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脱除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气体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6828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510274955.0

    申请日:2015-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步脱除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气体的系统装置及方法。所述系统装置包括pH控制罐、吸收液储罐、碳酸酐酶储罐、营养液储罐、氯化钙溶液储罐、超重力旋转填充床、生物硫磺沉淀池和碳酸钙沉淀池。所述方法主要包括CO2的酶促碱液吸收、H2S碱液吸收与生物氧化、硫磺回收工序以及CaCO3形成及回收工序,其中CO2的酶促碱液吸收与H2S碱液吸收及生物氧化是集成在旋转填充床装置内完成。本发明将碳酸酐酶和硫氧化菌结合使用,两者的协同效应可提高生物转化/催化反应效率,进而提高反应装置的处理负荷,具有去除率高、投资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避免了传统化学吸收剂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属于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烷基化废酸再利用的短流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57396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44975.7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烷基化废酸再利用的短流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废酸在高温条件下裂解产生裂解气,裂解气经过净化除去固态和气态杂质,降温后连续进入两级超重力吸收设备,SO2被分步脱除,脱硫富液经过还原装置去除残余吸收液,再经过提浓,获得浓硫酸产品,与工业化的烷基化废酸热裂解工艺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工艺可以简化现有烷基化废酸再利用的工艺流程,实现环境污染物的超低排放,获得浓硫酸产品,适用于烷基化废酸的处理及回收利用。

    一种应用超重力提纯工业级碳酸锂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535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010704.1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超重力提纯工业级碳酸锂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碳化器、固液分离装置、耦合微波的超重力装置、离心装置。本发明通过超重力技术、离心以及回收装置结合,使得热解的碳酸锂的形貌和粒径分布平均,降低了小颗粒和大颗粒固体产品的分布,进而可以根据获得的粒径调节离心装置的离心力的大小,并通过离心将大部分粒径均一的固体产品沉淀彻底,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回收装置将清液回流,使得在清液中悬浮的小部分的小颗粒可以再次经过溶解热解,循环使用,从而能够获得产率达到工业化规模制备标准的电池级或高纯级的碳酸锂固体产品,适合工业化大规模制备。

    一种多级超重力反应器重油加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99276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853235.9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超重力反应器重油加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动超重力反应器电机,带动各级旋转盘旋转,同时打开进料腔中的超声探头;将氢气和重油输入进料腔内的进行气液两相高效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物;将气液混合物自进料腔的下端在气体压力和重力作用下喷射到第1级转子的旋转盘上,利用旋转盘上的离心力将气液混合物甩到流经转子内催化剂,完成气液固三相加氢反应过程,反应产物自第1级转子底部的液体出口输送到第2级转子的旋转盘上进入第2级转子内进行反应,依次类推,直至进入第N级转子反应后自壳体底部液体出口排出反应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脱沥青质≧50%,脱金属≧80%,脱硫率≧88%,脱氮率≧45%。

    一种超重力柴油和汽油加氢精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487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65181.8

    申请日:2017-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柴油和汽油加氢精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用串联的第一级和第二级超重力反应器;将氢气和原料油输入进料腔内进行气液两相高效混合,使难溶性氢气在原料油中分散成大量的纳微米气泡,氢气在原料油中达到过饱和,形成气液混合物;将气液混合物通过液体分布器输送进入含有催化剂的转子中进行加氢脱硫脱氮反应,得到脱除含硫氮杂质的原料油;将氢气和脱除含硫氮杂质的原料油输入第二级超重力反应器进行不饱和烃加氢反应;本发明反应器可使难溶性氢气在液相溶解度达到过饱和,高效利用还原性氢气,强化气液固相传质,该方法的原料油脱硫率≧90%;脱氮率≧80%;与现有超重力技术相比,不饱和烃转化率提高1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