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镀膜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5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20733.4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镀膜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该光纤镀膜夹具包括镀膜基座、两个光纤夹盘以及限位部件,镀膜基座具有镀膜开口,两个光纤夹盘分别位于镀膜开口的两侧,且至少一个光纤夹盘与镀膜基座活动连接,以实现调节两个光纤夹盘之间的间距,使得两个光纤夹盘调节光纤的镀膜长度,限位部件连接于镀膜基座和光纤夹盘,限位部件用于限制光纤夹盘移动,使得光纤夹盘固定于镀膜基座。本申请通过至少一个光纤夹盘与镀膜基座活动连接,通过移动光纤夹盘,以调节两个光纤夹盘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调节光纤的镀膜位置和镀膜长度,操作简单便捷,生产效率高。

    一种非侵入式脑电信号采集电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30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33825.0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式脑电信号采集电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脑电信号采集领域。是利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制备硝酸铟溶胶,与四氯化锡的乙醇溶液,进行溶胶‑凝胶化反应,制备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前驱氧化铟锡溶胶,该前驱体溶胶退火、研磨后得到高浓度半导体氧化铟锡粉末,将该粉末与海藻酸钠凝胶混合制备水凝胶前驱液,注入模具,加入固化液溶液固化后,得到成型性良好的采集电极。在脑电波测量前可直接置于电极片的孔洞中,使用后取出抛弃即可。无需传统导电膏的填充步骤以及信息采集后的仪器清洗步骤,无黏腻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医护人员的操作便捷度。该电极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性好、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稳定的导电性能。

    一种全介质微透镜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0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93002.0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介质微透镜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光学器件微结构技术领域,全介质微透镜的内侧具有若干个高度一致且宽度相等的环状台阶结构,全介质微透镜底部的入射面为圆环面,全介质微透镜顶部的出射面为具有环状台阶结构的倒圆锥凹面;全介质微透镜的外壁为竖直壁,环状台阶的内壁为竖直壁;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制备,能够通过入射的柱矢量光束聚焦,获得光链,方便快捷;还能够通过调控入射高斯柱矢量光束的径向能量分布或环状台阶层数,实现对于光链中焦斑个数的灵活调控。

    基于阈值分割的甲状腺超声图像干扰界面自动识别去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424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561899.6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阈值分割的甲状腺超声图像干扰界面自动识别去除方法。属于医学图像分割技术领域;本发明可在初始设定阈值基础上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从而获得最初始的遮罩;不论感兴趣区域与操作界面大小差异,只要感兴趣区域的大部分区域位于整张图像中部,即可完成提取;对于图像感兴趣区域外的字符标识干扰,能够使用形态学操作将其影响减小从而获取感兴趣区域。本发明主要在对操作界面干扰的自动判别上有所创新,能够满足多种不同大小和位置的操作界面干扰的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快速且自动识别并去除超声甲状腺图像的边缘干扰,提取感兴趣区域,为后续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提供便利。

    一类新型光刺激响应型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58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277118.0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光刺激响应型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利用苯乙烯结构单元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对光刺激呈现不同的响应性能的特性,构建了一种新型光刺激响应型材料,可实现对氧气存在与否的特异性响应;将本发明公开的苯乙烯类化合物与磷光铱配合物结合,利用其丰富的电荷转移方式,可使得响应信号能直接被肉眼识别。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公开的合成方法简单、材料响应灵敏、响应信号能直接被肉眼识别,为扩展刺激响应型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种铜纳米颗粒/黑磷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8668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436846.8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纳米颗粒/黑磷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载体黑磷纳米片及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铜纳米颗粒;制法为先将黑磷和氢氧化钠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制得混合液,将该混合液置于超临界反应釜中,在40~70℃、15~20MPa条件下反应3~4h,制得黑磷纳米片,随后将该黑磷纳米片与铜相溶液混合后,在50~60℃条件下反应10~120min,制得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化学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该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铜纳米颗粒的负载量大,结晶性能及催化性能优;制法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同时应用于电化学催化还原CO2,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强、具有较低的外加电压。

    硫化亚锡/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1407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80158.1

    申请日:2017-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硫化亚锡/金纳米颗粒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是:机械剥离硫化亚锡材料,产物厚度50-100 nm,大小几微米到十几微米,氩气气氛中退火后备用;滴加氯金酸水溶液到机械剥离的硫化亚锡表面,沉积2-5 min,氮气吹走多余的液体,120-150℃反应时间2-5;反应结束后,快速取出样品,得到金纳米颗粒在硫化亚锡自取向性组装,所得金纳米颗粒尺寸几十纳米,结晶性好,在光电探测器件、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生物反馈的辅助人工睡眠分期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7316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167453.8

    申请日:2015-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反馈的辅助人工睡眠分期的装置,由将待分析睡眠数据进行可视化与混音处理的数据处理设备、将处理后信息反馈给操作者的生物反馈设备、采集与分析操作者脑电信号的自动分期设备依次连接而成;数据处理设备由可视化处理模块和混音处理模块组成;生物反馈设备由视觉反馈模块和听觉反馈模块组成;自动分期设备由脑电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脑电分析模块和报表模块组成;生物反馈设备与数据处理设备相连,自动分期设备与操作者相连。本发明相较其他方法,通过分析操作者接收视觉和听觉信息时产生的应激反应信号自动得到睡眠分期结果,无需操作者手动进行睡眠分期结果记录,有效地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人为的误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