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757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91889.1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电网强度评估方法,包括:设置所述单直流系统为定直流电流和关断角的控制方式,且所述同步调相机以预设的无功功率出力。通过变化直流电流指令,记录电流指令变化前后的交直流运行参数,以计算同步调相机的等值阻抗和电力系统的等效阻抗,进而计算得到电力系统的有效短路比和临界有效短路比。根据所述有效短路比和临界有效短路比的比值大小,评估所述同步调相机馈入后交流系统的电网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电力系统的电网强度评估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评估同步调相机馈入后单直流系统的交流电网强度,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26401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61831.9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端电网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受端电网中的各个变电站的负荷以及各个电厂的供电量;构建所述受端电网的N个链式分区,每个链式分区中具有多个变电站且链式分区中的变电站按顺序串接,并且每个所述链式分区的总负荷与该链式分区内的总供电量的差值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建立链式分区相互之间的联络通道以完成所述受端电网的构建,其中,N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应用本申请的方案,有利于在简化电网结构的同时,保证了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又能够避免由于电网结构过于紧密而产生的短路电流超标严重等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受端电网的构建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82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65769.0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逆变站动态无功补偿容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逆变站综合动态无功需求特性曲线获取无功需求稳态值和无功需求最大值;以逆变站换流母线为端口,对交流系统进行戴维南等效,获取戴维南等效参数;根据所述戴维南等效参数计算维持所述换流母线最低电压所需的最小动态无功需求,根据所述最小动态无功需求计算最小动态无功补偿容量;根据逆变站动态无功需求全部被补偿的原则,计算动态无功补偿最佳容量;输出动态无功补偿的配置容量,其中所述动态无功补偿的配置容量为介于最小动态无功补偿容量与动态无功补偿最佳容量之间的容量值。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确定动态无功补偿容量时计算量大、缺乏定量评价依据、对工程设计人员的经验依赖性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038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42246.7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区域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待研究电网的系统仿真模型;其中,系统仿真模型包括:M个待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候选站点和N个故障;对候选站点进行静态稳定仿真计算,得到候选站点在静态稳定维度下的第一电压薄弱程度指标;对候选站点进行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得到候选站点在暂态稳定维度下的第二电压薄弱程度指标;根据第一电压薄弱程度指标和第二电压薄弱程度指标,计算候选站点的综合电压薄弱程度指标;该方法结合候选站点母线的电压变化量、无功功率的变化量以及相邻候选站点的影响因子,综合考虑静态稳定角度与暂态稳定角度的优先次序,有效准确地得到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8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92551.9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代江 , 陈雁 , 郭知非 , 安甦 , 张青青 , 刘明顺 , 李诗旸 , 赵利刚 , 涂思嘉 , 李俊杰 , 孙鹏伟 , 贺先强 , 朱灵子 , 蒲清昕 , 姜有泉 , 朱思霖 , 吴应双 , 王国松 , 田年杰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受端系统最小开机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以开机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在考虑机组的爬坡能力约束、旋转备用约束、关键断面功率约束,同时考虑系统惯量的约束、系统对负荷节点的支撑能力的约束、系统对大规模电力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支撑能力约束,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本申请的方法求解得到的最小开机方案能在较经济地消纳大规模新能源的同时保持系统充足的稳定运行裕度,且本申请的方法实现简单,更好地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77052.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代江 , 陈雁 , 郭知非 , 辛焕海 , 袁辉 , 安甦 , 张青青 , 刘明顺 , 李诗旸 , 赵利刚 , 涂思嘉 , 李俊杰 , 孙鹏伟 , 贺先强 , 朱灵子 , 蒲清昕 , 姜有泉 , 朱思霖 , 吴应双 , 王国松 , 田年杰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日内最小新能源弃电量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以新能源的弃电量和限制负荷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在考虑机组的爬坡能力约束、旋转备用约束、关键断面功率约束,同时考虑系统惯量的约束、系统对大规模电力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支撑能力约束,最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本申请的方法能够尽量减少新能源的弃电和限负荷量代价的情况下,同时保持系统充足的稳定运行裕度,且本申请的方法实现简单,更好地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5789.3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15 , G06F18/21 , G06N3/0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网暂态稳定评估模型持续更新的增量学习方法与装置。包括:获取电网系统在当前时刻的第一数据集,其中,第一数据集包括多组数据,任一组数据包括电气图特征、以及与电气图特征对应的稳定标签,电气图特征根据电网系统的各节点的暂态响应确定,稳定标签根据电网系统的各节点的发电机最大功角差确定;获取回放样本池中的历史样本回放数据与第一参数重要度数据,采用第一数据集、历史样本回放数据、第一参数重要度数据对电网暂态稳定评估模型进行增量学习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电网暂态稳定评估模型。解决在电网拓扑不断变化、数据集不断累积的条件下,模型连续学习多个不同数据集而导致灾难性遗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2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1256.0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J13/00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协调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目标电网发生交直流故障时,确定交直流故障的故障类型;将故障类型发送至目标交直流控制主站,以供目标交直流控制主站根据故障类型确定交直流控制策略;在接收到目标交直流控制主站反馈的交直流控制策略后,根据交直流控制策略生成交直流控制指令;将交直流控制命令发送至目标控制主站,利用目标控制主站将交直流控制指令发送至目标交直流执行站,并利用目标交直流执行站执行交直流控制指令。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网发生交直流故障后,尤其多重交直流故障后,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导致电网稳定性变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5015.3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郭知非 , 王祥宇 , 代江 , 袁辉 , 陈雁 , 李诗旸 , 李博文 , 辛焕海 , 刘昕宇 , 赵利刚 , 涂思嘉 , 翟鹤峰 , 袁豪 , 李俊杰 , 孙鹏伟 , 张帆 , 安甦 , 张青青 , 刘明顺 , 贺先强 , 朱灵子 , 蒲清昕 , 姜有泉 , 朱思霖 , 吴应双 , 王国松 , 田年杰
IPC: G06F30/373 , H02J3/00 , H02J3/3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新能源经柔直汇集系统强度量化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至少根据柔直送端换流站的控制参数,以将柔直送端换流站等效为含有电感的电压源,以将单新能源经柔直汇集系统等效为单新能源并网系统;至少根据等值电感确定闭环传递函数矩阵,建立等值后的闭环特征方程,表征新能源、柔直、交流线路三方面的动态;根据闭环特征方程,计算系统短路比,根据新能源设备厂商单机并网测试或模型解析计算临界短路比;计算系统短路比与临界短路比的相对差值,根据相对差值量化系统得到系统稳定性和系统稳定裕度。该方法能够准确的分析在额定运行工况下含单新能源经柔直汇集系统的系统强度和小干扰稳定裕度,判断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01406.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6 , H02J3/16 , H02J3/50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变流器的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通过将GFM MMC‑HVDC系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结合换流器的运行特性和调制比约束,推导出了整个系统的系统微分、代数方程和相量建模方法,在保证GFM MMC‑HVDC机电仿真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保留GFM下垂控制器的运行控制特征,可用于交流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无功动态响应特性分析,以及GFM MMC‑HVDC的最优无功功率管理和分配研究。从而解决了传统电磁暂态仿真方法在大规模MMC‑HVDC系统中仿真时间过长、对仿真平台性能要求较高,以及机电暂态仿真无法充分反映GFM动态响应能力和控制特征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