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98136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360520.7
申请日:2017-05-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3/1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相轨迹规划和跟踪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和方法,Buck变换器中的开关元件由控制器进行PWM控制,所述控制器中设置有负载识别器、轨迹规划器、监管器、轨迹预测控制器、PI控制器、选择器和数字脉宽调节器;负载识别器用于检测Buck变换器的负载参数;轨迹规划器用于建立状态模型,规划出Buck变换器的相轨迹;轨迹预测控制器用来检测电感电流值,并与预测规划的电感电流值对比,实现动态轨迹的跟踪控制;监管器用于输出控制策略切换信号;PI控制器用于实现稳态跟踪;选择器用于选择控制策略;数字脉宽调节器,用于驱动Buck变换器中的开关元件实现PWM控制。本发明实现了Buck变换器的快速响应和对其更加精确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8992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283269.9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称式LCC谐振网络的EC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包括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LC补偿网络、由两对耦合极板构成的耦合单元、CL补偿网络、整流滤波电路以及负载RL,其中,LC补偿网络与耦合极板等效电容Cs构成正向LCC谐振网络,通过对正向LCC谐振网络的参数设计保证了正向LCC谐振网络的恒压输出,CL补偿网络与Cs构成反向LCC谐振网络,结合反向LCC谐振网络的对称参数设计,保证系统耦合极板激励电压到负载端电压的降压比例灵活可调,本发明在不需要大幅度增加系统频率和串联补偿电感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传输距离大、传输效率高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系统鲁棒性,提升了系统功率密度,降低了应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09235.X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多级双向传输系统,通过在第一级电源电路和第二级电源电路之间插入中继电路从而使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距离更远的无线传输应用中,此外,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中,可以实现至少两种方向的能量传输,从而可以实现能量的相互补给,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中,通过设置各电感线圈的角频率相同,以及对各补偿电容、谐振电感的值进行合理配置,使得系统输出对负载变化的敏感性极低,保证了系统可以输出稳定的电压,提高了系统的输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25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143425.1
申请日:2017-03-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Π复合谐振网络EC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在发射单元中设置T‑LCL谐振网络为耦合单元提供恒流激励,在接收单元中设置Π‑CLC谐振网络实现恒定电压输出,在分析全谐波畸变率、频率敏感性及负载可变范围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参数设计方法,该发明实现了当负载阻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保持恒定,同时保证系统运行在ZPA状态,无需额外增加通信和调节控制电路,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与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32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09122.X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端双线圈位置检测的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在电动汽车车身设置功率拾取线圈和位置检测电路发射端;将无线充电发射系统设为多段导轨式,每一段导轨均设置有功率发射线圈、控制电路以及位置检测电路接收端。每段导轨所对应的控制电路接收当前导轨的两个位置检测电路接收端的电磁信号。位置检测电路接收端接收到电磁信号时,将该信号输入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导轨的开闭。本发明所提出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快的响应速度,不仅实现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定位、判断行驶方向等功能,还实现了电动汽车的动态智能化充电,降低了相应无线充电系统导轨上的能量损耗,保证其稳定可靠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11827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0546147.5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8C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寄生参数的WPT系统信号传输装置,包括用于实现能量传输的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以及用于实现信号传输的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在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原边金属板和副边金属板,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采用平面线圈,且与原边金属板和副边金属板相对设置,使得原边金属板、原边线圈、副边线圈和副边金属板两两之间产生寄生电容,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利用寄生电容实现信号无线传输。有益效果:成本低、易于实现且传输速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可以实现较好的灵活度和空间位置偏移冗余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68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673478.X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M3/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IPT系统高增益能量注入型推挽拓扑电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IPT系统由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组成,在原边电路上还串联有至少一个开关管,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实现逆变电路和谐振网络的通断。本发明通过在原边电路上串联至少一个开关管,通过调节该开关管的导通周期控制逆变桥开关管S1和S2的通断,控制系统的能量注入,实现高增益输出,提高输入输出增益的调节范围,以及实现稳压调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528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1086253.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J5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侧LC网络的ECPT系统,在系统的发射端应用并联型LC网络,将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提升至耦合机构所需的高压值,在系统的接收端应用串联型LC网络,将输出阻值进行阻抗变换,达到在相同耦合机构激励电压条件下,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更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在相同的传输功率前提下,本发明与现有的高阶ECPT系统相比,系统的传输效率更高和参数敏感性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8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65707.7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特性的无线充电系统原边控制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在原边采集逆变器输出电压Up和原边工作电流Ip,得到原边阻抗Zp;在直流电压源与逆变器之间设置DC‑DC变换器,并结合原边阻抗Zp和预设参考曲线Zpref控制DC‑DC变换器的占空比,从而完成对系统传输能量的控制。其效果是:在不需要原副边通信和增加额外硬件电路的情况下,仅通过对原边逆变输出电流和电压的检测以及逆变输入电压的控制便可实现对副边输出电压、电流的控制,使得无线电能传输控制变得易实现、成本低、体积小及易于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73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978112.3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无线能量发射机构、无线能量接收机构及电磁耦合机构,无线能量发射机构包括环形盘状的原边线圈和由第一T型磁芯和第二T型磁芯呈中心对称组成的原边磁芯,原边磁芯贴附在原边线圈的环形盘面上;无线能量接收机构包括矩形盘状的副边线圈和由T型副边磁芯和条形副边磁芯呈中心对称组成的副边磁芯,副边磁芯贴附在副边线圈的矩形盘面上;电磁耦合机构将无线能量发射机构和无线能量接收机构相互耦合实现无线能量的传输;原边磁芯和副边磁芯均采用多块磁芯呈中心对称的方式组成,这种结构相对铺满磁芯的抗震效果更好,从而使原边磁芯和副边磁芯的导磁效果更稳定,而且便于生产和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