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2466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810197213.2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07C309/35 , C07C3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萘磺酸和2-萘磺酸钠盐及其制备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将萘和少量无水硫酸钠投入含有98%硫酸的反应器中,萘与硫酸的摩尔比为1∶0.1~0.5,边搅拌边升温至萘与无水硫酸钠完全溶解;再在1~3小时将SO3气体通入反应器进行磺化反应,温度为120~180℃;然后在150~180℃条件下,边搅拌边用压缩氮气将磺化所得混合物中的萘和SO3吹走,制得2-萘磺酸。本发明还可将所制得的2-萘磺酸加入中和锅,经计量槽将预热到80~90℃、浓度为5%~15%的亚硫酸钠溶液加入到中和锅进行中和反应,经结晶后分离,得到2-萘磺酸钠盐。本发明具有现有资源利用充分、萘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减少、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23593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810236664.2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08G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水酚醛树脂及其生产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摩尔比为1/0.1~0.4/0.01~0.05将苯酚、含氮化合物和碱性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在70~140℃条件下搅拌1~5小时;然后根据需要加入苯酚摩尔数5~25%的溶剂调节树脂粘度或不加入该溶剂,搅拌均匀后自然冷却。本发明的树脂中水分含量较低,使得交联度增大,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性能,其各项性能均能达到耐火材料使用的要求;没有直接使用甲醛溶液作为原料,避免了水的引入,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脱水,避免了排放含酚废水,降低三废处理成本的同时,减小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423593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236664.2
申请日:2008-12-04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08G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水酚醛树脂及其生产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摩尔比为1/0.1~0.4/0.01~0.05将苯酚、含氮化合物和碱性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在70~140℃条件下搅拌1~5小时;然后根据需要加入苯酚摩尔数5~25%的溶剂调节树脂粘度或不加入该溶剂,搅拌均匀后自然冷却。本发明的树脂中水分含量较低,使得交联度增大,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性能,其各项性能均能达到耐火材料使用的要求;没有直接使用甲醛溶液作为原料,避免了水的引入,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脱水,避免了排放含酚废水,降低三废处理成本的同时,减小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372466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197213.2
申请日:2008-10-09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07C309/35 , C07C3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萘磺酸和2-萘磺酸钠盐及其制备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将萘和少量无水硫酸钠投入含有98%硫酸的反应器中,萘与硫酸的摩尔比为1∶0.1~0.5,边搅拌边升温至萘与无水硫酸钠完全溶解;再在1~3小时将SO3气体通入反应器进行磺化反应,温度为120~180℃;然后在150~180℃条件下,边搅拌边用压缩氮气将磺化所得混合物中的萘和SO3吹走,制得2-萘磺酸。本发明还可将所制得的2-萘磺酸加入中和锅,经计量槽将预热到80~90℃、浓度为5%~15%的亚硫酸钠溶液加入到中和锅进行中和反应,经结晶后分离,得到2-萘磺酸钠盐。本发明具有现有资源利用充分、萘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减少、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250431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47153.6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C10G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微乳化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该微乳化生物柴油各组分及其含量:生物柴油为50~70wt%、复配乳化剂为1~10wt%、甲醇为10~30wt%、助溶剂为1~5wt%、水为5~15wt%、乙醇胺为0.1~1wt%。该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制备步骤是:按上述各组分的含量,先将复配乳化剂加入到生物柴油中,经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甲醇、水、助溶剂混合的溶液,再搅拌20~60min加入乙醇胺调至透明。本发明不仅工艺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所制备的微乳化生物柴油透明、不变色、稳定时间长、长期不分层、节油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696683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18941.9
申请日:2005-06-17
Applicant: 武汉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33 , C12Q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增强的尿酸酶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工作电极-尿酸酶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其中,工作电极-尿酸酶电极的制备方法是:将禽蛋膜从蛋壳剥离、清洗后,平铺于洁净的玻璃片上,在膜上依次滴加10~25μl尿酸酶—牛血清白蛋白混合液、5~10μl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凝胶液、5~10μl 2%戊二醛溶液,室温放置3~4h,在4℃静置8~14h,将膜经漂洗后紧贴在工作电极的表面,再将透气膜覆盖在膜上。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所制备尿酸酶生物传感器,具有快捷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