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46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13624.5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控制逻辑自动试验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构建模拟系统;模拟系统能模拟柴油机执行待测控制逻辑过程中从相关外部设备获取到的模拟输入信号,根据模拟输入信号生成能模拟执行待测控制逻辑后所输出的模拟输出信号;确定模拟输入信号;将模拟输入信号输入至模拟系统,获取模拟输出信号;与柴油机的控制柜建立通信通道,并将模拟输入信号输入至控制柜,以获取控制柜输出的输出控制信号;判断模拟输出信号和输出控制信号是否一致,若是判定待测控制逻辑此次试验合格,否则判定待测控制逻辑此次试验不合格。本发明可在柴油机离线情况下自动验证柴油机的控制逻辑是否正确,可有效减少人力投入以及提高控制逻辑试验效率和试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1394455.8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关键点的PDMS管道自动建模方法和计算机终端,包括:获取建模数据;根据建模数据确定管线头部和管线尾部;根据管线头部、管线尾部和建模数据生成管线关键点信息;根据管线头部、管线尾部和管线关键点信息,并结合管线选取规则,生成管线初步模型;根据建模数据获取在线设备;在管线初步模型中确定在线设备的位置;生成三维管线设计模型;对三维管线设计模型进行管道坡度设置。本发明关键点自动建模,可以设置在线设备在管线中的相对位置,解决了管道自动放坡的功能,有效降低PDMS中管道建模复杂度,建模效率有了显著提升,大大减少人力投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67445.5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J15/06 , B01D33/073 , F16B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进内出型鼓网轮缘角钢连接结构,其包括轮缘角钢、位于轮缘角钢内侧且用于连接相邻轮缘角钢的内侧连接件,位于轮缘角钢外侧的密封压板,以及位于轮缘角钢外侧且用于连接相邻轮缘角钢的外侧连接件,内侧连接件、轮缘角钢和外侧连接件依次设置,通过第一螺栓、内侧连接件和外侧连接件连接相邻轮缘角钢,相邻两个密封压板的接缝处位于轮缘角钢的中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外进内出型鼓网轮缘角钢连接结构中,密封压板承担了轮缘角钢连接件的功能,分担连接件的载荷作用,提高了轮缘角钢连接结构整体的连接强度,外侧连接件提高了连接强度,因此,可有效降低轮缘角钢连接件的应力水平,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局部位置应力裕量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7854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63482.4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9/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式下安全壳内换料水箱水质异常后打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和第三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包括第一PTR净化泵和第一PTR入口阀门,第二循环回路包括第二PTR净化泵和第二PTR入口阀门,第三循环回路包括第一EHR泵和第一换热器。在监测到安全壳内换料水箱内的水质异常后,同时启动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和第三循环回路并运行预设时间。本发明填补了在特定模式下安全壳内换料水箱水质异常后打循环的方案,解决核电机组实际需求,使核电机组能更加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9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23872.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辐射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γ核素的粒径分布测量方法,包括:初始样品的测量:将吸附在样品容器壁上的放射性核素样品及残留在样品容器壁上的放射性核素样品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将样品进行后续分离;空白样品的测量:将每种孔径的滤膜随机挑选多张,将滤膜制作为指定的几何形状,放入高纯锗γ谱仪中测量;放射性核素粒径的分离:根据初始样品的测量结果,以其中放射性活度浓度最高的一种核素测量结果由低到高排序,依次进行分离;放射性核素粒径的测量:将同组同一粒径的滤膜放置在表面皿上并编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后进行测量,本公开能够掌握液态流出物中不同核素的粒径分布与活度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66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1244602.3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压力温度自动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其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压力设定值,其中,压力设定值包括温度转换压力值,将压力设定值执行压力速率运算,得到压力结果值,根据压力结果值对机组进行调节,实现了压力温度自动控制逻辑,通过温度转换压力值来控制压力结果值减少了主回路参数变化对设备造成的瞬态冲击,提高了机组自动化控制水平,使机组在工况中运行得更均匀稳定,进而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水平以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大大减轻操纵员的操作负担,降低人因失误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67366.4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用厂房,其包括厂房主体和设置在厂房主体内的楼层板,楼层板将厂房主体分隔成排气层与进气层,排气层的侧壁开设有排气通孔,进气层的侧壁开设有进气通孔,排气层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悬挑结构,进气层的外侧壁设有第二悬挑结构,楼层板上设有风冷散热器,风冷散热器用于带动进气层内空气向排气层内流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核电站用厂房中,楼层板上设有风冷散热器,风冷散热器用于带动进气层内空气向排气层内流动,即在风冷散热器的作用下,冷空气可以从进气通孔进入进气层,热空气可以从排气通孔排出排气层,实现空气在厂房主体内的循环流动,提高厂房内相关设备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84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26520.3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时钟系统。所述时钟系统包括卫星系统、第一主时钟系统、交换设备、与交换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接入点以及第一被授时装置。其中,第一被授时装置包括无线子钟、无线被授时设备、无线被授时系统中至少一个。第一核心传输设备,用于通过连接的交换设备向与交换设备连接的接入点传输时间信号;时间信号为接收的卫星系统传输的卫星时间信号或第一主时钟的时钟时间信号。接入点,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第一被授时装置发送时间信号。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第一被授时装置发送时间信号,减少了线缆、时钟转接箱和时钟转接盒的使用,从而降低核电厂的时钟系统的建造难度和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382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226555.X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蒸发器的液位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核电厂蒸发器的液位控制系统由手动模式切换到自动模式时,获取液位偏差信号;获取汽水失配信号;根据所述液位偏差信号及所述汽水失配信号计算当前的汽水失配状态;识别所述当前的汽水失配状态为积极作用或者消极作用;当所述汽水失配状态为消极作用时,对所述核电厂蒸发器的液位进行前馈补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核电厂蒸发器的液位控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核电厂蒸发器的液位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加快蒸发器液位调节速度,减少超调,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因失误风险,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006009.5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设备的立体培训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设备模型库和设备资料库;显示用户交互界面,并根据用户实时操作生成目标培训模式以及对应的调用指令,将调用指令发送至设备模型库和/或设备资料库,获取并显示设备模型库和/或设备资料库反馈的指令执行结果,包括目标零部件、目标组件或者目标设备的三维模型、三维模型的标签信息以及设备资料库中与三维模型对应的资料信息。本发明采用多级分解和组合方法对设备按照装配逻辑逐级分解,同时根据用户选择显示分解后组件/零部件的详细信息,从而兼顾模型的直观形象和图文资料的准确详细,整体功能清晰明了,针对性强且专业水平高,可供公众科普和专业人员培训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