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0990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1450270.7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用户的预测热电需求;根据所述预测热电需求确定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预测收益;根据所述热电联产设备的预测收益启动/关闭所述热电联产设备;其中,所述用户的预测热电需求由热电联产设备提供。本发明考虑了用户的热需求和电需求,能够减少能量预测引起的误差,减少用户对电网的依赖;有效降低开关频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36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25361.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获取多种能源负荷历史时序数据和天气历史时序数据;基于所述能源负荷历史时序数据和天气历史时序数据为每种能源分别构建负荷特征图;将其中一种负荷的特征图作为源域数据集,剩余负荷的特征图按能源类型构建多个目标域数据集;利用所述源域数据集和多个目标域数据集,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训练确定各种能源负荷的时序预测值。本发明所提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综合能源多能负荷预测精度,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和控制提供高精度的多能负荷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73830.1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预测的园区在优化周期各时段的电负荷、热负荷、负载率和光伏发电单元出力;将所述园区在优化周期各时段的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电单元出力和负载率代入预先建立的优化调度模型中进行求解,得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在优化周期各时段的购电功率及购气功率、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产能设备的用能功率及产能功率和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储能设备的充放能功率的最优解;根据所述最优解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负载率对能源集线器模型的影响,提高了优化调度模型的构建合理性,进而使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更加合理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6122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141368.2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装机容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投入产出关系和综合能源系统的建设需求,确定所述投入产出关系中的两类参数,得到剩余一类参数与系统投入产出比的关系;基于所述剩余一类参数与系统投入产出比的关系,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各能源设备的装机容量;其中所述投入产出关系由综合能源系统内各能量产品的需求与投入的多种能源转换设备之间的相互转换效率构建,且所述投入产出关系包括三类参数,分别为能源价格、设备能效和系统配置,可根据所要分析的重点对象,确定一部分参数,分析另一部分参数与系统投入产出比的关系,用于设计综合能源系统的装机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42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239897.8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系统可视化装置,包括上位机及沙盘模型,通过上位机中能源系统仿真软件模拟得出的能源系统通过沙盘可视化的进行展示,令所述能源系统的实时运行参数将会通过串行总线实时的传送到沙盘上的各建筑及能源子站进行显示,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可直观的体现出能源系统之间以及与所在地楼宇群之间的依附关系,为工程项目前期论证提供了有力手段,有效提高了管理及设计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研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52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586418.8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金璐 , 钟鸣 , 闫华光 , 李克成 , 成岭 , 于建成 , 覃剑 , 郭炳庆 , 陈培育 , 张金禄 , 何玉龙 , 刘博宇 , 周博文 , 唐艳梅 , 刘铠诚 , 何桂雄 , 张新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海水淡化的沿海多源多荷协调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控制中心、新能源发电站、储能装置、海水淡化设施和常规负荷;控制中心,用于根据获取的运行数据与气象数据,制定最优日前计划与最优日内计划并控制新储能装置和海水淡化设施执行,进行协调控制,能够准确给出多源多荷下海水淡化工艺的优化调控路径,充分利用储能技术的特点,通过以储能调节为主、可控负荷调节为辅的原则调节沿海可控负荷与储能以跟踪可再生能源发电曲线,实现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48978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597193.6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枢纽的变工况运行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仿真周期内的用电负荷;基于所述用电负荷确定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转换系数和余热锅炉的供热效率转换系数;将所述用电负荷、发电效率转换系数和供热效率转换系数带入预先构建的能量转换方程中,对仿真周期内能量枢纽的变工况运行进行仿真;所述能源枢纽包括: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本发明在仿真能源枢纽时,能量转换系数随工况的变化,克服了常用的能源枢纽模型只能反映能源站在额定工作状态下的输出特性,并能反映能源枢纽在运行状态下的实际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6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50287.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选取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的控制周期,并获取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根据控制周期内混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产设备的电能缺额确定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利用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的充放电时间对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其中,混合能源系统中电能存储设备包括两个电池组。本发明提出双电池组电能存储方法,双电池组存储的电能分别提供控制周期峰值期间的电负荷,用以提高电池组的寿命,减少系统对电网的依赖,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废气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69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84943.1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电网公司碳减排风险评估方法。其包括构建由三级评价指标构成的电网公司碳减排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第二、三级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向量;设置评语集及其对应的分值;根据评语集及其对应的分值构建评判隶属矩阵;根据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向量和评价隶属矩阵以及评语集获得电网公司碳减排风险评价结果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电网公司碳减排风险评估方法可应用于电网公司碳排放管理实践中,能够对电网公司碳排放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为电网公司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46110.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1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氢耦合能源枢纽调峰潜力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能源枢纽的新能源出力与各电氢耦合能源枢纽设备参数;基于所述新能源出力与各电氢耦合设备参数结合预先构建的能源枢纽调峰功率模型,得到电氢耦合设备调峰实际可参与功率;基于电氢耦合设备调峰实际可参与功率、所述新能源出力和设备参数结合预先构建的能源枢纽调峰目标模型,得到电氢耦合设备参与调峰的最佳目标值;根据所述最佳目标值对应的能源枢纽的净负荷值和总调度时间,评估电氢耦合能源枢纽并网调峰潜力;本发明通过潜力评估充分发挥电氢融合能源枢纽在电网调峰中的潜力;提高了电网的调节能力,增加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