回温控制的二冷水量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89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489207.X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一种基于连铸坯表面回温控制的二冷水量配置方法,涉及连铸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二冷区各段冷却水量,利用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得到与二冷区各段冷却水量对应的二冷区各段温度和空冷段温度;S2:基于二冷区各段温度得到二冷区各段回温速率,并基于空冷段温度得到空冷段回温速率;S3:建立二冷区各段冷却水量与二冷区各段回温速率或空冷段回温速率之间的拟合关系;S4:基于二冷区各段需求回温速率和空冷段需求回温速率,利用所述S3中建立的拟合关系,计算得到二冷区各段需求冷却水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连铸坯表面回温控制的二冷水量配置方法,能够提高二冷水量的控制精度,从而控制连铸坯中间裂纹的产生。

    基于收得率预测的转炉出钢硅锰合金加入量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608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72199.2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收得率预测的转炉出钢硅锰合金加入量确定方法,包括S1采集转炉多炉次生产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S2确定模型输入变量;S3确定影响转炉出钢过程合金收得率的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S4建立单调性约束的BP人工神经网络Mn元素收得率预测模型;S5调整模型参数,得到优化预测结果;S6确定转炉出钢硅锰合金的预测加入量。本发明方法采用单调性约束的方式对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和冶金反应机理结合,用来对转炉冶炼终点Mn元素收得率进行预测,能取得比普通BP人工神经网络更好的预测效果;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经济效益,可为现场生产过程合金的加入提供有益指导。

    一种转炉炼钢冶炼后期碳含量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108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1363776.9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炉炼钢冶炼后期碳含量预报方法,具体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指数衰减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引入了“历史脱碳曲线”、“参考脱碳曲线”、“计算脱碳曲线”的概念,不仅有效发挥了历史炉次脱碳曲线的参考价值,还充分利用了当前炉次实际脱碳曲线的特征,从而提出了一种具有更好适应性和更高准确率的冶炼后期碳含量预报的改进指数模型。

    一种弹簧钢奥氏体晶粒的显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6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410944.5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钢奥氏体晶粒的显示方法,其方法步骤为:(1)将试样放入在850℃~900℃保温10~40min,然后以完全硬化的冷却速度淬火,冷却后将试样在400℃~600℃回火保温8h以上,随炉冷却到350℃后空冷至室温;(2)所述淬硬试样选取轧制方向的横截面进行切割、镶嵌;然后用砂纸进行研磨,最后进行抛光;(3)向70℃水浴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2~2.5g苦味酸、1.5~2g洗发膏、1g高线轧钢厂产氧化铁皮,搅拌均匀,配置成侵蚀液;(4)将金相样品在所述侵蚀液中静置30~60s后取出,用酒精冲洗,吹干后,即可用金相显微镜观测晶粒度。本方法具有显示效果好、侵蚀原料简单易得,侵蚀时间短等特点。

    一种钢液在水口通道内加热过程的模拟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7864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380953.8

    申请日:2019-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液在水口通道内加热过程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包模型、中间包模型、金属质长水口、加热装置、电导率监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示踪剂加入装置,所述钢包模型在所述中间包模型上方,所述金属质长水口按照实际钢包与长水口位置关系安装在钢包模型底部,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金属质长水口处,所述示踪剂加入装置位于所述金属质长水口上方,所述中间包模型包括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电导率监测装置位于所述出口处。该装置能够真实模拟出长水口加热过程对中间包内钢液温度和流动混匀的影响规律;以中间包流体加热效果和混匀效果为评估指标,通过设计不同的加热参数可以获得实际连铸生产中长水口加热工艺所需要的最佳加热时间和加热速率。

    一种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注入气超覆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475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23041.6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注入气超覆测定装置及方法,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填砂模型和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套设在填砂模型的外部,填砂模型包括填砂腔体、四个气体入口、四个气体出口、支架、方向控制部件、转轴、上盖、下盖、固定螺栓、两个顶部加压注气口、加压传动杆、传压活塞和多个气体采样口。填砂腔体中可填入不同粒度及组成的石英砂,并由方向控制部件对整个装置的角度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研究不同注入速度,不同注入气体,以及不同压力、温度以及角度对于注入气超覆情况的影响,装置结构简单,精度较高,可得出正确理论来对现场施工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正则化极限学习机的转炉炼钢终点锰含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20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382179.6

    申请日:2018-11-20

    Inventor: 刘青 张壮 林文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正则化极限学习机的转炉炼钢终点锰含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正则化极限学习机的输入变量的选取、样本数据的预处理、归一化处理、构建正则化极限学习机和通过正则化极限学习机进行转炉炼钢终点锰含量预测;本发明通过正则化极限学习机对转炉炼钢终点锰含量进行预测,在训练过程中不需要调整网络的输入权值以及隐藏层的偏置,只需设置网络的隐藏层节点个数、正则化系数和激活函数就能产生唯一的最优解,且该模型训练速度快、预测精度高、适应性较好,同时该方法测量适应性好、训练时间短、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可以明显提高转炉炼钢终点锰含量的预测精度和运算速率。

    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连铸坯质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626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109564.7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连铸坯质量预测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集连铸坯实际生产所涉及的数据,找到影响连铸坯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对所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极限学习机计输入节点个数、输出节点个数,之后,将训练数据集输入极限学习机中完成对极限学习机的训练,最后输入剩余的样本数据,完成对连铸坯质量的缺陷等级分类。该方法训练速度快、预测精度高、适应性较好,较基于统计学方法、专家系统、BP神经网络等连铸坯质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运算速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进而可对连铸坯的质量进行及时和精确判定。

    一种控制连铸机矫直点处铸坯表面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177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25769.4

    申请日:2013-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连铸机矫直点处的铸坯表面温度的方法,属于连铸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在连铸机矫直点前设置了较长空冷区的裂纹敏感性钢种的连铸生产。针对传统的二冷参数配水方法对裂纹敏感性钢种的冷却过程控制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冷参数配水方法,该方法既能够保证在工作拉速下,铸坯在冷却过程中各冷却段的铸坯表面温度达到设定目标温度,铸坯在矫直点处的表面温度避开所浇钢种的“脆性温度区间”,又能保证实际拉速偏离工作拉速的生产下,各冷却段的铸坯表面温度接近设定目标温度,铸坯在各冷却段的冷却速率基本不变,铸坯通过矫直点处的表面温度稳定地避开所浇钢种的“脆性温度区间”。本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在拉速不稳定生产下铸坯裂纹缺陷的发生几率,进而提高铸坯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