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套管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1059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7182.2

    申请日:2016-01-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聚合物套管具备:棒状的内部导体,其配置于中心;硬质的绝缘筒,其一体地形成于内部导体的外周;屏蔽金属件,其与内部导体呈同心状地埋设于绝缘筒;聚合物被覆体,其具有覆盖绝缘筒的外周的主体部、和在长度方向上间隔开形成于主体部的外周的多个伞状的褶部;以及电场缓和层,其由氧化锌层或高介电常数层构成,沿着绝缘筒与聚合物被覆体的界面配置,且后端部与屏蔽金属件连接。其特征在于,主体部包括:第一主体部,其具有均匀的壁厚;以及第二主体部,其位于电场缓和层的前端部附近,壁厚比第一主体部更厚。

    一种基于ReBCO涂层导体片的传导冷却磁体

    公开(公告)号:CN10644900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84133.9

    申请日:2016-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超导磁体应用领域的一种基于ReBCO涂层导体片的传导冷却磁体。该磁体是由超导片、绝缘片和冷却片堆叠构成为圆柱状结构,且在圆环的外侧一端伸出矩形连接头,连接头的方向与磁体的电流引线端的相对。冷却片采用裸铜或裸铜合金或裸铜或裸铜合金合金片,其圆环部位为裸铜或裸铜合金或裸铜或裸铜合金合金片,或在其圆环上下表面涂绝缘层,或只在其圆环的一面涂绝缘层。根据冷却片的材料结构不同,提出三种不同结构的传导冷却磁体。将冷却片与制冷机的传导冷却板相连,利用制冷机传导冷却每一片超导片,进一步冷却整个磁体。传导冷却磁体不仅简化冷却设备,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可以实现磁体的不同的温度要求。

    一种铜杆生产用溜槽装置及铜杆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361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685956.9

    申请日:2016-0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D3/145 C22B9/05 C22B1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杆生产用溜槽装置及铜杆制造方法,所述溜槽装置具有预设的倾角,包括依次连接的内部形成有铜液流通通道的旋转溜槽、弯溜槽、直溜槽,其中所述旋转溜槽连接于熔化炉的后方,弯溜槽以预设的水平转角连接于旋转流道的后方,使得在熔化炉带动旋转溜槽摆动时,由熔化炉流入旋转溜槽的铜液流入弯溜槽、直溜槽,并且在溜槽装置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烧嘴,通过烧嘴通入溜槽装置内的可燃气体与空气预混燃烧,对流入的铜液进行还原、保温,避免铜液氧化。该溜槽装置采用几段溜槽连接而成,且各个溜槽又由多个预制块拼接而成,并在浇筑料外侧贴装多层隔热、保温材料,以至少解决溜槽的耐火层剥落、膨胀变形、热能损失大、维修不便等问题。

    极低温电缆的终端连接部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0794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363317.0

    申请日:201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极低温电缆的终端连接部,其能够减轻从外部经由导体引出部向内部渗透的热渗透。该极低温电缆的终端连接部包括:极低温电缆的末端部;制冷剂槽,贮存对所述极低温电缆的末端部进行冷却的液体制冷剂,并形成配置所述极低温电缆的末端部的液体制冷剂层与气体制冷剂层;以及导体引出部,下端部浸渍于所述液体制冷剂中且连接于所述极低温电缆的导体,上端侧经过所述气体制冷剂层被引出到常温部。在所述制冷剂槽的所述气体制冷剂层中设置有多个挡板,所述多个挡板具有绝缘性并配置在所述导体引出部的周围,在所述导体引出部的延伸方向上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分隔所述气体制冷剂层。

    超导电缆的末端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3090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9121.5

    申请日:2015-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68 H01R4/01 H01R4/024 H02G15/34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超导电缆的末端结构体,该超导电缆的末端结构体将超导电缆与电极在降低了接触电阻的状态下容易且适当地连接,该超导电缆是将在基板上隔着中间层具备超导层的超导线材在芯材的周围以使超导层处于内周侧且使基板处于外周侧的方式缠绕而成的。在该末端结构体中,超导电缆(110)具有多个在基板上隔着中间层具备超导层的超导线材(113、115),以使超导层为内周侧且使基板为外周侧的方式将这些多个超导线材(113、115)在芯材(111)的周围缠绕为同心圆状,从而进行多层配置。将超导电缆(110)配置于筒状电极(120)内,将筒状电极(120)的内表面与多个超导线材(113、115)中的、在筒状电极(120)内位于最外层的超导线材(113、115)中的基板侧的面通过焊锡连接。

    一种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6772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47473.6

    申请日:2015-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中间层的步骤;在所述中间层上形成超导层的步骤;在所述超导层上形成银稳定层的步骤;形成所述银稳定层后浸渍到硫酸铜水溶液中通过电镀在所述银稳定层上形成铜稳定层的镀铜处理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铜水溶液中包含五水硫酸铜、硫酸、氯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在镀铜液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在Ag层上得到的Cu层沿宽度方向厚度均匀,尤其是中央部和边缘部的厚度均一,从而不会影响得到的超导线材与电极焊接时焊接部的接触电阻,不会影响超导线材的超导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