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概率图模型的配电网结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9692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1087307.9

    申请日:2019-11-08

    发明人: 赵健 李梁 王小宇

    IPC分类号: H02J3/00 G06F17/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概率图模型的配电网结构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对用户智能电表的电压数据进行等距抽样并做预处理;(2)基于用户智能电表的电压数据,利用概率图模型建立配电网结构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表征配电网中智能电表节点与电力连接线路之间的相互联系;(3)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化简,建立目标函数并假设未知参数;(4)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5)求解未知参数;(6)根据求解出的未知参数得到智能电表节点与边之间的联系,完成配电网结构的识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智能电表数据对拓扑展开识别,不需要其他设备辅助决策,方法简单,识别准确率高。

    一种计及灵活性储备的含风电多微网系统分布式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3407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27220.4

    申请日:2020-12-0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灵活性储备的含风电多微网系统分布式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日前调度规划阶段:通过微网下层管理智能体根据灵活性电池储备模型评估每个微网中可调控灵活性资源能力,并确定第i个微网的所有分布式单元可调节灵活性功率的总容量;日内重新调整阶段:通过微网上层全局优化智能体采用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对各微网承担的负荷进行重新分配;实时优化运行阶段:通过微网上层局部优化智能体根据日内重新分配结果,进行该时间段内的实时优化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评估准确、合理分配动态功率、充分挖掘风机的灵活性调控潜力等优点。

    一种考虑热网特性的电热联合系统辅助服务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6819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1367823.7

    申请日:2019-12-26

    IPC分类号: G06Q1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热网特性的电热联合系统辅助服务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热电机组和电锅炉的调节特性,获得对热电机组和电锅炉相互协调的可行运行区间;2)构建考虑热网特性的电热联合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以热电机组参与辅助调峰服务的收益及成本模型作为目标函数并在约束条件下求解得到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案;3)执行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效的挖掘热电机组调峰能力,改善电力系统中的弃风问题并在机组调峰和风电消纳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等优点。

    一种高渗透风机模糊自适应运行的微网电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32494.2

    申请日:2019-12-22

    IPC分类号: H02J3/06 H02J3/38 H02J3/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渗透风机模糊自适应运行的微网电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于直流微网系统,确定母线电压控制方法,即采用减载控制预留备用容量,并且进行虚拟惯量控制和下垂控制;2)定义用以衡量惯量大小的惯性支撑效益,并通过风机虚拟惯量控制变量改善惯性支撑效益S;3)进行编码调控下模糊运行的双层微网电压控制,上层采用基于功率的分布式电源编码,根据风机渗透率和储能电池确定调度方案,下层根据惯性支撑效益S、电压U以及上层调度方案的减载等级作为输入量,通过自适应模糊控制确定虚拟惯量控制参数和下垂控制系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效应对负荷扰动、提升微网的电压运行稳定程度等优点。

    基于ADMM的分层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协调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7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84297.5

    申请日:2019-12-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DMM的分层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负荷预测和可再生能源出力获取各区域所需的灵活性备用总容量 2)在分布式架构下,建立OPF目标函数;3)求解OPF目标函数得到各区域所需提供的灵活性容量 4)根据各区域所需的灵活性备用总容量 以及所需提供的灵活性容量 确定该区域参与辅助服务的模式,并通过辅助服务的模式实现优化调度;5)在设定的离散时间间隔后更新各区域所需的灵活性备用总容量 并重复步骤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灵活性上调进行分层、实现电力系统供应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协调互动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