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级孔结构MgO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408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21378.4

    申请日:2013-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多级孔结构MgO的制备方法。(1)在5-100mL浓度为0.001-3mol·L-1的可溶性镁盐溶液中加入2.5-200mL醇,得反应液;(2)在353K-373K的条件下,对所述反应液在水浴或油浴中进行加热,当溶液体积剩原来的2/3时,升温至573K-1073K进行焙烧处理获得产物。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简单的、低成本的采用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在整个MgO的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沉淀剂和后续的产物分离、洗涤等过程;最重要的是,本发明使这种多级孔氧化镁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制得的多级孔MgO的铀吸附性能好、再生温度低、回收方便。

    以油页岩灰为原料制备具有插层结构铀吸附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9960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77264.7

    申请日:2013-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以油页岩灰为原料制备具有插层结构铀吸附材料的方法。将油页岩灰渣粉碎研磨至100目,加入油页岩灰渣质量30-60%的NaCl,在800-1400K的温度下,煅烧3-10h,风干;按照每克油页岩灰渣添加2-20mL的比例添加酸液,浸提后进行残渣分离得到提取溶液;通过添加金属离子的方法,调整所述提取溶液中三价和四价金属离子总摩尔数与二价金属离子总摩尔数之比为1:5-1:2,调整溶液pH=5-12,进一步搅拌10-1000min或转入水热釜中373-433K水热120-3600min;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具有插层结构铀吸附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且不受油页岩灰化学成分差异的限制,实现了工业废物油页岩灰的无害化、资源化、功能化的利用。

    磷钨杂多季铵盐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3180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710144302.6

    申请日:2007-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磷钨杂多季铵盐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比为1∶2-2∶1的比例称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或四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与磷钨酸;分别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或四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磷钨酸溶解在蒸馏水中制成水溶液;在不断搅拌下,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或四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的水溶液滴入磷钨酸水溶液中,逐渐有沉淀生成,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待沉淀完全后,抽滤,洗涤沉淀物,于70℃烘干得到产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脱硫剂对柴油中的硫化物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

    一种Gd掺杂的镁锂合金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29611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37519.9

    申请日:2008-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Gd掺杂的镁锂合金。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Li:6~9%,Al:2~5%,Zn:0.5~2%,Gd:0.2~1.5%,余量为Mg。本发明在加入常用的镁锂合金强化元素Al、Zn的基础上,将稀土元素Gd引入镁锂合金。Al是合金的主要强化元素,Zn也是合金的强化元素,同时改变合金的塑性,Gd可以产生固溶强化作用,改善合金微观结构、细化晶粒。同时,Li含量的提高使合金处于α+β两相区,因此提高了合金的塑性,同时降低了合金的密度。

    一种添加Ag增强的镁锂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01403064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37463.7

    申请日:2008-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添加Ag增强的镁锂合金。它是由纯镁、纯锂、纯铝、纯锌、纯银熔炼而成的,合金的成分以的重量百分比为Li:8%、Al:2.5-3.5%、Zn:1.0-1.5%、Ag:0.2-1.0%,余量为Mg。本发明在保持高强度的基础上,能提高合金塑性、时效稳定性、耐高温性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新型镁锂合金,其机械性能为:室温下,抗拉强度:190~260MPa,屈服强度:160~250MPa,延伸率为:18~35%,抗冲击韧性为:290~470KJ/m2,密度为:1.25~1.52g/cm3;150℃下,抗拉强度:130~200MPa,屈服强度:120~180MPa,延伸率为:15~28%。

    一种生化与磁分离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458091A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3127929.5

    申请日:2003-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化与磁分离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它是在采用超高分散技术和双滴法制备磁响应性和悬浮稳定性高的铁基或钴基磁性物种悬浮液的基础上,引入磁性菌团的接种、培养技术,并利用磁分离方法实现悬浮物质和磁性菌团共同沉降,从而使生活或工业废水得以净化。净化水中的COD可下降到20~30mg及以下,BOD下降到10~20mg及以下,悬浮物下降到5mg/L(升)以下;沉降比达5%以下(接近于100%沉降),污泥和悬浮物的沉降速度提高10倍以上;废水处理投资为常规方法的50~70%,运行费用降低20~25%。

    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90574A

    公开(公告)日:2001-04-11

    申请号:CN00133474.3

    申请日:2000-11-08

    Abstract: 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是由具有超顺磁性的磁性物种Fe3O4或Ni-Fe3O4、Co-Fe3O4、Mn-Fe3O4和固体酸通过采用改进的化学共沉淀和均匀化工艺组合制备而成,其主要工艺流程为:磁性流体的制备、超声分散处理、溶胶—凝胶溶液的形成、磁分离洗涤、分离产物烘干及焙烧处理。由于具有磁性,使该催化剂与反应物的分离和回收更为方便,并具有较高的酸强度和孔隙率,在烃类烷基化、异构化、酯化等反应中是一种对环境友好高效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