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59934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7683.8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双转子故障模拟实验装置,本发明基于燃气轮机双转子试验台,利用带力传感器的动静碰摩支架和动静碰摩块、间隙可调节的动动碰摩调节螺栓等模拟转子碰摩故障,并测量水平方向碰撞力大小;通过在轴承润滑腔内注入细粒度金属屑模拟轴承磨损故障;利用不同厚度的不锈钢间隙片与轴承座组合,模拟转子不对中故障;通过轮盘的定位孔、质量块并配合键相盘,模拟质量大小和相位可调的转子质量不平衡故障;通过碟型弹簧与轴承座模拟松动度可调的轴承座松动故障。本发明可用于燃气轮机双转子系统转子碰摩、轴承磨损、转子不对中、转子质量不平衡和轴承座松动故障的模拟,提高燃气轮机双转子系统故障分析的准确性,为仿真计算提供实验参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750216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1010103181.2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次同步振荡引起的汽轮发电机轴系疲劳损伤在线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实测相电压和相电流确定次同步振荡的幅度;采用四阶同步电机模型确定发电机电磁力矩变化历程;采用汽轮发电机轴系连续质量模型确定轴系瞬态扭矩变化历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局部危险部位实体模型,确定轴系最大疲劳损伤部位;采用高周疲劳损伤准则,确定轴系疲劳损伤值;建立疲劳损伤数据库,存储各个流程的计算数据,确定次同步振荡引起的汽轮发电机轴系疲劳损伤的在线分析方法。本发明可用于在线分析次同步振荡引起的汽轮发电机轴系疲劳损伤,提高对电网次同步振荡与发电机组关联影响的评估水平,有效预防次同步振荡引起的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与累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6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197311.X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8/2433 , G06N5/04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F16/33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故障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汽轮机技术领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单个部件的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指令;利用汽轮机专业大语言模型对指令进行识别,提取候选监测参数,调用汽轮机知识库确定候选监测参数的第一重要程度值;计算每个候选监测参数与其他候选监测参数间的相关系数并确定第二重要程度值;将第一重要程度值和第二重要程度值加权平均得到综合重要程度值,将综合重要程度值大于预设阈值的候选监测参数作为目标监测参数;根据目标监测参数对应的时间序列,构建单个部件对应的故障诊断模型。对各个部件对应的故障诊断模型进行封装,得到汽轮机故障诊断模型。可提高模型构建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02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157317.2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侵入式负荷智能分解和优化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如何实现在总线上测量用电器用电数据以及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测量用户端用电数据和环境参数,利用无线通讯方式传输数据并处理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截取功率、功率因数、环境参数并进行标准化;输入训练好的带有Attention算法的LSTM神经网络分解出各用电器功率和开关状态,并根据环境参数等确定是否需要施加控制,通过继电器对用电器进行开关控制。本发明使用总线功率、功率因数的时间序列作为主要数据,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负荷情况的影响,对复杂的总线用电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分解,从而实现一对多的测量,既降低了传感器的数量,也能获得相对精确的测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09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75034.3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17/14 , G01H17/00 , G01M1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振动信号时频域冲击提取方法及其系统,涉及多冲击振动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可准确定位和提取冲击信号。该方法包括:对待处理振动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时频域信号;构建基于m阶数谱矩的时频子信号求解优化模型,通过阶数m的取值调整时频域冲击提取窗口的形态,并在递归框架下计算时频子信号及其幅值能量中心时频位置,获得时频子信号集、时频子信号时间中心集、时频子信号频率中心集;对时频子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反变换处理,计算得到每个时频子信号相对应的振动子信号,构成振动子信号集,将振动子信号集、时频子信号时间中心集以及时频子信号频率中心集作为待处理振动信号的时频域冲击提取结果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39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1406407.6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颖 , 任正伟 , 王东升 , 李信 , 彭柏 , 李坚 , 吴佳 , 沈沉 , 黄少伟 , 肖娜 , 刘超 , 王艺霏 , 闫忠平 , 张少军 , 娄竞 , 来骥 , 杨睿 , 孟德 , 谢旭 , 宋鹏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极寒自然灾害下的热电耦合系统状态估计方法,方法包括:在极寒自然灾害条件下,基于热电耦合系统中的量测量、与量测量对应的状态估计量和权重矩阵,使用最小二乘法构建热电耦合系统的状态估计模型;基于一阶KKT条件,对状态估计模型进行分解,转化为非线性方程组求解状态估计量,得到热电耦合系统的运行状态;其中,权重矩阵由量测设备的测量精度确定,所述量测设备用来测量所述量测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状态估计方法对极寒自然灾害下热电耦合系统的真实运行状态进行跟踪测量,实时获知系统真实运行状态;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量测设备在极寒自然灾害环境下的权重赋权策略,从算法层面实现了估计结果准确度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777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59330.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1/1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动平衡实验平台和动平衡实验测点选取方法,所述动平衡实验平台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用于支承待测转子(100),所述待测转子(100)包括轮盘组;以及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待测转子(100)在待测点的振动位移,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有多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在所述轴承座附近测量所述待测转子(100)的位移传感器和对所述轮盘组进行测量的位移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647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00150.9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机特性数据的离群点清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每一个第一风机参数区间,根据第一风机参数区间对应的风机特性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法,确定第一风机参数区间内第二风机参数对应的风机概率密度分布曲线;根据风机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和预设的主峰阈值,确定第一风机参数区间对应的主峰区间,并根据第一风机参数区间对应的风机特性数据和主峰区间,确定第一风机参数区间对应的清洗结果;将各第一风机参数区间对应的清洗结果合并,得到风机特性数据的清洗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风机特性数据的建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57317.2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侵入式负荷智能分解和优化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如何实现在总线上测量用电器用电数据以及进行控制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测量用户端用电数据和环境参数,利用无线通讯方式传输数据并处理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截取功率、功率因数、环境参数并进行标准化;输入训练好的带有Attention算法的LSTM神经网络分解出各用电器功率和开关状态,并根据环境参数等确定是否需要施加控制,通过继电器对用电器进行开关控制。本发明使用总线功率、功率因数的时间序列作为主要数据,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负荷情况的影响,对复杂的总线用电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分解,从而实现一对多的测量,既降低了传感器的数量,也能获得相对精确的测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355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02617.2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4B35/46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氧化合物热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Ti3AlC2块体夹持在电极上,以含有铵盐的水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电解,以便得到悬浊液;(2)将所述悬浊液进行氧化处理,固液分离后获取沉淀,对沉淀进行洗涤和干燥,以便得到干燥材料;(3)将所述干燥材料研磨后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以便得到钛氧化合物热电陶瓷材料。该方法实现了对MAX刻蚀废料的有效利用,并且制备得到具有很低的热导和较好的热电性能的钛氧化合物热电陶瓷材料,在废热发电和电热制冷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过程灵活,产率高,可适用于钛氧化合物热电陶瓷材料的批量化生产,进而实现工程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