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374845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1273332.9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吸力锚高速荷载下土体可视化的试验装置,包括光学平台、设置在光学平台上的反力框架、设置在反力框架上的吸力锚贯入及高速上拔单元、设置在光学平台上并与吸力锚贯入及高速上拔单元相适配的透明箱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吸力锚贯入及高速上拔单元底部并位于透明箱体内部的透明吸力锚以及设置在光学平台上并与透明箱体相适配的可视化系统,透明箱体的内部设有透明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吸力锚上拔模型试验加载速率过慢的缺点,能够实现吸力锚的高速上拔,精准观测吸力锚在高速上拔荷载下土体的破裂面、土颗粒的运动方向,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203066126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20748712.8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桩基础受竖向拉压荷载作用的试验装置,包括模拟箱、桩基础模型、加载杠杆组件、加载横梁组件、水平滑槽和竖向导轨,所述的水平滑槽设在模拟箱两侧,所述的竖向导轨设在模拟箱的侧壁上,所述的加载横梁组件可滑动地与水平滑槽连接,所述的加载杠杆组件与加载横梁组件连接,所述的桩基础模型与加载杠杆组件连接,并设置在模拟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范围广、模拟精度高、加载方式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664249U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22594825.9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力桶上拔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力桶多向倾斜快速上拔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开口模型箱、多角度高速上拔控制系统、吸力桶;所述多角度高速上拔控制系统包括四通道高速伺服加载仪,伺服电机,垂直滑轨和转向机构;所述四通道高速伺服加载仪倒置固定于开口模型箱设置的加载横梁中间位置正下方;垂直滑轨设置于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上,伺服电机固定在垂直滑轨顶端,吸力桶通过钢丝绳绕过转向机构与四通道高速伺服加载仪连接;通过转向机构来控制倾斜角度,四通道高速伺服加载仪通过转向机构对吸力桶进行上拔加载。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吸力桶模型试验的任意角度的高速上拔。
-
公开(公告)号:CN212125449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050699.3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63B2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加深锚固长度的鱼雷锚,包括相互卡合的锚身(2)和锚头(8),所述锚身(8)内设有螺杆(5),所述螺杆(5)一端通过螺母(7)与锚头(8)连接,另一端固定有自带储电功能的电机(3),所述电机(3)通过连接杆(4)与锚身(2)连接,所述螺杆(5)靠近螺母(7)一端的杆身上设有旋转刀片(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切割土层加深锚固长度、提升鱼雷锚抗拔能力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253285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637909.3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F03D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储能基础装置,包括螺旋通道、线圈、中心管、上储球管道、下储球管道及永磁体小球,螺旋通道固定在沉井或大直径桩基础内壁上,线圈密绕在螺旋通道外壁,并与外部电气设备相连形成闭合回路;中心管设置在螺旋通道的中心轴上;上储球管道连接在中心管顶端与螺旋通道顶端之间;下储球管道连接在中心管底端与螺旋通道底端之间;永磁体小球常态式位于上储球管道或下储球管道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意义在于,风力富足时,利用风电机组的富余电力,将下储球管道内的永磁体小球从中心管抬升至上储球管道内;风力贫乏时,永磁体小球沿螺旋管道内部向下螺旋运动,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实现储存风电,节约能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323985U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20304277.4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涌潮作用下隧道动力响应的试验装置,包括模拟箱、隧道模型、加载横梁组件、加载组件、激振器、信号发生组件、运动控制组件、拾振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所述的模拟箱内填充土体,所述的隧道模型设置在土体内,所述的加载横梁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模拟箱上方,所述的加载组件紧贴土体上表面设置,并连接激振器,所述的激振器通过运动控制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加载横梁组件上,并连接信号发生组件,所述的拾振器固定在隧道模型上,并连接数据采集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试验装置简单、可操作性高、适用范围广、可模拟复杂的涌潮荷载等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