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耦合可变特征智能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5848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44382.5

    申请日:2022-12-04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硬耦合可变特征智能飞行器,飞行器包括头部、机舱、差动仿生平尾、可折叠变形机翼和带舵面仿生垂尾;机舱的前部设有塔式机翼转轴组件和转轴,用于驱动伸缩左右两侧一对可折叠变形机翼;机舱的中部设有飞行控制器,内部设有飞行器目标特性软硬耦合系统,用于根据飞行工况自动控制可折叠变形机翼后掠角和分布式特征频谱发射器阵列,进而模拟不同目标特性雷达特征;可折叠变形机翼由左右两个构成,单侧最大90度展开,最小0度完全收缩进入机舱内部;可折叠变形机翼内部设有分布式特征频谱发射器阵列,用于自定义模拟不同目标特性雷达特征。本发明能够进行自适应软硬件耦合变形控制,模拟多型智能飞行器和飞行器的雷达特征。

    一种基于流动物理的气动优化设计变量选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405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1810893117.5

    申请日:2018-08-0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动物理的气动优化设计变量选取方法。该方法是在采用全局优化流程进行气动优化设计时,选用自由变形技术进行参数化,对设计变量进行选择,具体是通过计算流动控制方程的离散伴随方程获取物面灵敏度,根据灵敏度分布确定气动优化设计的变量位置,将灵敏度分布曲线的极值点和零曲率点位置作为控制点,将控制点的变形方向的位移作为设计变量,并自适应地调整变量的设计空间。利用这种方法,能够以较少的变量取得更好的气动全局优化效果,降低计算成本,提升飞行器机翼的全局优化效率。

    一种基于简化三方程转捩模型的高超声速转捩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352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810678870.2

    申请日:2018-06-2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简化三方程转捩模型的高超声速转捩预测方法。该方法在γ‑Reθt转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当地化的压力梯度参数构建了新的转捩经验判定关系式,成功去掉了转捩动量厚度雷诺数Reθt的输运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耦合湍流/转捩模型可压缩修正方法实现了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转捩的模拟预测。本发明提出的高超声速转捩预测方法相比γ‑Reθt转捩模型,具有更为简单的转捩经验判定关系式,计算量有所下降,并且能够准确预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起始位置、转捩区域长度以及物面的热流和摩阻系数。

    一种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驻点热流的在线预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527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246952.1

    申请日:2021-03-0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驻点热流的在线预示方法。步骤1)实际飞行之前,利用结构内部各个测点的温度数据,通过顺序函数法进行一维热流辨识并结合真实测量热流对神经网络三维修正模型进行训练;步骤2)将Fay‑Riddell驻点热流工程估算公式进行简化,将真实测量热流和给定弹道的来流条件作为输入序列,通过最小二乘法修正简化公式中的各项系数,得到初步的驻点热流预示公式;步骤3)实际飞行时,将实时更新的驻点辨识热流作为新的热流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实时拟合,得出实时更新的预示公式用以预示未来10 s内的驻点热流值。本发明预示出的热流误差在15%以内,并包含了工程估算的快速性,因此可以实现飞行过程中实时、准确的热流预示。

    一种用于高超声速流动边界层速度型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52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43291.5

    申请日:2021-12-1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流动边界层速度型测量装置,包括风洞模型、两轴精密探针移动机构、高精度热线测速装置、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视频监控器。将风洞模型安装在风洞试验段内,通过装在两轴精密探针移动机构上的热线测速仪测量模型不同位置处壁面边界层速度分布特性,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热线移动实时位置,视频监控器用于实时监测热线抖动以及是否损坏情况。基于本发明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有利于测量高超声速边界层速度型分布值,能够为流动稳定性计算提供验证和指导,并可深入认识高超声速边界层模态以及转捩特性。

    一种开式CO2半布雷顿冷却及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82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75888.1

    申请日:2021-09-14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式CO2半布雷顿冷却及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CO2储罐、微通道换热器、膨胀机和电力供给模块。通过CO2储罐向所述系统提供高压低温的亚临界区CO2;通过热耦合到高温壁面的微通道换热器将气动热转移至CO2实现冷却;通过膨胀机使所述超临界CO2进行膨胀,以产生输出功;通过电力供给模块将膨胀机的输出功转换为电能进行供给。所述CO2从所述高温壁面中吸收热量,用于膨胀做功,从而实现了热防护并向飞行器提供电能供应。本发明用于冷却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由气动热效应造成的高温壁面,并利用气动热进行发电,解决飞行器热防护不足和电能供给问题。

    集成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微通道混合器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95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03171.6

    申请日:2021-05-10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B01F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微通道混合器及其应用方法。该微通道混合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基板、压电振子、盖板;基板依次设有进样口、混合通道、出样口;混合通道一侧设有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包括合成射流腔体和合成射流喷口,合成射流喷口和混合通道相连,合成射流腔体包括下层腔体和上层腔体,下层腔体位于基板,上层腔体位于盖板,下层腔体和上层腔体之间为压电振子;合成射流喷口包括下层腔体喷口和上层腔体喷口。合成射流冲击混合通道壁面后形成了多纵向涡流动结构,在纵向涡的卷吸下,混合通道内样品的混合效率将大幅提升。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不受内外压差影响、混合增强效果突出、灵活可调、易于集成等优势。

    一种横向折叠的螺旋桨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07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70756.1

    申请日:2020-12-2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B64C1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向折叠的螺旋桨,依次包括与转轴连接的基座、处于桨叶中部的内桨、处于最外侧的外桨和用于连接三个部分的连接件;或者包括与转轴连接的基座、外桨和用于连接两个部分的连接件;其中基座的一端、内桨的两端、外桨一端分别具有三页式连接部,每一页的相同位置具有一个通孔,两个三页式连接部和一个连接件配合构成两个铰链机构。这种螺旋桨的优点是储存体积小、结构简单、有效翼面积占比高、收放及展开速度快、且展开无需手动干预。可在不改变飞行器储存空间的前提下提高有效桨叶长度,或在保持桨叶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飞行器储存所占用的空间。

    一种嵌入式热流传感器测量误差的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427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1265216.X

    申请日:2019-12-11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1K1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热流传感器测量误差的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热电偶测量得到热流传感器与周围防热材料的表面温度;S2、计算冷点温差系数;S3、根据预测公式计算测量热流当地值与真实热流当地值的比值;S4、基于当地热流比的计算结果,在嵌入式热流传感器的测量表面区域内作面积加权平均,获得平均热流比;S5、根据平均热流比对测量热流值作出修正,得到真实热流值。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嵌入式热流传感器测量误差的修正方法仅需要来流总温、热流传感器表面温度、周围防热材料表面温度与测点位置四个参数,即可对嵌入式热流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作出修正,需要的参数少且容易获得,因此具有通用性较强、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

    一种配备合成射流激励器的微肋阵散热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40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38293.0

    申请日:2018-12-29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备合成射流激励器的微肋阵散热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在微肋阵热沉顶部安装合成射流激励器并在微肋阵热沉顶部盖板上布置微孔,使得合成射流激励器在工作时,能够通过微孔周期性地吸入、喷出流体,形成合成射流。合成射流激励器产生的合成射流能够改善微肋阵内的流动环境,最终实现强化微肋阵热沉散热性能的效果。这种热沉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强化散热效果好,对微肋阵热沉前后的压力降影响较小,并且可通过调节合成射流激励器的输入参数,实时调控热沉散热强度,为现代化高性能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以及温度控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