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113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597454.2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B10/038 , H04B10/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主备光纤数字控制切换系统及方法,包括:管理系统以及多个联机控制的通信光纤数字控制切换站级系统;每个联机控制的通信光纤数字控制切换站级系统包括A站通信传输设备、B站通信传输设备、A站切换装置、B站切换装置、第1主用光纤、第1备用光纤、第2主用光纤和第2备用光纤。优点:1.采用可控制的光路切换装置,实现主备光纤的物理连接和切换,提高高速公路光纤调度使用效率,节省维护成本。2.模块化设计。保证本发明可以按需配置、更换组件,宽范围适应工程应用中组网条件,提高工程应用的高可靠性和工况适应性。3.可有效结合光缆自动检测技术,推动光缆维护、故障处置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46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116611.3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德洛斯照明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型隧道LED照明灯具配光方法,根据螺旋型隧道的灯具安装高度、灯具布置间距和隧道圆曲线半径因素确定螺旋型隧道照明灯具的纵向配光角度;根据灯具安装高度以及隧道路面宽度,确定灯具的横向配光角度。通过划分光照度平面进行配光设计,获取螺旋型隧道LED照明灯具配光方式,得到螺旋型隧道LED灯具照明的配光曲线,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传统LED照明灯具在螺旋型隧道中产生眩光现象,提高螺旋型隧道照明光环境,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58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00666.1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8 , G06V20/52 , G06Q10/04 , G16Y10/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水池的监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组合算法的隧道消防水池监控方法及系统。隧道消防水池监控方法,包括:S1、通过物联网获取传感器数据及水体的视频序列,其中传感器数据至少包括液位值、温度值、PH值、水压值、渗漏值;S2、对传感器数据进行第一阈值判断得到水体特征;S3、根据视频序列获取水体运动图像;S4、通过预建立的训练图像和事故场景的映射库,根据水体运动图像和训练图像的相似度预测当前的事故场景;S5、将水体特征和事故场景进行回归计算得到预测结果。相比现有技术的单向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监控方法将数据集中上位机进行算力处理,实现监控过程中的可预测、可视化,可极大减少维护检修的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811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97454.2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B10/038 , H04B10/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主备光纤数字控制切换系统及方法,包括:管理系统以及多个联机控制的通信光纤数字控制切换站级系统;每个联机控制的通信光纤数字控制切换站级系统包括A站通信传输设备、B站通信传输设备、A站切换装置、B站切换装置、第1主用光纤、第1备用光纤、第2主用光纤和第2备用光纤。优点:1.采用可控制的光路切换装置,实现主备光纤的物理连接和切换,提高高速公路光纤调度使用效率,节省维护成本。2.模块化设计。保证本发明可以按需配置、更换组件,宽范围适应工程应用中组网条件,提高工程应用的高可靠性和工况适应性。3.可有效结合光缆自动检测技术,推动光缆维护、故障处置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761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72992.7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河北省高速公路京雄管理中心 , 新驰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TC门架数据的车辆轨迹可信提取方法及系统,属于高速公路ETC门架数据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先构建数据库,再分别计算待提取轨迹的目标车辆的目标车牌号与数据库中的其他车牌号的相似距离,以确定目标车牌号的相似车牌号,进一步构建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然后对第一数据集合和每一相似车牌号对应的第二数据集合进行选择性融合,得到融合后数据集合,最后对融合后数据集合进行单次出行数据拆分,得到目标车辆在分析时段内的若干条单次出行轨迹,从而对车辆轨迹进行可信提取,精准识别车辆运行轨迹路径,为提高收费稽核精度、实现ETC数据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处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4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16611.3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德洛斯照明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型隧道LED照明灯具配光方法,根据螺旋型隧道的灯具安装高度、灯具布置间距和隧道圆曲线半径因素确定螺旋型隧道照明灯具的纵向配光角度;根据灯具安装高度以及隧道路面宽度,确定灯具的横向配光角度。通过划分光照度平面进行配光设计,获取螺旋型隧道LED照明灯具配光方式,得到螺旋型隧道LED灯具照明的配光曲线,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传统LED照明灯具在螺旋型隧道中产生眩光现象,提高螺旋型隧道照明光环境,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5869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474379.5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5B47/105 , H05B47/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TC门架系统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ETC门架系统、OBU卡、分中心、服务器、防火墙、智能照明控制模块、隧道内亮度检测系统和洞外亮度检测仪;隧道亮度检测系统以及洞外亮度检测仪均与智能照明控制模块连接;智能照明控制模块与各台灯具的控制端连接;智能照明控制模块还通过防火墙与服务器连接。本发明实时采集即将通过隧道的车辆通行信息,包括车流量、车速等,精准预测即将进入隧道的车流量,对隧道不同区段所需目标照明亮度进行精准判断;再与照明智能控制模块形成灯具智能控制,即:真正意义耦合了车流量、车速、洞口亮度、照明灯具等信息,通过智能判断达到按需照明的目的,降低隧道运营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84709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304193.6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寒冷地区隧道消防管道防冻结的方法及装置,在寒冷地区,通过设计的隧道弱电电缆沟密封保温措施,使隧道洞口至电伴热保温发热电缆敷设结束处弱电电缆沟形成密闭空间、与环境隔绝,在对弱电电缆沟保温(即对消防管道保温)的同时,降低了弱电电缆沟内的风速。其组成包括:弱电电缆沟盖板上部保温层(8)、洞口保温层(9)、隧道内电伴热保温发热电缆敷设结束处保温层(10)、隧道洞口保温固定槽沟(11)、隧道内电伴热保温发热电缆敷设结束处保温固定槽沟(12)。由于减小了隧道弱电电缆沟温度下降速度(即消防水管降温速度),增大了隧道消防电伴热系统运行间歇时间,降低了隧道消防电伴热系统的运行费用、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586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74379.5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5B47/105 , H05B47/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TC门架系统的公路隧道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ETC门架系统、OBU卡、分中心、服务器、防火墙、智能照明控制模块、隧道内亮度检测系统和洞外亮度检测仪;隧道亮度检测系统以及洞外亮度检测仪均与智能照明控制模块连接;智能照明控制模块与各台灯具的控制端连接;智能照明控制模块还通过防火墙与服务器连接。本发明实时采集即将通过隧道的车辆通行信息,包括车流量、车速等,精准预测即将进入隧道的车流量,对隧道不同区段所需目标照明亮度进行精准判断;再与照明智能控制模块形成灯具智能控制,即:真正意义耦合了车流量、车速、洞口亮度、照明灯具等信息,通过智能判断达到按需照明的目的,降低隧道运营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60552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20305.9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E21F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隧道分段重点排烟系统以及排烟方法,系统包括:在第1行车主洞的顶部,沿纵向按一定间隔设置若干个吊顶风道,服务隧道顶部设置主排烟道,每个吊顶风道均对应设置一个横向联络烟道,一端与吊顶风道连通,另一端与主排烟道连通。优点为:由于本发明在主洞顶部设置若干独立吊顶风道,吊顶风道承载力较强,底部设置的电动排烟口面积可扩大到50m2,纵向间距可达到1000m,减少了电动排烟口数量,简化了排烟控制预案。主排烟道服务于左、右线隧道,减少一处主排烟道。主排烟道不会占用主隧道空间,降低了隧道风速,提高了运营经济性。因此,本发明简化了传统重点排烟方案,工程造价更低、系统操作更为简单、后期维护量更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