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16356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19808.4
申请日:2007-0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F212/08 , C08F8/20 , C08F8/30 , C08F8/34 , C08J9/04 , C08F21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N,N-二(羧甲基)双取代二硫代氨基甲酸螯合树脂,其含有功能基团-N,N-双(羧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基团,数量为1.15~2.85mmol/g,对重金属的吸附量以Ni计为2.1~6mmol/g。其制备方法为:先制备得到低交联大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再制备得到氯甲基化低交联大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胀剂,在60~90℃下,加入N,N-双(羧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用量为树脂重的1~3倍,搅拌反应5~10h,可得N,N-羧甲基双取代二硫代氨基甲酸基团修饰的螯合树脂。本发明提供的树脂可对如Ni2+,Zn2+等重金属进行选择性吸附,且吸附量较大,所含基团可与某些重金属形成稳定常数较高的络合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810663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610038527.9
申请日:2006-02-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乙酰乙酰替苯胺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将N-乙酰乙酰替苯胺生产废水的滤液在10~50℃的温度和0.5~5BV/h的流量条件下,通过装填有复合功能吸附树脂或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塔,废水中的大部分N-乙酰乙酰替苯胺吸附在树脂上。用脱附剂将吸附完毕的树脂脱附再生,脱附下来的高浓度脱附液调节pH至5~10回收N-乙酰乙酰替苯胺,回收的N-乙酰乙酰替苯胺返回生产工序,低浓度脱附液用于配制下一批次脱附剂循环套用。废水经处理后,COD和N-乙酰乙酰替苯胺去除率可以达到90%,脱附率大于99%。复合功能吸附树脂经再生后,可以重复用于N-乙酰乙酰替苯胺生产废水,该方法具有工艺简便、处理高效经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803641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37919.3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 C02F1/66 , C02F1/72 , C02F1/461 , C02F101/38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集成工艺实现对氨基苯酚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方法,其步骤为:首先调节对氨基苯酚生产废水pH值,并通过胺基修饰复合功能树脂选择性吸附对氨基苯酚,得到近无色透明出水,吸附出水再通过化学氧化使TOC、总氮和氨氮达到作为隔膜电解配卤水的要求,最后氧化后出水配成卤水经隔膜电解制氯气和烧碱。胺基修饰复合功能树脂吸附饱和后可用稀酸彻底再生,其中的高浓度脱附液可回收对氨基苯酚,低浓度脱附液套用于下一批脱附操作。本发明不仅回收了有机物对氨基苯酚,而且回收利用了无机物氯化钠,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在对氨基苯酚生产废水的处理中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246234C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310106127.3
申请日:2003-10-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回收方法。它是将生产废水先经蒸馏,然后通过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床层,使废水中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及其中间产物吸附在树脂上,吸附出水加碱中和至中性后进行减压蒸馏,蒸馏出水回到原生产工艺中套用或经好氧生化处理,可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蒸馏所得残留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后回收十水硫酸钠。树脂用热水脱附再生,使用3~8批次后用甲醇处理,可反复使用。脱附液经蒸馏浓缩回收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及其中间产物,蒸馏出水重复使用。采用本发明方法回收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及其中间产物可作为原料回到原生产工艺,在治理废水的同时,实现了废物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583705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41229.6
申请日:2004-06-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对羟基苯甲酸生产排水中回收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它是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对羟基苯甲酸的工业废水(内含对羟基苯甲酸约2700mg/L,苯酚约1300mg/L)通过NDA-101等大孔吸附树脂床层,使对羟基苯甲酸和苯酚吸附在树脂上,从而实现对羟基苯甲酸和水相的有效分离。树脂经吸附操作后用稀碱液进行洗脱,得到的含对羟基苯甲酸和少量苯酚的洗脱液可直接返回生产过程中的酸析工序回收,树脂经洗脱后可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8C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02138318.9
申请日:2002-09-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4-酸生产过程中磺化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回收方法,其步骤是:A)1,2,4-酸生产过程中磺化废水经适当调节pH后进行过滤,将滤液在0~55℃和流量为0.5~6BV/h的条件下通过装填有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塔,再用稀碱中和;B)用脱附剂将吸附了1,2,4-酸的大孔吸附树脂脱附再生;C)脱附下来的高浓度脱附液返回1,2,4-酸生产过程中的酸析工序,低浓度脱附液用于配制下一批脱附剂循环套用。利用本方法可以使含有1,2,4-酸的深黑色强酸性废水在经过上述处理后,CODcr降至100mg/L以下,CODcr去除率>99%,1,2,4-酸去除率>99%,回收率>90%,并可从每吨废水中回收1,2,4-酸5~8公斤,从而实现了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403392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38318.9
申请日:2002-09-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4-酸生产过程中磺化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回收方法,其步骤是:A)1,2,4-酸生产过程中磺化废水经适当调节pH后进行过滤,将滤液在0~55℃和流量为0.5~6BV/h的条件下通过装填有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塔,再用稀碱中和;B)用脱附剂将吸附了1,2,4-酸的大孔吸附树脂脱附再生;C)脱附下来的高浓度脱附液返回1,2,4-酸生产过程中的酸析工序,低浓度脱附液用于配制下一批脱附剂循环套用。利用本方法可以使含有1,2,4-酸的深黑色强酸性废水在经过上述处理后,CODcr降至100mg/L以下,CODcr去除率>99%,1,2,4-酸去除率>99%,回收率>90%,并可从每吨废水中回收1,2,4-酸5~8公斤,从而实现了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20541.6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孔生物炭基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多级孔生物炭基阴极材料在生物炭的多级孔结构中构建非金属杂原子掺杂位点与纳米钴氧化物金属位点,为过氧化氢的电化学生成与活化反应同时提供高密度活性位点与快速传质通道;生物炭上设置中孔、大孔,中孔的直径为2~50nm,大孔的直径为50~2000nm。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水热法处理干燥的油料作物残渣前体;制备富缺陷多级孔生物炭;制备多级孔生物炭基阴极材料。本发明通过系列前处理,得到具有发达中、大孔结构的富缺陷生物炭作为电芬顿阴极材料的理想载体,通过调节生物质前体种类、酸与生物质前体质量比、水热反应温度实现缺陷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063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424459.5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介孔且耐酸耐盐型氨基膦酸生物质基水凝胶及其应用,氨基膦酸生物质基水凝胶由活性基体单元和功能基单元经交联剂嫁接反应而成,功能基单元由氨基化合物与亚磷酸经接枝反应而成;活性基体单元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钠、半纤维素、海藻酸钠、环糊精、明胶、古尔胶、淀粉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多种的混合;氨基化合物选自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酰胺、二乙胺、二乙烯三胺、四乙烯五胺中任意一种、两种或多种的混合;本发明提供的氨基膦酸生物质基水凝胶富含介孔同时具有耐酸耐盐与优良动力学特性、原料成本低廉、适于复杂废水中铜离子的高选择性分离回收,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前景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019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0100.8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封装的类普鲁士蓝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选用具有高类芬顿活性的铁钴普鲁士蓝类似物作为基体,通过超声混合、低速离心及真空干燥,实现羧基化碳纳米管的均匀附载,从而制备碳纳米管封装的类普鲁士蓝复合物;该材料可用于非均相电芬顿阴极,不仅保留了羧基化碳纳米管良好的两电子氧还原活性,而且其特殊的复合结构可大幅提高铁钴普鲁士蓝类似物的非均相电芬顿催化降解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活性与稳定性,其过氧化氢产率可达85%以上;本方法实施简便、成本低廉、重复使用率高,因而综合优势明显、效益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