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04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46114.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14 , H02J3/00 , G06F18/23213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源荷双侧高维随机量的新型配电网概率评估方法,包括获取T年内风电场出力、光伏电站出力、配电系统用户负荷日内时序数据;利用改进聚类算法对风光荷时序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建立风光荷不确定性日内时序典型场景;基于配电网经济、技术、可靠性指标模型,建立配电网综合指标评估体系;考虑配电网各类运行约束,以最小运行成本为目标模拟配电网最优运行状态,计算得到所有场景下配电网各类经济技术指标的期望值;建立风光荷概率分布模型及配电网元件可靠性模型,N次抽样模拟系统运行状态,计算得到系统可靠性指标;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源荷双侧的高维随机量,合理评估了新型配电网经济安全运行能力和可靠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38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1270449.1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规划方案可靠性快速评估方法,获取多种因故障造成停电的行为通过Matlab仿真平台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其中设备故障的概率取自厂家的出厂标定值,出厂标定值还包括有负荷数据和故障数据,通过将待规划区域的负荷数据和故障数据作为输入发送至训练好的配电网可靠性计算模型,执行步骤2;步骤2:在OpenDSS中输入待规划区域的给定条件,计算给定条件下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执行步骤3;步骤3:通过配电网可靠性计算模型输出待规划区域的投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429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11255492.8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张艺涵 , 李秋燕 , 王利利 , 田春筝 , 李科 , 郭新志 , 付科源 , 马杰 , 孙义豪 , 全少理 , 郭勇 , 杨卓 , 丁岩 , 罗潘 , 杨钦臣 , 于昊正 , 祝智杭 , 李妍 , 王少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最大轮廓聚类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空间分布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划分交通网格,构建充电需求指标以描述交通网格周围道路中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以交通网格为聚类样本,以交通网格的充电需求指标和地理坐标为聚类样本属性进行群簇聚类,采用密度峰值聚类方法对聚类样本做聚类运算,得到多组聚类结果;基于轮廓系数计算各聚类结果的总体轮廓系数,选择最大轮廓系数的聚类结果作为最佳结果,得到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指标的空间分布;根据充电需求总量和各聚类群簇的总充电需求指标计算各群簇的充电需求,得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空间分布,对后续电网规划建设和以及电力需求侧响应提供参考价值,对充电站规划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35479.8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V10/762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K‑means的多分支AGCNN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导入台区的电力负荷历史数据,采用K‑近邻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数据;对归一化后的数据采用K‑means聚类得到该台区的负荷类型;构建一个多分支AGCNN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网络结构,并对不同类型负荷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在多分支AGCNN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中,采用Adam算法对负荷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基于多分支AGCNN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预测该台区的电力负荷,得到负荷预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深度挖掘数据提供的特征并降低特征的复杂度,提高对台区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1004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54281.2
申请日:2019-12-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田春筝 , 李鹏 , 李锰 , 李慧璇 , 王利利 , 郑永乐 , 李科 , 李秋燕 , 张艺涵 , 全少理 , 林宏宇 , 焦扬 , 郭新志 , 杨卓 , 郭勇 , 孙义豪 , 丁岩 , 马杰 , 罗潘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热耦合微能源站随机调度优化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建立虚拟微能源站和虚拟微能源站的出力模型,所述虚拟微能源站包括电力子系统、热力子系统和储能子系统;其次,根据电力子系统、热力子系统和储能子系统的运营收益构建目标函数;再利用CvaR方法构建虚拟微能源站调度的风险函数,并利用鲁棒随机优化理论构造随机约束条件;最后,利用目标函数的最大化和风险函数的最小化实现微能源站随机调度的优化。本发明实施PBDR以实现VEP的最优化运行,并通过设定合理的峰谷价差,激励用户响应VEP的能量调度,以消纳WPP、PV和SC清洁能源出力,最大化降低清洁能源弃能,博取VEP最大化经济收益的同时最小化运营风险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18328.2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锰 , 王利利 , 刘巍 , 田春筝 , 李秋燕 , 李科 , 李鹏 , 全少理 , 付科源 , 郭勇 , 郭新志 , 杨卓 , 孙义豪 , 丁岩 , 马杰 , 张艺涵 , 罗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门当户对遗传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主动重构方法,首先,将功率损耗、电压偏移和系统稳定裕度等指标融合到目标函数中,并引入判断矩阵法和线性加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和实现多目标函数的转化;其次,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弊端,提出了基于“门当户对”原则的多种染色体交叉策略,丰富了种群进化方式的多样性,算法计算效率和寻优能力得到大大加强;最后通过设定临界值,实现主动配电网的自我感知和主动重构,提高配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仿真算例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模型和算法以及主动重构的理念符合当前主动配电网主动运行和主动控制的思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51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69802.6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3/3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微网的多类型储能多级控制方法,包括波动平抑策略、能量/功率分配策略和经济运行策略;首先采用波动平抑策略对微网原始功率进行平滑,获取微网并网功率和储能总载荷曲线;然后在一阶滤波算法的基础上使用基于功率型储能荷电状态的储能充放电分配策略,实现能量型储能和功率型储能之间的功率分配;继而利用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经济运行策略实现功率型储能内部的功率分配(即超级电容器和飞轮储能的功率分配),同时利用基于度电成本的经济运行策略实现能量型储能内部的功率分配(即锂电池和液流电池的功率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527960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91233.5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序关系法-熵权法的县域电网评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指标体系,获取指标值;步骤2,指标分类归一;步骤3,确定指标体系的主观权重;步骤4,确定指标体系的客观权重;步骤5,计算组合权重;步骤6,综合计算,得到评价结果。本发明以组合赋权方法进行赋权,将专家或工作者的经验优势与指标的数据的结构相结合,得到比单一赋权法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序关系法体现了人们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分解、判断、综合,无需要构造判断矩阵和进行一致性检验,大幅减少了计算量易于掌握,也易于应用。熵权法体现了数据的结构特征,方法简单,容易实现。两者可以弥补单一主观赋权法完全依赖人为意识和单一客观赋权法完全依赖数据结构的弊端。
-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4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95247.6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32 , H02J3/38 , H02J3/24 , H02J3/00 , H02S10/20 , H02S40/38 , H02B7/00 , H02B7/06 , H02B1/24 , H02B1/56 , H02B1/46 , H02J13/00 , G06F17/10 , G06F2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调节的光伏储能变电站;包括箱式电站、温控单元和监测单元;温控单元包括温度检测传感器、散热风机;监测单元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信号预处理模块、核心算法模块以及信号反馈模块;核心算法模块用于对信号接收模块处理的数据进行算法处理,识别出不同标签页形成的光伏储能参数数据库的波峰和波谷数据及相应位置点对应的时间,并筛选出其中的动态最大值进行记录,然后用这些最大值除以静态响应值,最终计算出光伏储能的可开放容量系数;本发明使用更加安全、散热良好;能够实现或者能够允许的最大放电深度,进而达到合理利用储能电站可开放容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