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芬顿流化床处理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500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56665.4

    申请日:2014-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芬顿流化床处理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和主体反应塔,调节池通过提升泵与主体反应塔顶部的配水槽连接,主体反应塔内填充有填料,主体反应塔内填料底部为倒锥斗,倒锥斗上设置有进水口,倒锥斗的底部连接排渣管;主体反应塔内填料上方设置有斜板;在斜板上方且位于主体反应塔端口处设置有分隔槽和出水槽;分隔槽由竖直的隔板均分为左右两单槽,两单槽的上端均与所述的配水槽连通,分隔槽的底部设有开口,该两单槽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接入所述倒锥斗的进水口;分隔槽的正对面设有出水槽。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提高药剂利用率,维持高效稳定的除铁效率。

    一种芬顿流化床处理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500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056665.4

    申请日:2014-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芬顿流化床处理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调节池、提升泵和主体反应塔,调节池通过提升泵与主体反应塔顶部的配水槽连接,主体反应塔内填充有填料,主体反应塔内填料底部为倒锥斗,倒锥斗上设置有进水口,倒锥斗的底部连接排渣管;主体反应塔内填料上方设置有斜板;在斜板上方且位于主体反应塔端口处设置有分隔槽和出水槽;分隔槽由竖直的隔板均分为左右两单槽,两单槽的上端均与所述的配水槽连通,分隔槽的底部设有开口,该两单槽分别通过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接入所述倒锥斗的进水口;分隔槽的正对面设有出水槽。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提高药剂利用率,维持高效稳定的除铁效率。

    一种高负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26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41586.6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负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有机溶剂改性基底,得到亲水性基底;步骤二,对生物质原材料进行强化氧化处理,得到携带含氧官能团的生物质纳米纤维,将其沉积在亲水性基底表面,形成生物质纳米纤维中间层;强化氧化处理为氧化剂耦合酸处理、碱处理、细胞破碎仪超声处理中的一种或几种;氧化剂用量为5~50wt%;步骤三,多胺单体和酰氯单体在生物质纳米纤维中间层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制得表面Zeta电位低于‑90mV的聚酰胺活性层。本发明所得高负电纳滤膜具有低Zeta电位、高渗透性和高离子分离效率;高负电纳滤膜表面可增强Donnan排斥效应,且富羧基结构提升膜表面亲水性。

    一种碳纤维锚定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63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50263.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锚定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双金属纳米颗粒在纤维基底中均匀分散,其制备步骤包括:将铁源、锰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有机高聚物搅拌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用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有机高聚物被电场牵引呈射流状并固化,金属被原位锚定于纤维原丝中;对纤维原丝依次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得到碳纤维锚定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材料。本发明所述电催化材料具有活性位点多、循环稳定性好和金属浸出量低等优点。本发明所述电催化材料可实现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电催化降解,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适用范围广等优势。

    一种纤维素复合纳滤膜及其应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677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1497721.3

    申请日:2023-11-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复合纳滤膜,包括多孔基底、纤维素纳米纤维中间层和聚酰胺活性层,中间层为纤维素与氧化剂反应携带含氧官能团后沉积在多孔基底表面形成的薄膜状结构。本发明所述纳米纤维中间层的含氧官能团在制备聚酰胺活性层的界面聚合过程中能够调控多元胺类单体的运动状态,形成表面疏松底部致密且厚度更薄的聚酰胺层,聚酰胺层表面羧基密度大,孔径小且分布均匀,形貌完整无缺陷,从而可有效克服常规纳滤膜trade‑off上限,并同时提高水渗透性能及离子分离效率。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耦合混凝沉淀深度净化生化尾水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58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0213352.8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深度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耦合混凝沉淀深度净化生化尾水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分为三个功能区:氧化区、混凝区和沉淀区,且功能区相连通;氧化区底部进水口和进气口接气液混合射流器,内部设有催化剂层;混凝区内部设有混凝剂投加装置、管式混合器和竖折档板单元;沉淀区内部设有斜板单元;混凝区和沉淀区底部均设有排泥系统;生化尾水首先经氧化区去除杂环化合物和腐殖酸类等,形成的含臭氧出水再经混凝区和沉淀区,深度去除生化尾水中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等;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处理生化尾水,占地面积小,反应时间短,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臭氧、催化剂利用率,降低混凝剂消耗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